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七個習慣的自我領導力教育設計
- 王雷英主編 朱旭艷副主編
- 1560字
- 2021-04-20 11:39:01
以終為始 鍛造管理達人
“七個習慣”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是領導者。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而言,積極主動地利用空閑時間安排個人學習生活不僅有助于養成處事好習慣,還可以為提高學習能力奠定有效基礎。如何把班級的午間管理和“七個習慣”結合起來,讓午間30分鐘更加合理有序、充實高效呢?劉老師的方法值得借鑒和學習。以下是劉老師的班級管理記錄。
在班級教學中,我很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如何以此為基礎向學生傳授相關的領導力原則呢?我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找到了契機。對于孩子們在校的時間利用情況,我通過觀察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表現、記錄學生小組作業完成時間、分析學生校內時間利用情況、訪談各科任老師和部分學生等方法進行了綜合考量,最終定下以“午間管理”為主題的直接教學。它的原則基礎是“七個習慣”中的習慣二以終為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使用領導力工具“蓮花圖”和“停步思考圖”來梳理“午間管理”的內容,尋找“午間管理”的做法,并在了解和使用領導力工具“優先順序表”的基礎之上收獲最合適的午間管理方案,做午間管理的小主人。
上課前,我早早準備好了課件、小組學習記錄單、空白紙條來到教室,和同學們一起回顧“做人做事,井井有條”的班級使命。
如何成為一個“井井有條”的午間管理小主人?問題拋出后,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要緊跟著老師的節奏完成每項任務,有的說要用好每分每秒,有的說要用之前學過的習慣一積極主動來管理自己的中午時間,做事不要別人催,要自己主動地完成……孩子們的答案令人動容。
緊接著,圍繞“每天的中午時間(12:20~12:50),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管理自己?”這一問題,孩子們和我開始了第二場討論,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開啟了頭腦風暴。依據孩子們的回答,我也及時在黑板上的蓮花圖中記錄下討論結果。不一會兒,我們就一起總結出作業、衛生、紀律、閱讀、交談、批改、喝水、上洗手間等方面。
經過一番梳理,孩子們也感嘆:“原來我們的中午時間可以完成這么多事呀!”眼見孩子們的思維越來越開闊,我立即引導孩子們回顧之前提過的“要事第一”的原則,孩子們還利用“優先順序圖”來排列上述管理內容的順序。
理清了優先順序,讓我們按下心中的暫停鍵,思考——在每個不同的方面,我們可以怎么做?在這里,我先進行了一個示范,選擇了其中的“衛生”舉例,在停步思考圖中演示不同的做法。我先引導孩子們思考:在管理“午間衛生”上,我們可以怎么做?孩子們依據實際情況,羅列出以下做法:
接著我請孩子們選出最合適的做法,填入“停步思考圖”,并將最終的思考結論作為該方面的原則。最終,我們定下一條“管理午間衛生原則”——吃完飯馬上認真地打掃衛生。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逐漸加深了對“要事第一”的體會和理解。
有了集體思考的經驗之后,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5分鐘,羅列幾條組內成員人人認可的原則,并寫在事先發好的空白紙條上。孩子們總結出不少有趣又實用的午間管理原則,比如:衛生打掃好馬上抄寫家庭作業;及時整理書包柜,不要總是讓同學來提醒你整理;利用午間整理書包、閱讀等等。
孩子們統合綜效,我將一首小兒歌獎勵給孩子們,并和孩子們一起動起來,做做課中操——
中午時間我會用,
要事第一更專心。
完成任務再休息,
我就是——午間管理小主人!
做人做事,井井有條,這是我們的班級使命。從午間管理來看,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井井有條呢?孩子們把剛剛討論的結果整理成了一個魚骨圖,大家高興地說:“現在,我也可以變得井井有條!”是啊,做好午間管理,其實就像ABC這么簡單。A(Ask,要求)即把午間分解成多個步驟。B(Bring,帶來)即把需要的材料放在隨手就能找到的地方。C(Complete,完成)即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務,避免分心。
最后,我們在共同合唱一首悅耳又美好的《天地好習慣之歌》中結束了今天課堂上的以終為始主題。我們都知道,養成好習慣的路上,我們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