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級共享:數字化時代的綠色發展之路
- 莫開偉 李慶植
- 4750字
- 2021-04-16 16:32:00
第四節
解碼:企業級共享經濟能帶來什么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曾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
同理,我們可以說:“你有一種資源,我有一種資源,彼此共享,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資源或更多資源。”下面,我們來看看資源共享能夠帶來什么。
一、共享帶來的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
如今,人們都在說資源共享,都希望以較小的代價獲得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已經理解,資源共享能為參與各方創造更大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又分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
(一)經濟價值
企業利用閑置資源,最主要的目的是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就像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共享經濟一樣,二者都有明顯的經濟收益。共享帶來的具體的經濟價值如下:
? 資源供給方通過暫時讓渡閑置資源,增加企業收入。
? 資源需求方以較低價格利用他人的閑置資源,降低企業成本。
? 減少對非必要性資源的投資,降低經營風險。
? 得到利息較低的閑置資金,緩解資金壓力。
? 減少庫存積壓,釋放倉儲空間,減少倉庫人員工作量。
(二)市場價值
在前述共享會議室的案例中,金融公司沒有得到實質的收益,潛在客戶也沒有轉化成實際客戶,但至少做了一些宣傳,這些潛在客戶在未來可能會變成真正的客戶,或者會推薦親朋好友成為金融公司的客戶。共享帶來的市場價值如下:
? 獲得潛在的客戶資源與未來的合作關系。
? 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人脈資源。
? 建立新的市場渠道。
? 得到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信息。
? 拓展推廣渠道。
(三)企業經營價值
利用閑置資源,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企業的競爭優勢也會得到增強。
? 閑置資源導致資源供給方負擔加重,通過共享可以降低企業負擔,緩解壓力。
? 資源需求方通過共享,可解決企業資源短缺的問題。
? 優化供應鏈,增強與合作商的協作關系。
? 提高企業技術含量。
? 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
(四)員工及團隊價值
閑置資源的共享不僅能為企業帶來收益和無形價值,同時也能為企業的員工及團隊帶來價值。
? 豐富員工的知識、提高員工的綜合能力。
? 減少員工的工作量,鼓舞員工的士氣,提升工作效率,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
? 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強化團隊協作能力。
事實上,通過資源共享,給企業帶來的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還有很多。因此,當你想實現閑置資源共享時,不妨從不同角度去考慮,這樣你能更清晰地看到共享所帶來的巨大價值。
(五)疊加效應
當小范圍、小規模、資源單一的共享模式,演化為大范圍、大規模、資源繁多的企業級共享模式時,更充分和更高效地利用閑置資源,能使各種價值大幅增加。
例如,企業接一筆訂單要費不少時間,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最后有沒有收益是個未知數。如果企業接到很多訂單,又要考慮生產能力是否能滿足需求,此外還要考慮諸如招聘員工、提供培訓、保證質量等各種因素。共享閑置資源則不一樣,閑置資源可以經常使用、重復使用、同時使用,還可以長期使用。資源需求方可以在與一家企業共享某種資源的同時,與另一家企業共享另一種資源。資源供給方可以將部分閑置資源同時與幾家企業共享,也可以利用閑置資源降低購買或租賃成本,還可以通過共享閑置資源,達到某些目標。因此,當我們看到企業實現一次資源共享只有幾千元的收益時,不要不以為然。
