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Topic04 酒精測試

很多時候我都認為機場員工是幸福的,起碼每天上下班都有大巴接送。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大巴到達機場后,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大巴車駕駛員從我們身邊走過時,一股濃濃的刺鼻酒味隨之飄來,濃香型!駕駛員喝酒還駕駛大巴?一連串的問號攪亂了這個早晨平靜的心情。我當時心里就想,駕駛員開車還敢喝酒?喝了酒開車就是酒駕啊,酒駕是明令禁止的,這不僅是對自己安全駕駛不負責任,還是對員工生命不負責任,豈不是拿安全運行當兒戲嗎?說實話,到現在想起來都后怕。

刀尖上跳舞,這事兒不好玩!

我趕緊追上去問是不是喝酒了,駕駛員望著我一臉羞澀還有點緊張,低聲回答說:“確實喝了,但是,昨天我休息,而且晚上喝的酒,并不多。”喝了,喝得不多,怎么會有那么濃的酒味?“喝得不多”這個解釋誰能相信呢,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個理由竟讓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是啊,休息時間喝酒似乎在理,因為,沒有哪個規定不讓員工休息期間喝酒。

聚餐喝酒乃人之常情,問題是喝酒之后影響工作狀態,勢必讓工作的安全管理處在不可控的邊緣。在刀尖上跳舞這種事情一點都不好玩,特別對于特種車輛的駕駛員來說,所有的靠機作業和機坪運行必須百分百集中精力,所以,要想讓大家持之以恒地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必須得想辦法,禁止所有人帶“酒”上崗。對我而言,只要看到了問題,發現了問題,就不能坐視不管,我的管理就是“眼睛里不揉沙子”!這個問題必須想辦法解決,而且“馬上辦”。我思來想去,最后想到了交警查酒駕的方法,就是用儀器探測呼出氣體酒精含量。設備檢查很準確,有沒有喝酒,喝得多還是喝得少,一查就有準確的結果,一查就可以知道“喝了,喝得不多”這種解釋是真是假。最關鍵的是,交警從來不管你是什么時候喝的酒,而是此時此刻你體內有沒有酒精。

對啊,就按這個思路辦!于是,我們迅速為基層五個部門配備了酒精測試儀,員工每天上崗前第一件事情就是由部門值班領導負責進行酒精測試,時間不超過一分鐘。不管酒精含量多少,但凡存在一律視為測試不過關,嚴禁上崗,相應的處理措施隨之而來。在多個場合,我反復強調:“只要崗前測試有酒精,就等同于崗位飲酒,除非你的解酒能力超乎尋常,喝了酒迅速分解且沒有任何殘留!”當然,不用嘗試挑戰自己,更不要嘗試挑戰組織。

一個組織不可能給員工提供無限寬廣的成長空間,只能提供更多成長發展的機會,組織不會“包養”任何人!

初試此法,員工頗有抵觸情緒。有人就說了,下班閑暇找親朋好友吃個飯喝點酒怎么了?再說了,又不是在上班時間喝酒,而且還在前一天喝酒,到第二天上班的時候早就沒有酒勁了,單位的測酒精制度真是掃興,竟然把大家的一點小愛好、小樂趣都限制了,很沒勁。事實并非如此,制度約束勝過言語說教,機場安全高于一切,生命至上,容不得一丁點兒褻瀆。崗位職責和使命決定了員工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久而久之,大家習慣了崗前測酒令,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員工行為習慣的養成,便不再談論禁酒的好與壞了。讓員工保持清醒,就是組織最好的保護。如今,崗前酒精測試已經常態化,如果次日值班或者特殊時期備勤,大家習慣成自然不會喝酒,常態化的測酒令終究落地成行。

話說,一個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則亡,你該怎么辦?”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走。”所以說,生活中的我們特別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維死角,但事實上,處在兩難困境時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有路!管理更是如此,不要總覺得沒有辦法,或者只有這一種辦法。管理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不缺乏,缺乏的是管理者發現方法的眼睛和毅力。

點名的場景對職場的人來說,幾乎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按照員工人數最多的部門計算,部門每天上崗的員工有14人,加上一個管理者共15人。崗前點名制度就是每天上崗前所有員工站成一排,由部門當日值班領導負責集中點名,其實很簡單,就是喊名字答到。有沒有感覺回到了小學時代,甚至有點幼稚,但是,它一點都不好笑。點名制度執行后,有人質問:“15個人還要點名,有點滑稽吧!部門員工整天在一起,誰不認識誰啊,掃一眼過去就知道誰到崗誰沒到崗,這么一目了然的事情,還要排隊點名嗎?真是多此一舉。”用時下流行話說,太LOW。

