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創世神話選注·綜合型創世卷(上、下共兩冊)
- 《中華創世神話選注》編輯組選編 王憲昭 王京評注
- 1198字
- 2021-04-21 10:33:45
開天辟地
(漢族)
在王屋山的東邊,有一座山,山半腰有個盤古寺。這座山就是盤古出世的地方。
傳說盤古沒爹沒娘,是從一個大雞蛋里生出來的。盤古在大雞蛋里變成人后,又睡了一萬八千年,才醒了過來。他心里憋悶,渾身像繩捆著一樣不好受,想活動活動筋骨,胳膊一伸腿一蹬,“咔嚓”一聲,大雞蛋被蹬碎了。
盤古的胳膊和腿又粗又長,這一伸一蹬,一萬八千年的混沌就晃蕩起來。三晃蕩兩晃蕩,輕的東西慢慢往上飄,變成了藍天;重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大地。天和地裂開了一條縫。
這時,盤古覺得舒坦了些,長長地出口氣,坐了起來。他看天離地太低,就手撐天,腳蹬地,使勁把天往上托,把天又托高了一截兒。盤古手托著天站了起來,身子一天長一丈,天也一天升高一丈。又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身高九萬里,天也升高九萬里。這就是人們說的“九重天”的來歷。
盤古開天辟地,流盡了汗水,耗盡了力氣,不久就累死了。盤古臨死前心里還想:光有天地不行,還得造日月山川、人類萬物。可是他已經累倒了,不能親手造這些了。臨死他說:“把我的身體留給世間吧。”
盤古死后,他的一只眼變成了太陽,一只眼變成了月亮;嘴里呼出來的氣變成了風和云彩;聲音變成了雷霆;胳膊和腿變成了山岳;骨頭變成了地下的寶藏;血變成了江河;毛發變成了花草樹木;靈魂變成了人畜鳥獸蟲魚。
天地和世間萬物,就是這樣來的。
盤古蹬碎的那個雞蛋殼,被壓在山下,日子久了,變成了一層摞一層的石頭。這石頭細膩光滑,用它做的硯臺不會滲水。
后人為了紀念盤古,就在這兒修了座盤古寺。年代久了,人們說轉了嘴,把盤古寺叫成了“盤谷寺”。
【原文附記】
關于盤古開天地的神話,還有不同的說法。桐柏縣文化館馬卉欣采錄,劉國山(男,59歲,桐柏縣二郎山鄉黃楝溝農民,高小)講述的故事,說是天地未分時,有個叫盤古的神人,身披駕云衣,腳穿登云鞋,在云彩里游玩,前面飄來個大氣包,擋住了他的去路。他一惱,抽出腰里的斧子,把大氣包砍破了。大氣包跑了氣,就往下落,盤古追上去,站在它上面。他累了,就躺下睡,不知睡了幾萬年,醒來不見了駕云衣和登云鞋,大氣包變成了地,地上有了天。從此有了天地,盤古成了地上第一個人。
【附注】
這則神話可以看作是《九重天的來歷》(ZCSW0032-010-032)的異文。
【講述者】 程玉林(男,70歲,濟源市郊區小商販,私塾3年)
【采錄整理】 繆華(男,45歲,新鄉市百貨公司營業員,初中)、胡佳作(男,52歲,新鄉市群眾藝術館干部,大專)
【采集時間】 1981年7月采錄于濟源市街上
【流傳地區】 河南省·濟源市
【文本來源】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1年版,第3頁。此文標注原載《山陽城民間故事》(中原農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原題為《盤古寺》。
【閱讀提示】 這則神話借盤古寺引發出盤古創世的敘事,首尾呼應,顯示出講述技巧。
【基本母題】 卵生盤古;天地的產生;九重天;盤古化生萬物;風物名稱的來歷
【本文編碼】 《開天辟地》:ZCSW0033-0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