當你認為自己的企業已經達到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時,不妨從閑置資源的角度重新審視一下,也許你會發現,其實還可以將利益增加。
那么,參與資源共享的各方能獲得多大的利益?能創造怎樣的價值?由于目前尚無先例可循,我們很難做出準確預測。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一下,比較理想的情況是,能夠讓企業每年降低20%左右的運營成本,或者增加20%的收益,更理想的情況是兩個目標都能實現。可別小看這20%的收益,對于很多中小微企業來說,這關乎生存。
二、共享對現有經營模式的影響
或許,有人會說,企業之間低成本的資源共享方式,打破了絕大多數企業現有的經營模式,既損害企業利益,又破壞市場規則。經營企業就應該像經營酒店那樣,資源即使閑置也不能廉價出售。
這個觀點帶來一個新問題:資源用于共享是否會破壞以營利為目的的傳統經營模式?確實,這是個非常嚴肅且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的答案是:閑置資源共享,是企業現有經營模式的一種有益補充,并非完全取代。
(一)企業級共享經濟實現的前提
資源主要為企業自身服務,只有當資源處于閑置狀態時,才適合共享,但適合共享并不是必須共享,這是企業級共享經濟實現的前提。眾所周知,酒店主要依賴客人入住創造價值,航空公司主要依賴旅客乘坐飛機創造價值,客房和飛機座位是企業營利的主要資源。但客房經常會空著沒人入住,飛機上也經常有空座位,所以酒店會定期推出一些特價房,航空公司會推出特價機票,以此吸引顧客,使用這些營銷策略都是為了充分利用閑置資源。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哪個酒店會在旅游旺季提供特價房,也很少有航空公司會在春運期間推出特價機票。
(二)稀缺資源和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資源不適合共享
稀缺資源和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資源是企業的主要優勢,是為企業創造利潤的源泉,是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關鍵。除非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否則即使稀缺資源和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資源處于閑置狀態,也不能用于共享。
(三)資源共享的限制條件
資源供給方與資源需求方的所有資源共享都受到一定的客觀條件限制。正是因為存在諸多客觀條件限制,企業才必須考慮哪些閑置資源可以共享。共享資源是否劃算、有無風險等問題。
對資源供給方來說,如果不設條件地共享閑置資源,會影響企業營利。因此,沒有企業會這樣操作。
對資源需求方來說,如果不想在受到限制的條件下共享資源,就只能購買、租賃或進行等值交換。企業如果只想著用共享的方式廉價獲取資源,最后可能得不償失。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之間共享員工,資源供給方是在無工可開的前提下出借員工的。一旦新冠肺炎疫情結束,資源供給方就會讓員工回到原來的崗位,共享行為也就結束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受一些條件的限制,企業可以利用但不會“濫用”閑置資源,換句話說,共享閑置資源既不會破壞更不會取代現有的經營模式,而是一種有益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觀點認為未來共享經濟模式將成為主導,這未免過于樂觀了。
三、資源共享、資源整合和企業合作
說到企業級共享經濟,我們還需要簡要談一談資源共享、資源整合及企業合作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一)三種方式的區別
1. 出發點不同
目前,資源整合有兩種解釋。一種從正面的角度解釋,即認為資源整合是企業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對有關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以突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種從負面的角度解釋,將資源整合看作一些“奸商”玩的“空手套白狼”的游戲。
無論哪種解釋,資源整合都是指從企業自身的利益出發,通過利用內部及外部的資源,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如果企業實現自己的利益需要以為對方創造價值為基礎,那么資源整合會將對方的利益考慮在內。
