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枸杞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jié) 植物學特性

一、枸杞考證

中 文:枸杞子

拼 音:Gouqizi

英 文:Barbary Wolfberry Fruit

日 文:クユシ

拉丁文:Fructus Lycii

【異名】

枸杞紅實《寶慶本草折衷》,甜菜子《救荒本草》,西枸杞《本草綱目》,紅青椒、枸蹄子《河南中藥手冊》,枸杞果《河北藥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藥志》,狗奶子《江蘇植物志》,紅耳墜、血枸子《中藥材手冊》,枸地芽子《四川中藥志》,桐杞豆、血杞子《藥材學》,津枸杞(天津)。

【品種考證】

枸杞入藥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其后《名醫(yī)別錄》《本草圖經(jīng)》亦有記載,從所載產(chǎn)地及形態(tài)來看,與茄科植物枸杞一致。《夢溪筆談》載:“枸杞,陜西極邊者,高丈余,大可作柱。葉長數(shù)寸,無刺,根皮如厚樸,甘美異于他處者。”《千金翼方》亦載:“甘州者為真,葉濃大者是。”《本草綱目》云:“古者枸杞、地骨皮取常山者為上,其他五陵阪岸者可用,后世惟取陜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為絕品。今陜之蘭州、靈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樹,其葉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圓如櫻桃,暴干緊小少核,干亦紅潤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異于他處者”。上述形態(tài)特征與茄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完全一致。

二、枸杞的分類

枸杞系茄科(Solanaceae),茄族(Solaneae Reichb.),枸杞亞族(Lycinae Wetst.),枸杞屬(Lycium L.)。枸杞屬植物是一個世界性分布的物種,在全球的分布約有80種,多數(shù)分布于南、北美洲,以美國亞利桑那州和阿根廷形成兩個分布中心;歐亞大陸約10余種,該屬在茄科中是一個中級演化水平的類群。在韋特斯坦(Wettstein 1998)的茄科分類系統(tǒng)中放在茄族(Solaneae)枸杞亞族(Lyciinae Wettst.)。阿根廷植物分類學家洪齊克爾(A.T.Hunziker 1979)所建立的茄科分類系統(tǒng),將該屬作為茄亞科(Sol-anoideae)枸杞族(Lycieae A.T.Hunz.)的成員。《中國植物志》記載:在我國境內(nèi)自然野生分布有7種3變種,7個種分別是黑果枸杞(L.ruthenicum Murr.),截萼枸杞(L.trumcatum Y.C.Wang),新疆枸杞(L.dosystemum Pojark.),寧夏枸杞(L.barbarum L.),柱筒枸杞(L.cylindricum Kuang et A.M.Lu),枸杞(L.chinense Mill.),云南枸杞(L.yunnanense Kuang et A.M.Lu)。3個變種分別為紅枝枸杞、北方枸杞、黃果枸杞。多分布于西北和華北地區(qū),唯枸杞(Lycium chinese L.)一種遍布南北方各省區(qū)。寧夏枸杞種(Lycium barbarum L.)遍布西北各地。

三、枸杞屬(Lycium L.)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

枸杞為灌木,通常有棘刺、稀無刺、無毛或被有毛。腋芽小,被有數(shù)枚芽鱗。單葉互生或因側枝極度縮短而數(shù)枚或更多簇生,條狀圓柱形或扁平,全緣;有葉柄或近于無柄。花茄紅色或淡紅色,通常具柄,單生于葉腋或簇生于極度縮短的側枝上;花萼鐘形,具有不等大的2~5萼齒,通常多為2齒,或深裂,在花蕾中呈鑷合狀排列,花后不甚增大,宿存;花冠管狀、漏斗狀或近于鐘狀,檐部5裂,稀4或6裂,裂片在花芽中呈覆瓦狀排列,基部具顯著或不顯著的耳片,花冠長或短筒狀,常在喉部擴大;雄蕊5枚稀4枚,等長或不等長,著生于花冠中部或中部以下,伸出或不伸出于花冠;花絲基部稍有一圈絨毛到無毛,縱縫裂開;子房二室,花柱絲狀,柱頭二淺裂,胚珠數(shù)個或極多。漿果球形,卵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肉質(zhì)果皮,二室,每室具多粒種子,少數(shù)由于不發(fā)育而僅具有一枚種子;種子黃白或黃褐色,扁平,或為腎形,細小,種皮骨質(zhì);胚彎曲成半環(huán)狀,子葉半圓柱形。x=12。

