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刑部尚書呂震的話一下就點醒了周圍的朝臣,紛紛向朱棣請奏。
朱棣黑著臉看著下面的朝臣,這明顯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簡單的解決,那衛所的問題還是存在,坐在高座上一言不發,等著方平的后續發力。
朝堂上一片的呼應聲惹得方平不快,老子做了那么多,你們就打算這么解決,還不是換湯不換藥,衛所的根本一點都沒改變。
“呂大人是打算這次就這么處理了嗎?”
方平直接對呂震開炮,要準備堵住這些人的嘴。
“方大人,衛所糜爛如此必須整飭,這也是滿朝文武的期望。”
話是這么說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只要事情就這么解決了,制度不改變,過了這一陣子以后還是有油水可以撈的,一起都怒目的看向了方平。
“呂大人既然如此為朝廷著想,我建議以后衛所再出現這等事情呂大人自己去解決怎么樣?”
方平直接把難題給了呂震,本來呂震就是想快點結束此事,現在方平把難題丟給了自己,自己也不能保證這段時間過去了,日后這衛所會發展成什么樣子,一時間被方平的一口氣堵在了胸口郁悶的很。
“方大人,這是朝臣分內的事,整飭也是應該的,怎么就成了本官一人之事?”
“呂大人這整飭了以后能確保以后不會再出現嗎?”
呂震被方平堵的胸口難平,呼著大氣。
朱棣在這時候也補了一刀:“方平說的有道理,誰能保證以后不會再出這樣的事?”
大殿上靜悄悄的,這燙手的山芋不是誰都敢接的,即使是靖難的那些功勛也清楚,這里面牽扯的利益太大了,做不好就是得罪人的事。
“哪位大人敢打包票,那么這事就這么處理吧。”
方平擲地有聲的說著,只有幾個言官以祖制不可破,想挽回一些顏面,卻還是又被方平的話給堵了回去。
這些人目光短淺,怎么能說過方平這油膩的舌唇。
“方平你說說有什么辦法?”
這燙手的山芋沒人敢接,朱棣也不想多糾纏下去,直接問方平。
“陛下,要想以后不再反復,那么就要從根源上處理好衛所的問題,主要是軍士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如果有保障衛所還是能繼續下去的。”
“那么方大人可有什么良方嗎?”
呂震不服氣的追問方平,自己倒要看看方平有什么好的辦法。
“很簡單,提高衛所的待遇,另外設置錦衣衛聯絡點,讓普通軍士在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有個申訴的地方。”
大殿上很多人都有點迷糊,這算什么,不是還有督查院嗎?為什么還要多搞一個錦衣衛聯絡點,不是多此一舉嗎?
只有少數的幾個人恍然大悟,原來方平只是借衛所的問題要把錦衣衛放到地方上去,原來錦衣衛的一切活動都是在暗處進行,現在要明面化,讓人心里膽寒。
“方大人,各個布政司有專門的右督御史,再搞個錦衣衛聯絡點不是多此一舉嗎?”
呂震繼續追問,這明顯是搶了督查院的飯碗。
“敢問呂大人,衛所如此可有右都御史上報過?”
呂震心里一陣,這是指桑罵槐了,直接說各個布政司的右都御史尸位素餐就好了,還這么的拐彎抹角。
見呂震不說話,方平繼續說道:“督查院監察天下百官,怎么連衛所糜爛都看不見,我到想問問各位大人,這里面有什么蹊蹺?”
大殿上繼續沉默,督查院的人也都怒目方平,若是惹的朱棣不高興,督查院都要倒霉,但還是沒人敢在這方面說上什么,牽扯太多了。
“錦衣衛是天子耳目,收集天下的消息,合理合法,怎么就不能收集衛所的消息了?”
方平這話說的明明白白,錦衣衛就是要繼續監視天下的一切動向,以前是暗地里監視,現在要直接明面上的監視。
“錦衣衛平日里橫行無忌,在民間的聲譽不是很好,方大人又怎么能保證錦衣衛能不擅用職權呢?”
“呂大人說的有道理,所以我在衛輝府開始了試點,取消了錦衣衛的一些特權,在沒有陛下特令的情況下,不得進行逮捕審問,這段日子在衛輝府已經有了很好的效果。”
“這都是方大人的一面之詞怎么可以作數。”
“呂大人不信嗎?那好,我還有證據。”
說完方平就拿出了錦衣衛收集到的地方官員違法亂紀的證據,一條條的擺在呂震面前。
呂震也被方平這一手嚇到了,沒想到方平還有這一手,要真這樣那方平的目的就有點可怕了,這是要讓錦衣衛代替督查院和地方府衙啊。
“方大人,這恐怕有越權之嫌吧。”
說者有意的看向了督查院希望督查院也來參和一下,督查院好不躲閃直接就跳出了幾人譴責方平越權。
“各位大人,錦衣衛聯絡點本來只處理衛所的事情,并沒有處理這些事情,但是百姓紛紛前來,所有才有了這些累積,不知道河南布政司和河南右都御史有什么要說的嗎?”