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其中必有初衷。點名的時候,當點到一個人的姓名后,他的回答也千差萬別,最直接的差別就是聲音的高低和寫在臉上的表情。點名答“到”的時候,一個人回答的精神狀態和聲音高低表明了他此時此刻情緒的好壞。回答“到”的聲音高,表情喜悅或嚴肅,說明他的精神是飽滿的,內心是幸福的,對工作是渴望的。如果回答“到”的聲音低沉,表情沮喪或煩躁,說明他的情緒是低落的,一定是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或家庭,或個人,或其他,個中緣由就不得而知了。一個情緒低落的員工喊不出洪亮有力的聲音,如同沒有人會在壞心情的時候包餃子一樣。

不得而知也要搞清楚緣由,知道員工心里有煩心事,然后對癥下藥做心理疏導和調節,排除員工心中的不愉快,讓員工心情跳出低谷回歸正常。我們明確規定,但凡點名時發現情況不妙,管理者在早班會后半小時內必須與員工面對面談心,摸清問題、疏通思想方可上崗,這才是點名之后該做的事情。點名答“到”看似簡單,實則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提振員工精神面貌的過程。每個人都需要被理解,這個過程可以看到員工的精神狀態,可以調節員工的心情。只要員工的精神狀態好,團隊的工作也就進入到良好的狀態,工作業績自然就會趨好。

細思量,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里,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何為問題,那就是理想狀態和現實狀態之間的差異。面對各種不同問題時如何應對,完美解決的前提是找準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同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剝才能安全快速剝到蔥心,否則,前途模糊。因此,對管理的完美追求一定是無限的,探究一種辦法讓管理者輕松,讓被管理者愉悅,讓管理效果出新,是可能的。

當然,同樣的問題,對于不同管理者而言解決辦法也有所不同,基層管理在于執行,而高層管理在于戰略。基層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是拿結果、帶團隊,強調執行力是必要且重要的。對于中層以上的管理者而言,比起執行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戰略眼光。因為相較于初級管理者,他的屁股坐在高管的位置上,如果沒有戰略眼光,執行力還特別強,遇到戰略錯誤的時候,團隊會很快都掉進深坑。

每個管理者都要養成不斷反思的習慣,睡前回憶一下當天發生的事和見過的人,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是否有浪費時間,是否比昨天有所進步,用反思的方式總結出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認識的對象是事物的現象,理想認識的對象是事物的本質。感性認識是知覺和表象等具體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認識則是判斷和推理等抽象思維的形式反映事物。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依賴、相互轉化和相互滲透,是在實踐基礎上的辯證統一關系。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管理也是如此,需要循環往復,才能改進提升。

從《讀者》看到一篇文章,米田肇開餐廳非常用心,墻壁的顏色不仔細看就很難發現,入口附近和餐廳里面有微妙的色差。入口附近是微微混入一些冷色調的綠,而餐廳里面則是偏暖色系的綠。從入口進去到看見餐廳全貌時,會給人一種縱深感,在這種細節處下工夫,是米田肇的主意。桌子的大小、椅子的高度,精確到毫米。那個時候的米田肇,口袋里總放著捆行李用的繩子,為的是外出時看到大小正好合適的桌子、坐起來很舒服的椅子,就可以測量其長寬高。最終餐廳的椅子腿是特別定制的,因為無論怎樣都找不到這種高度的椅子。話雖這么說,其實調整的高度不過幾毫米。很難說幾毫米之差,會對舒適感有多大影響,畢竟客人的身高和腿長也各有不同。

管理的目標可以比作輪船航行的羅盤。羅盤是準確的,但在實際航行中,輪船卻可以偏離航線很遠。然而如果沒有羅盤,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達港口所需要的時間。因此,管理者不一定知道正確的道路在哪里,但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太遠。因為,任何事情都有更加完美的解決方案。

管理要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始終保持前行的姿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乌拉特中旗| 湖北省| 安阳县| 天镇县| 怀集县| 扎兰屯市| 邢台市| 新平| 安龙县| 清涧县| 柘城县| 望奎县| 桦南县| 永城市| 伊宁市| 拜城县| 容城县| 泌阳县| 长宁区| 金寨县| 大洼县| 上饶市| 东阿县| 肥西县| 福安市| 油尖旺区| 峨边| 沙坪坝区| 珠海市| 德江县| 永嘉县| 彰武县| 白沙| 郁南县| 肥西县| 舞钢市| 家居| 元阳县| 鄢陵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