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財政年鑒.2018
- 《寧夏財政年鑒》編纂委員會
- 1760字
- 2021-12-30 18:34:34
公務機票購買管理改革總體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寧夏財政廳副巡視員 何天文
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一系列要求,2014年6月,財政部會同中國民用航空局開展公務機票購買管理改革。經過三年多努力,改革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在改革推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做一詳述。
一、改革取得的成效
截至2017年6月,中央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均已實施改革,單位數量達33.5萬家。其中,中央預算單位1.46萬家,地方預算單位32.04萬家。北京、廣東、江蘇等26個地區已實現省、市、縣三級預算單位全覆蓋;內蒙古改革推進到市級預算單位;海南、云南、天津、西藏、遼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連、深圳、青島等10個地區省級(本級)預算單位實施了改革。公務機票累計銷售1424.52萬張,銷售金額200.29億元。其中,國內機票銷售1382.68萬張,銷售金額163.28億元;國際機票銷售41.83萬張,銷售金額37.01億元。國內、國際機票分別占銷售總金額的81.5%和18.5%。公務機票銷售以代理機構為主,政府采購機票管理網站(以下簡稱網站)和航空公司直銷機構為輔,三個渠道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量的75.4%、12.9%和11.7%。
改革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降低了公務出行成本。改革后,公務機票實行“雙折扣”優惠(航空公司對國內、國際機票按市場折扣票價給予九五折優惠,市場全價機票則給予八八折、八五折優惠),累計節約財政資金16.3億元,資金節約率8%。
二是支持了國內航空公司發展。財政部、國家民航局早在1998年就出臺了因公出國人員應乘坐中國民航班機的政策,但由于相關管理措施不配套,執行效果并不理想。改革后,通過規范購買渠道,嚴格單位內部購買國外航空公司機票審批程序,因公出國人員優先選擇國內航空公司航班的政策得到較好落實。
三是從源頭上遏制了違法違規行為。改革前,公務機票中“低價買票,高價報銷”、虛開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改革后,公務機票購買的價格折扣、報銷憑證等都全程納入信息系統管理,做到可查詢、可追溯,從源頭上遏制了有關違法違規現象。
二、改革推進中存在的問題
公務機票管理改革涉及環節多、牽涉面廣,改革對以往購票模式帶來一些改變,執行要求嚴格,推進過程中存在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公務機票銷售代理機構違規現象時有發生
大量單位和公務人員反映,一些公務機票銷售代理機構違規加收手續費;有的強制捆綁銷售航空意外險;有的不熟悉政策規定,未按規范流程出票或錯誤解釋公務機票銷售政策,出現公務人員拿到無驗證碼的電子客票行程單而無法報銷等問題。
(二)政府采購機票管理網站功能尚不完善
一是網站銷售機票尚未涵蓋航空公司。國內航線,33家航空公司可通過網站購票的只有17家;國際航線,除國航、南航、東航及海航的部分國際機票外,其余航空公司的國際機票無法通過網站購買。二是因航空公司未對網站開放數據接口,尚無法通過網站直接辦理機票退改簽手續。
(三)航空公司服務保障能力不足
部分航空公司向網站推送的機票信息更新不及時,造成網站的航線、機票價格與航空公司的信息不一致;寄送機票行程單耗時較長、耽誤公務人員報銷。
(四)國內航空公司國際機票價格偏高
多家中央部門和地方預算單位反映,國內航空公司的國際機票價格普遍高于外航,有的甚至超過外航機票價格的2倍,造成機票費用超預算。
三、下一步擬采取的措施
總體來看,公務機票購買管理改革進展順利,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穩步推進改革。
(一)加大代理機構培育力度
鼓勵符合條件的代理機構加入公務機票代理銷售體系;完善代理機構進入退出機制;對違規代理機構加大處罰和清理力度;結合代理機構在市縣的發展狀況、逐步推進市縣級公務機票購買改革全覆蓋。
(二)豐富完善政府采購機票管理網站各項功能
盡快完善網站退改簽等各項功能,擴大網站航線覆蓋范圍,逐步增加國際機票航線數量,同步更新APP功能,實現購票、退改簽、乘機等一站式高效快捷服務。
(三)督促航空公司提高服務水平
督促、協調各航空公司盡快與公務機票購買管理網站對接數據,改進和完善行程單遞送等服務,提升直銷機構、官方呼叫中心服務水平。
(四)開展國內航空公司國際機票售價的第三方評估
委托第三方機構,梳理國內外航空公司國際機票價格形成機制,是否存在差異,并分析差異情況和產生的原因,全面評估國內外航空公司國際機票價格,為下一步完善相關措施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