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Topic10 承受委屈

讓人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fā)生了。

上蒼注定今天是一場思想的斗爭與交鋒。

兩天前,我們臨時組織了一次緊急出動演練。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基層部門因為人員不到位、設備出故障、未按規(guī)定時間到達集結(jié)點,應急救援不達標。在這種情況下,為及時做好糾偏工作,遏制類似問題繼續(xù)蔓延,經(jīng)研究,對該部門和相關責任人特別是部門的班子成員作出了處理,客觀地說這次處理非常嚴厲。

幾天之后,該部門一個班子成員來到我辦公室,大訴特訴對他的處理不公平,自己只是此次演練事件的代罪者,哈哈,這話說得很嚴重哦!他的理由有三:一則他當天不是值班領導,事件發(fā)生的時候?qū)儆趥€人的休息時間,沒有責任和義務對這個結(jié)果負責。二則按照班子成員的分工,他不分管此項業(yè)務,結(jié)果與自己無關。三則就當天緊急出動事情而言,設備出現(xiàn)問題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在此之前已經(jīng)保養(yǎng)檢查設備并確認運行正常,只是在演練時偶然情況下出現(xiàn)了故障,完全可以排除人為責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他本人的處理是沒有道理的。

以上三項理由堪稱邏輯嚴密、論據(jù)充分、觀點明確,從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于是,我從組織管理的層面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這個問題的出現(xiàn)是部門的責任,作為班子成員,有沒有責任和義務且主動對這個事情作出必需的承擔與負責?二是既然以前的演練中已經(jīng)發(fā)生過類似問題,或者出現(xiàn)過這樣的一些苗頭性問題,作為班子成員有沒有提出過,努力解決過,或者至少就這個問題向上級組織反映過,總之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沒有一追到底?三是在這個問題出現(xiàn)以后,有沒有站在組織的角度舉一反三,深刻反思自己、反思班子的問題?

一句話,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站在什么樣的立場去評判這個問題,是決定我們今天這場思想斗爭的關鍵。我們之間的對話似乎有一些偏差,他的出發(fā)點和對問題的判斷是出于自己對工作本身的認知和部門的職責,而我站在整個組織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這是班子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是班子成員應該承擔的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之間的對話,圍繞著這一問題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

這個問題看似是一個事情甚至一件小事情,但是透露出管理者在出現(xiàn)問題以后如何看待責任,如何看待整體,如何看待發(fā)展。如果從一個低層次的方面來說,是一個管理者如何面對和經(jīng)受委屈,而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講,是一個管理者的格局問題。

越成長,越委屈。越付出,越委屈。也許只有走過了才能體味!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到什么樣的人。如果想讓生活中多一些快樂、幸福,那首先就要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先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事情,才會和最好的生活不期而遇。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天氣,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我們也許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擴展它的寬度。如果生活拋給你一個檸檬,你可以把它榨成汁,然后再加點糖。有些既定的事實已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畢竟生活的味道是甜還是酸,決定權在我們自己手上。

作為管理者,沒有誰的職場不委屈。既要對上忠誠擔當,又要對下過關斬將,職責注定了必然的委屈和不公。當所有人談論員工委屈的時候,往往忽略了管理者在工作中被掩藏起來的委屈。身為管理者,要帶領由一群“不標準化、非常復雜的”人組成的團隊去完成目標,而所有委屈也就產(chǎn)生于此。你身在職場,你眼中的經(jīng)理是什么樣的?是不是要經(jīng)常開會,把老板安排他的活都分派給你們來做,最后工資拿的還多。可真的就是這樣嗎?我經(jīng)常回答很多關于企業(yè)管理的問題,卻從他們的問題里,讀出了他們帶不好團隊的百般無奈、心力交瘁,甚至感到受盡委屈。管理者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既然成了一名管理者,就把這些“委屈”都咽下去,深深呼吸,繼續(xù)前行。

任何時候都要讓員工從管理者身上看到希望和力量,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假裝。一個管理者假裝好心情的樣子真的很美。管理者不需要看到別人沒有用,但一定要讓員工看到你有用。

面對委屈的姿態(tài),就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態(tài)。對委屈的消化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寬度。這個世界沒有等來的自由,只有努力換來的自由。“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要學會一笑置之,要學會超然待之,要學會轉(zhuǎn)化勢能。智者懂得隱忍,原諒周圍那些人,讓我們在寬容中壯大。”聯(lián)想集團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對他的接班人楊元慶如是說。

