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財政年鑒.2018
- 《寧夏財政年鑒》編纂委員會
- 2671字
- 2021-12-30 18:34:33
抓財政法治就是抓發展
寧夏財政廳副廳長 李守銀
一、法治寧夏離不開法治財政,抓法治財政就是抓發展
法治財政,是對財政行為法治化的高度概括,它要求財政部門必須在法律的規范下開展活動,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無論是從國家還是自治區層面,在推進法治寧夏的進程中,建設法治財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法治財政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理,對于國家是依法治國,對于政府是依法行政,對于財政就是依法理財。這是一以貫之的必然邏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新形勢下我們黨治國理政從理念到方式的重大轉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從寧夏實際來看,自治區黨委、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視法治建設,許多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法治環境是發展經濟至關重要的競爭力,抓法治建設就是抓發展。財政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一定要積極主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要求,把建設法治財政作為建設法治政府和法治寧夏的重要方面,不斷向前推進。
建設法治財政是推進財政改革和發展、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公共財政也必然是法治財政。財政要著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社會保障、教育、科技、衛生、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等公共支出的比重,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同時要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不斷提高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這些都要求我們加強法治建設,確保工作不斷取得進展、真正見到實效,也只有將財政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才能使其真正得到鞏固。
建設法治財政是有效防止腐敗、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措施。推進法治建設,一方面,可以加強對行政權力的規范和約束,從制度上、源頭上克服和防止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和濫用職權;另一方面,可以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從而更有效地防止腐敗,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府機關。
二、財政法治離不開法治宣傳,法治宣傳要遵循“六個堅持”原則
財政法治宣傳教育的對象是廣大財政干部、財務會計人員、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及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是財政部門領導干部、財政行政執法人員。
主要目標是:財政法治宣傳教育機制進一步健全,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實效性進一步增強,依法行政依法理財進一步深化,法治財政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全社會財政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廣大財政干部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高,財政系統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推動全社會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氛圍。
在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在應遵循“六個堅持”原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財政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加快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為全面實施全國財政“十三五”規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民,以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法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了解和掌握財稅法律知識和財政制度政策,合理維護自身權益,分享公共財政建設成果;堅持學用結合,普治并舉,堅持財政法治宣傳教育與依法理財有機結合,將財政法治宣傳教育貫穿財政管理全過程,引導廣大財政干部在法治實踐中提升法治素養,增強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普法,根據不同地區、對象的實際和特點,分類實施財政法治宣傳教育,突出重點對象、重點內容,做到按需施教、精準發力,切實增強財政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堅持問題導向,踐法于行,立足工作實際,準確查找財政普法和依法理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癥施策、著力解決,不斷提升財政工作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堅持典型引路,創新發展,培育推廣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新媒體新技術的運用,推進財政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理念、載體平臺、方式方法創新,更好地適應財政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法律訴求。
主要任務包括,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突出學習宣傳憲法,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重點學習宣傳財稅法律法規和財政制度政策,積極推進法治財政文化建設。
三、新理念新方法新載體新機制,財政法治宣傳碩果累累
我是2016年底剛到財政廳任職的。但在我分管此項工作過程中,經過充分的了解,我認為自治區財政廳在普法宣傳中,努力探索和創新新時期財政法治宣傳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載體、新機制,效果明顯。
一是建章立制,明確責任。成立以廳黨組書記、廳長任組長,分管副廳長任副組長,各市縣(區)財政局長及廳機關各處室、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區財政系統“七五”普法及依法行政依法理財領導小組,每遇人員變動都及時調整和充實普法工作領導小組。由廳機關稅政與條法處具體負責全區財政系統及廳機關的普法宣傳、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工作,在全系統形成了領導集體共同抓,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時,將普法與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工作納入廳機關效能目標管理考核,足額落實普法經費,為宣傳、學習和開展財政法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創新宣傳方式、宣傳平臺,夯實宣傳陣地,促“宣傳周”品牌化。財政廳主動適應新媒體發展趨勢,著力在宣傳手段和載體上下功夫,銀川、石嘴山、中衛、吳忠、固原五個地級市的財政部門同步聯動,深入推進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進社會組織、進宗教場所的“法律八進”活動。2016年,財政廳組織拍攝制做了寧夏首部財政政策宣傳系列微電影《法治財政惠民生》4集,通過體驗式學習,將惠及民生的教育、醫療、社保、創業、稅收、農業等財政政策輕松融入其中。部分市、縣(區)財政局也積極探索新的宣傳方式,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編演財政法治舞臺劇和文藝作品,受到廣泛歡迎。拓展“互聯網+”的宣傳格局,開通寧夏財政廳財政法治宣傳主題微信公眾號“寧夏法治財政”,積極宣傳財政惠民政策,及時發布財政法治信息。全年在寧夏人民廣播電臺錄制《財政法規知識窗》專題節目,在寧夏經濟廣播AM891、FM106.1全年滾動播放,全年播放144次;在《寧夏法治報》上推出“財政法規政策宣傳周特刊”,并在寧夏法治報微信公眾號(nxfzxb)上,連續半年每天向公眾宣傳惠民政策。積極組織編印財政法規政策宣傳冊,制作宣傳展板,編發宣傳短信,開展財政法規知識有獎答題活動。舉辦“法律八進”和財政普法晚會等綜合性活動130場次,印發宣傳材料12萬份,發送普法信息4萬條。據初步統計,普法受眾達260萬人次,財政法治影響力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