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惠農始名雍正朝
書名: 是說石嘴山:石嘴山民俗風情之魅力作者名: 劉淑娟本章字數: 413字更新時間: 2021-04-26 14:29:28
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以前,由寧夏(今銀川)東北50里,賀蘭山前插漢托輝地方至石嘴子等處,地方遼闊,“其土肥潤,其地尚暖”,易引水灌溉,可墾田萬畝。雍正四年五月,大理寺卿通智和川陜總督岳鐘琪奉旨勘察,于七月動工修建自河西寨至石嘴子堤200余里,開渠一道,招民開墾。這條渠經雍正皇帝賜名“惠農”,意謂惠澤農民。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當時的寧夏省政府劃出平羅縣部分地區,增設一縣,因地近惠農渠,定名為惠農縣。顯然,惠農縣之名得自惠農渠。惠農縣縣治始在寶豐,后移至黃渠橋,1959年又移至石嘴山。1960年石嘴山市設立,惠農縣撤銷。1987年又在原石嘴山市郊區恢復惠農縣,縣治馬家灣。此為惠農縣沿革之大略。
2004年,設置惠農區。該區是由原石嘴山區和惠農縣合并組建,其轄地是原惠農縣與石嘴山區之地。兩地在歷史上曾先后同屬惠農縣、石嘴山市轄,區名定為惠農,既可避免市、區同名,亦有其歷史淵源。
綜上所述,惠農縣縣名源于惠農渠名,惠農區名,采用縣名。此乃區名來源之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