四、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形態(tài)特征

寧夏枸杞是落葉灌木,人工栽培的植株,一般高1.5~2.0m,樹干基徑6~10 cm,少數(shù)達20 cm,呈小喬木狀。樹皮條狀溝裂,灰白色或灰黑色。樹冠直徑一般2.0~2.5 m。腋芽小,被有數(shù)枚芽鱗。結果枝長20~60 cm,粗0.2~0.4 cm,當年生結果枝(俗稱七寸枝)灰白、青黃或青黃色;二年生以上的結果枝(老眼枝)灰白或灰褐色,枝形弧垂、直垂或平展,具有針刺。葉為披針、條狀披針或卵狀披針形,全緣,主脈明顯而側脈不明顯。葉長4~12 cm,寬0.8~2.0 cm,具一短柄,簇生,當年生枝第一次生葉為單葉互生。花為葉腋簇生,一般2~8朵一簇,也有單生的。由于芽眼是一個極度縮短的側枝,因而由其萌生的葉和花成為數(shù)枚簇生。花冠紫紅色,微狀,常在喉部擴大,先端5裂,小4或6裂,裂片圓舌形,在芽中呈覆爪狀排列,基部具顯著或不顯著的耳片;花冠筒長0.8~1.0 cm,花瓣裂深0.5~0.6 cm,花冠檐等于或大于花冠筒的1/2長度;花萼綠色,鐘狀,長0.6~1.0 cm,1~4裂多為2唇裂,裂片在花蕾中呈鑷合狀排列。花后不增大。花柄細,長1.0~2.0 cm,雌蕊具花盤,子房上位,二室,花柱絲狀,柱頭頭狀淺二裂,胚珠多數(shù)。雄蕊5枚,稀4或6枚,花藥長橢圓形,黃白色,藥室并行,縱縫開裂,花絲長短不一,使花藥布列于柱頭周圍,進行充分的自花授粉,花絲下端與花冠筒基部愈生一體,花絲基部稍向上有一圈白色絨毛。果實為漿果,成熟時為鮮紅色,也有橙紅色或橙黃色。漿果有3種類型:長果型,果長1.5~2.5 cm,果徑0.6~1.0 cm,果形近似圓柱或棱形;短果形,果長1.0~1.5 cm,果徑0.6~0.8 cm,果似秤錘或玉米粒形;圓果形,果身圓茄形或卵圓形。果具肉質(zhì)果皮,味甘甜,內(nèi)含種子20~50粒,種粒黃白或黃褐色,種皮骨質(zhì)多呈扁形,細小,每克有1 000~1 200粒。枸杞野生苗,種子苗垂直主根發(fā)達,無性繁殖的枸杞苗一般水平根發(fā)達,垂直根弱;幼齡枸杞根皮薄而不裂,隨著植株長大,根增粗,根皮加厚而呈條裂,根皮黃色或銹黃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安平县| 财经| 太康县| 建始县| 兴海县| 龙川县| 肥东县| 台安县| 定襄县| 墨竹工卡县| SHOW| 宁蒗| 英山县| 富阳市| 吴忠市| 云安县| 青阳县| 榆中县| 汝阳县| 景宁| 曲阜市| 宁蒗| 无棣县| 永平县| 郑州市| 拜城县| 开鲁县| 鄢陵县| 德阳市| 内江市| 乐至县| 尼玛县| 盐津县| 贞丰县| 勐海县| 合江县| 汉阴县| 荔浦县| 崇阳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