資源共享需要讓參與共享的各方都獲得利益,即在利用對方閑置資源的同時,也考慮對方的利益,達到雙贏或多贏的目的。
企業合作是參與各方按照正常的商業規則進行合作,沒有太多創新的機制值得特別說明,下同。
2. 對象資源不同
資源整合以所有資源為基礎,包括閑置資源,但資源共享只涉及閑置資源。
3. 成本不同
在資源整合中,企業利用對方資源,或者資源為對方所用,都按照企業正常經營的價格支付相應的費用。資源共享通常支付的費用較低或不用支付費用。
4. 使用時間不同
資源整合不受時間限制,資源共享限定時間。
5. 使用方式不同
從企業自身利益出發,資源整合能通過一套企業資源計劃(ERP)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但無法在一個企業級共享平臺上運行。在企業級共享平臺上,交易的雙方都是對等的,各方利益都必須考慮,資源共享更符合這個條件,因此能在一個企業級共享平臺上運行。
資源整合“說起來容易做來難”,資源共享則相反。資源整合的本質是將他人的資源為己所用,資源共享的本質是與他人共享閑置資源。
人們在談到資源整合時,總免不了給他人以“信口開河”的感覺,這大概能解釋資源整合為何會給他人留下負面印象。例如,當你只有一個新的概念,準備開發一套新產品時,你想讓供應商供應原材料,讓加工廠生產加工,讓渠道商代理加盟,如果你沒有雄厚的實力和資本,那么想要實現這些目標,難度很大。而共享資源,由于雙方都有付出和回報,則雙方的目標更容易實現。
(二)三種方式的聯系
資源共享是企業合作的一種方式,資源共享與企業合作的關系就像網絡購物與電子商務的關系一樣,是從屬關系。企業合作范圍更廣,方式多種多樣,完全包含資源共享,但并不完全包含資源整合。
資源整合既包括內部資源的整合,也包括外部資源的整合,與資源共享及企業合作都有一定的交集,但并不等同,各自有明顯的區域。三者的關系如圖1-1所示。

圖1-1 資源共享、資源整合與企業合作的關系
四、案例解析:共享設備,雙贏省錢
(一)案例
廣東省中山市某鞋墊加工廠通過一家大型制鞋廠接到某國際大品牌兩萬雙鞋墊的訂單。鞋墊是用二層牛皮做的,其中有一道工序,需要在鞋墊中打很多小孔,以確保鞋墊透氣。該制鞋廠是鞋墊廠的主要客戶,因此,鞋墊廠沒有考慮自己目前是否能做這道工序,就將訂單接了下來。
鞋墊廠的覃老板計劃采用較原始的方式,即做一套模具,然后用沖壓的方式打孔,這是他以前慣用的方法。但嘗試了好幾次后,他發現這個方法行不通,因為二層牛皮跟人造革的結構不同,使用老方法會使牛皮產生一些小瑕疵,客戶無法接受這種小瑕疵。
覃老板與制鞋廠的技術人員樓先生交流,請他介紹幾個能做這種鞋墊的工廠,自己可以適當地付點加工費。經過樓先生的介紹,覃老板找到東莞市一家綜合性的鞋材加工廠,對方有好幾臺激光沖孔機,只需設定程序,調整好位置,就可以達到完美的效果。鞋材加工廠實力雄厚,有多種先進的設備,能加工多種鞋材,其客戶也都是國際大品牌。鞋材加工廠知道自己在合作中占據上風,因此報出了覃老板難以承受的價格。覃老板估算了一下,如果接受這個價格,再加上運輸費、浪費的模具等,意味著每雙鞋墊要虧損一元,兩萬雙鞋墊要虧損兩萬元。
但此時他已沒有退路了,原材料已經買好,前段工序也都完成了,自己花錢買機器也來不及了,如果不做,虧損會更多,覃老板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對方的苛刻條件。他覺得,只要能按時交付訂單,這點虧損就當買個教訓。他認為自己也該買些先進的設備以便在市場上立足。
考慮到以后還有合作機會,覃老板請鞋材加工廠的主要負責人陳副總吃午飯。席間,他們聊到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制鞋業的狀況。陳副總表示,鞋材加工廠總部最近在越南設廠,資金全部投入越南,而一個主要的鞋廠客戶因某些原因推遲支付貨款,因此他們急需一筆銀行貸款,但銀行貸款總是批不下來。他們可能不得不求助于民間貸款,大概要借150萬元,用于發放員工工資,還需要支付七八萬元的利息和手續費。覃老板知道對方實力雄厚,資金短缺只是暫時的。考慮到以后還有合作機會,覃老板愿意吃點虧,與對方對等交換,即將150萬元借給鞋材加工廠一個月,不收利息,條件是讓鞋材加工廠為他免費加工這批鞋墊。雙方一拍即合。
陳副總爽快地答應了覃老板,并表示以后如果需要用他的機器加工,在不影響自身生產的情況下,隨時可以以成本價幫忙。這讓覃老板暫時放棄了購買昂貴的先進設備的打算。后來,覃老板還利用自己與當地銀行的良好關系,幫陳副總做了銀行貸款的擔保。
(二)分析
在這個案例中,雙方共享的資源是鞋材加工廠先進的設備和覃老板手里的閑置資金。此外,覃老板擁有銀行貸款的擔保能力,在未使用的情況下,擔保能力也屬于閑置資源。
雖然雙方是同行,有些時候還是競爭對手,會同時接受來自鞋廠的詢價,但雙方在特殊時期,通過資源共享,各取所需,不僅降低了成本,還解決了實際問題。多種資源、多次共享給雙方帶來顯著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