這下督查院和河南布政司都心驚膽戰的看著方平不敢說話,朱棣更是怒眼看著幾人。
“這事錦衣衛并未處理,而是報到朕這里來了,督查院督查天下百官就是這么督查的嗎?”
雷霆版的怒吼響徹了大殿,督查院剛才還指責方平越權,現在直接跪倒了一地。
“原來百姓說的官官相護就是這樣啊,立即處理此事,以后錦衣衛聯絡點也收集民間信息,督查院也要下到地方去督查。”
朱棣直接給這事定調了,滿朝文武都在想著這事的后果,以前錦衣衛是暗地里收集,大家都是睜只眼閉只眼當做沒看見,現在直接擺在明面上那么以后做什么事都有可能被錦衣衛知道。
最后還有不死心的繼續彈劾方平擅自設置軍工廠,要求重處方平。
“軍工廠一事,方平早已上報備案,工部那邊已留案底了。”
朱棣的話給了這些人當頭一棒,這明顯是被坑了,這么重大的事工部尚書宋禮都不說一下,現在自己就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事情沒法再翻案,只好罷手。
但是工部尚書黃福這時候又開始了作妖。
“陛下,工部管理天下土木,水利,機械制造,這河南軍工廠是不是該歸工部管?”
朝堂上本來就一片頹廢的景象,一下子就被宋禮從新點燃了激情。
這么一大塊肥羊工部想獨吞可不行,方平也不想就讓工部一家獨大。
“陛下,臣想讓河南兵工廠歸兵仗局。”
“方平,工部管理合情合理,為何要歸兵仗局。”
“在下這次去了衛所發現衛所的部分兵器已經破敗不堪,這才在河南設置兵工廠,一來解決衛所軍戶一事,二來就是想和工部展開競爭。”
“胡鬧,這等做法途添錢財,所廢也不少,交給工部同意管理才是正道。”
“黃大人,那你可知工部這些年為什么沒有進步嗎?還是做著老本行?”
“我怎么知道,是底下的人懶惰,我回去就去教訓這些人。”
“非也,是他們缺少競爭,有競爭才有進步,以后雙方都生產軍工,由兵部驗收以后開始制作,比的就是誰的更好,這樣大明才能有更好的軍備。”
“你這是胡扯。”
朱棣也知道現在不是說這事的時候,直接打斷了兩人的辯論。
“河南軍工廠就交給兵仗局,以后雙方出樣品由兵部檢驗,哪一邊的好給哪一邊的訂單。”
這事連朱棣都說話了,黃福也只好認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只是開頭,以后工部的很多問題都會被無限擴大,直到工部改革。
散朝后,朱棣心情大好,在書房接見了心腹幾人。
“姚師,今日的事你怎么看?”
“陛下,臣也不太清楚這事的后續,還是讓方大人說說吧。”
姚廣孝知道這是方平在前,朱棣在后導演的一出戲,自己如果貿然的去指點可能會適得其反,惹得朱棣不快,還是直接交給方平吧。
方平也不掩飾什么,直接說就說明了今天的目的,屋里的眾人這才冷汗直流的看著方平。
錦衣衛明面化直接就讓朱棣對于各地的控制再度加強幾分,這還是皇權特許,其他的部門很難管理,接下來方平也要讓督查院下放到地方就再次讓眾人恐懼,一個不夠還來兩個。
用方平的話來說就是自下而上的監督,百姓申訴不僅可以通過地方府衙還可以通過督查院,實在不行還有錦衣衛,一連串的動作讓智謀高深的姚廣孝都謂之贊嘆。
實際上方平也就只是借用了后世的信訪功能而已,主要還是大明的百姓很多都不識字,只能讓錦衣衛充當這個位置,一方面可以改變百姓對于錦衣衛的看法,二來也讓地方府衙,督查院和錦衣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衡的關系。
地方府衙處理地方事務,督查院監督地方官員,當然也有錦衣衛,而錦衣衛只要收到消息,查實以后又可以給朱棣打小報告,只要三方哪一方的信息不一致,這地方可能就有問題,這樣就可以懲治一些為非作歹的人了,還大明以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