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七個習慣的自我領(lǐng)導力教育設計
- 王雷英主編 朱旭艷副主編
- 561字
- 2021-04-20 11:39:03
知彼解己 傳遞愛的原則
“知彼解己”是一個關(guān)于同理心溝通的習慣。史蒂芬·柯維博士指出:“除了生理需求,人類最大的需求就是心理需求——得到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币虼?,“知彼解己”是建立在尊重、理解、同理心和勇氣的效能原則的基礎(chǔ)上的。
在慣常的思維中,人們常常會認為“我需要確保別人了解我的觀點”,對應的慣常行為也就成了“為了回應而傾聽,要么不說,要么一張口就得罪人”。而在高效能思維中,人們會轉(zhuǎn)變思維, “如果我先真正理解他人,我就更能影響他們”,這種思維不僅僅有效而且充滿了智慧。思維決定行為,“知彼解己”的高效能行為是運用同理心傾聽,并以尊重的態(tài)度尋求他人理解。這里的聽和說是有先后順序的,那就是,首先以體諒的心理解對方、傾聽對方,然后再自信地表達自己,尋求對方理解自己。這個強大的領(lǐng)導力習慣可以減少誤解,促進互信,建立良好的交往、溝通關(guān)系。
如何在直接教學中向孩子們教授“知彼解己”的原則和關(guān)鍵概念,如何讓孩子們有興趣地參與教學過程,引導他們理解概念并能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和真實情況中?我們嘗試在教學中結(jié)合孩子們的實際生活情境、結(jié)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孩子用耳傾聽,用眼觀察,用心感受,以理解“知彼解己”的習慣內(nèi)核,并促進他們將其有效融入高效能實踐中。
教學活動一:用知彼解己解決問題
教學活動二:“心貼心”感受,體驗同理心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