格局,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受思維空間所影響在行為上的做事風格、言語上的局域位置及心理上的受力面積。簡單來講,就是一個人除了自己本身的立場和角色,還能從更大的角度、更高的層面去看待一項事物、一個問題,甚至闡釋一個觀點。評價管理者這個事,不是一項體育比賽,劉翔的12秒88就是世界紀錄,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但是對于同樣一個人、同一個事,也許100分,也許只有10分,因為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難免出現(xiàn)差別,導致偏差在所難免。但是有一點不變,那就是:永遠要比上司期待的工作成果做得更好。

更多時候,評判作為我們每個人最大的事情,往往這個評判不是來自外部的聲音,而是來自我們內(nèi)心的聲音。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個謀士叫賈栩,被曹操所倚重。賈栩輕易不肯表態(tài),也不結(jié)交朋黨,也正由于此,曹操對他比較看重。曹丕看中了賈栩的智慧與影響力,某天晚上到賈栩的府上拜訪,并當面給賈栩下跪,請賈栩救他。要知道,曹操當時已經(jīng)官封魏王,曹丕是王子,他能夠向賈栩下跪,在那個封建的時代,這可不是普通的禮節(jié)。即使是劉備三顧茅廬,也比不上曹丕對賈栩的下跪。曹丕的這一舉動贏得了賈栩的忠心。后來賈栩給曹丕出了主意,讓曹丕成功地博得曹操的信任,并擠掉更得曹操歡心的曹植,成為了曹操的繼承人。

我們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盡管有眼淚,盡管有不愉快,但依然在奔著一個主題,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質(zhì),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不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中,人的思維中的矛盾是客觀世界矛盾的反映。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統(tǒng)一,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tǒng)一,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

矛盾從未消失,只是始終變換形式。職場從來不會因為放棄而變得容易,困難也不會因為放棄而自然消失。

作為管理者,自己的格局和員工要有根本性的區(qū)別,因為格局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心理上的定位,一個人所能到達的高度往往取決于他在心理上選擇的高度,很難想象一個從來沒有想過要到達頂峰的人會達到成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像一顆石榴種子,放在花盆里栽種,最多能長到半米多高;放到大缸里栽種,就可以長到一米多高;而放到庭院里栽種,卻能長到四五米高。

我還特別強調(diào)了換位思考的方法,如果今天你不是一個部門的班子成員,而是組織的負責人,將會如何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是否還會覺得這個事情與自己無關。所以你的格局、你的高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怎樣去看待和解決這樣的一系列問題。

一點就炸,那不是管理者,而是“二踢腳”。

職場需要格局,格局決定人生。很多大人物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在自己還是小人物的時候就很注意構建自己的格局。就是要開放自己的心胸,容納遠大的理想,提高自己的心境,接受比自己強的人。以發(fā)展的、戰(zhàn)略的眼光看待問題,包容別人,不要讓自己設置的籠子困住自己的人生。境界有多大,格局就有大,作為才有多大。說實話,痛苦不像死亡那樣無可挽回,別太在意。

一顆心的容量是有限的,裝下了怨憤,便裝不進太多的愛與溫暖,格局更無從談起。除了委屈和不公,人生還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東西等在前面。沒有什么能力是生來就有的,格局這個東西也不例外,而是隨著一個人見識的廣博、眼界、人脈的豐厚所能達到的登高望遠的心態(tài)。經(jīng)歷越多,沉淀的就會越多,格局才會更大,糾纏才會更少,超脫才會如期而至。

說到管理,人們腦海里浮現(xiàn)的都是公式、模型、概念等,其實,管理沒有那么難,我所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把管理變成一首詩,一首關于愛情的散文詩!

管理者要始終與員工一道,努力培養(yǎng)戴著腳鐐跳舞的能力和修養(yǎng),這腳鐐便是職場規(guī)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额济纳旗| 丰顺县| 大理市| 广宗县| 英山县| 鄯善县| 邹城市| 郑州市| 东乡| 孟津县| 兴化市| 大城县| 通海县| 临江市| 织金县| 乌鲁木齐县| 福海县| 大安市| 怀安县| 连江县| 沁阳市| 松溪县| 孟津县| 锦州市| 合阳县| 黑龙江省| 沙田区| 轮台县| 周口市| 临邑县| 浪卡子县| 临澧县| 台前县| 平原县| 柳林县| 巴林左旗| 南康市| 盐山县| 瓮安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