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零售物流的價值
- 唐海濱
- 2044字
- 2021-04-16 16:19:07
推薦序
我自1973年開始了自己的“物流生涯”。當時,“物流”一詞在商業領域尚鮮提及,基本屬于軍事領域的術語。在那些日子里,倉儲和配送要么附屬于采購部門(因為涉及倉庫和庫存),要么附屬于市場或銷售部門(因為涉及門店配送)。
今天,零售物流已被大家熟知并重視,被視為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零售物流部門成為繼采購部門、市場(或銷售)部門之后的“第三大支柱”。綜觀當今世界,生存下來并發展壯大的零售企業,無一例外,全都精通以上三個領域。“三大支柱”中的一者疲軟,將導致企業競爭力不足,甚至被競爭者吞并。
在歐洲,物流從“附屬物”轉變為核心競爭力,經歷了六個階段。通過分析論文、書籍等論述的內容,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階段為1983年之前,焦點是成本管理,即單純關注物流成本的降低。
第二階段為1984-1988年,焦點是效率提升,即物流資源被盡可能高效利用。
第三階段為1989-1993年,焦點是質量,不僅包括維持和保存食品質量,還包括物流質量,如沒有差錯、沒有缺貨、正確履行訂單等。
第四階段為1994-1998年,焦點是物流助力企業成功,即優化企業內部部門間的協作。
第五階段為1999-2003年,焦點是供應鏈參與方之間的合作,優化對門店或消費者的服務。
第六階段為2004年至今,以現代化物流為基礎的供應鏈一體化,推進至更廣的范圍,以及更深的程度。
物流的發展階段之所以每5年變更一次,是因為零售行業的復雜度不斷增強,零售企業與外部獨立企業的協同及供應商、分銷商、批發商和零售門店間必要的IT系統部署。物流的發展仍在繼續,其中的一些問題,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決。
在我看來,當前中國和歐洲的零售物流存在一些區別。在歐洲,在人們發展現代零售物流時,并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供借鑒,經歷了從幾乎沒有IT,再到以高度整合的倉庫管理系統(WMS)和運輸管理系統(TMS)驅動零售物流的全過程。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犯了許多錯誤,花費了約30年的時間才得到今天頗為優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中國,人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僅經過十幾年,便經歷了從幾乎沒有IT,到IT充分整合的零售物流階段。但同時,現代物流發展快速的企業與發展較慢企業之間的差距也因此變得更大。依我所見,成本和效率這兩個階段的內容,中國的零售企業或多或少都已掌握,差距開始體現在物流質量上。不同企業物流質量上的差距,最終體現為供應鏈整體性能的高與低。例如,訂單滿足率在80%~90%的供應鏈,從歐洲零售企業的視角來看是無法被接受的。這反映出供應鏈上的某些參與者必定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歐洲零售行業訂單滿足率的標準在98.5%~99%。
在物流運營中,另一個明顯的區別是規范和標準的使用。這里的規范和標準,并不是指國家的規定,而是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之間的針對性約定。此類約定,有助于改善供應鏈中的日常工作和運營性能。這些針對性約定,始于一些小的課題,如標準化的托盤高度、托盤上商品的邊距余量等。終于一些非常大的合作項目,如參與方遵循GS1的EANCOM標準進行電子數據交互。正如一位智者所言:“我喜歡標準,它最小化日常工作中需要付出的時間,讓人們有更清醒的頭腦去面對挑戰。”我相信,借助中國ECR委員會、CCFA等促進零供合作的組織,這一問題能夠在接下來的5年內得到妥善解決。
我意識到的最后一個中歐零售物流之間的區別在于,供應鏈上關于合作這一問題的思維方式不同。在最近20年間,有關供應鏈合作的意愿在歐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據我估計,現在大部分歐洲零售及其相關行業的物流和供應鏈經理,已經認識到精益供應鏈的重要性,并聚焦供應鏈末端(零售門店和消費者)的需求。供應鏈思維方式,在中國零售行業內(個例除外),仍然有待進一步深化。依我的經驗來看,過去的思維方式,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孤島思維”。企業中的每個人都在試圖優化與自身相關的流程,無論這些流程是否可能對供應鏈或其他關聯企業造成影響。思維方式的變化,也是在零售供應鏈發展過程中最復雜且最耗時的部分。在歐洲,這一變化耗費了整整一代經理人的時間,在很長時間后,人們才意識到,行業范圍內的標準化對規范供應鏈管理會起到關鍵作用。
2008年,我結識了本書的作者唐海濱先生,并有幸在他的職業旅程中相伴左右。唐海濱先生擁有技術和工程專業背景,他的職業發展經歷了如下階段:負責多家企業零售配送中心的設計和實施;負責多家企業物流流程的設計;從事倉庫管理系統(WMS)的IT需求規劃(招投標和技術規格);在多家不同的零售企業之間,負責物流KPI評估體系的搭建;致力于零售供應鏈的改進。
我深信,通過獲取上述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唐海濱先生已經成為中國零售物流領域的專家之一。
我之所以如此認可唐海濱先生,不僅因為他在一些重要企業中完成的工作,以及他在中國ECR委員會、CCFA等行業組織中付出的努力,也因為他創作的這本書。這本書對現代零售物流理論加以提煉和總結,并為供應鏈中的合作提供了一套實用的工具箱。
我相信,這一先進的工具箱,將幫助物流或供應鏈經理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供應鏈轉型過程中,找到所面對的諸多問題的答案。
迪特爾·多瑙博士
(歐洲知名供應鏈專家、中國多家零售企業資深顧問)
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