幾年前,我拆除了鄉下老家的舊房子,為母親簡簡單單蓋了幾間磚瓦房。新房落成后的這幾年,我每年都要隨母親回鄉下過年。今年還沒到過年時間,女兒就成天嚷著要回老家。女兒認為,在農村過年比在城市里熱鬧。
女兒還在上中學,也許厭倦了城市里的生活。但對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來說,除了喜歡農村生活的靜謐與和諧之外,更主要的是因為那里是我的根。
這些年,隨著國家新農村政策的實施,農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家家戶戶門前基本上都鋪設了水泥路,宅基地也都重新進行了規劃。村民們的房前屋后綠樹成蔭,村子里有了活動廣場,學校里也有了教學樓,醫療衛生室里的設施也很齊全。住在這樣的鄉下的確要比住在城市里舒服自在得多。在村子中間,有一股清泉緩緩流過,婦女們圍在泉水旁邊洗衣戲水。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天空中不時有大雁鳴叫著飛過。每到夜幕降臨,村子里靜悄悄的,半夜里如果沒有狗叫聲,那真是安靜極了。在這里,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田園般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給予的樂趣。只有到了老家,你才能真正感覺到什么叫放松,什么叫休息。
我們村子民風淳樸,鄰里和睦。每當我回到家后,鄉親們都要招呼我去家里坐坐,我的女兒也總是串東家走西家,和小伙伴們玩游戲,捉迷藏。每到飯口時,老人們憑著飄過來的炊煙議論著誰家又做了什么飯菜。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愛端著大老碗蹲在老槐樹下,一邊吃著一邊說笑著。只有回到了老家,你才能感覺到村子這個大家庭的無限樂趣。
回老家過年,對我這個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就是找到了一塊靈魂的棲息地。每年的大年三十下午,我都要和妻子一起領著女兒到父親的墳頭燒香祭祀,告慰一下父親的在天之靈。三十晚上,母親自然就成了全家的核心人物,弟弟、弟媳帶著孩子們來到我家里,我們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說著兒女們的學業,估算著今年的收成,憧憬著來年的美好生活。每次回家過年后,當我們離開時,女兒總是舍不得離開奶奶,舍不得離開她小時候的小伙伴,更舍不得離開我們的村子。因為她知道,這里就是她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