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版應向“半封面化”方向轉軌
報紙頭版封面化在厚報時代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現在很多報紙都在這樣做。但有專家認為,對于那些每日四開24版或不足24版的地市級報紙就沒有必要每日都把頭版封面化,為注重或刻意強調頭版的形式美、沖擊力而使本來就少的版面和新聞信息量縮水,得不償失。那些主要靠征訂發行、沒有進入零售市場的地市級黨報或專業類報紙完全沒必要讓報紙頭版封面化。報紙封面化除了厚報要強化索引服務功能外,增強報紙在零售市場的競爭力也是主要動因。而地市級黨報和專業類報紙一般版面不多,且有相應固定的讀者群,閱讀習慣也相對固定,將頭版封面化就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石嘴山日報》B1版封面就屬于這種情況,八個版,看導讀所用時間和翻開看的時間差不多,甚至還沒有翻開看輕松。
《石嘴山日報》頭版(即現在的A1版)歷來承載功能多、任務重,厚重有余、信息量不足,缺乏閱讀吸引力,給讀者的印象頭版好像盡是用來報道領導開會、考察活動的。如何一方面做好服務中心工作的報道,另一方面又能增加信息量,及時傳遞讀者關注的國內外熱點新聞和民生資訊?我認為應從實際出發,以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為契機,以“讓新聞站到前面來”的報道理念,對頭版進行“半封面化”的改造。改造主要從頭版的編輯思路和功能定位兩方面入手。思路的轉變主要體現在稿件的選擇上,打破框框,不拘一格。一些重大的時事新聞、民生新聞、文化新聞都可以在頭版露臉。除了地方新聞,國內一些重大事件的照片也可以放到頭版做成大幅主照,拓寬黨報新聞關注的視野,拉近黨報與讀者的距離。功能定位就是讓頭版由單純的要聞刊發功能向新聞導讀功能拓展。對一些內容重要、篇幅又長的時政稿件,可以嘗試頭版拉大標題導讀,全文放二版的處理方式,使頭版輕松、疏朗起來。
(寫于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