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導讀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誕生170多年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也在曲折中走過了170多年的歲月,無論這個世界怎樣變換,被譽為馬克思主義“歌中之歌”的《宣言》卻始終閃爍著它真理的光輝。

一、《共產黨宣言》寫作的社會歷史背景

(一)《宣言》是19世紀初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

19世紀30、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洲主要國家已占據統治地位。產業革命在英國已經完成,在法國正在進行,在德國也已開始。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和工廠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日益暴露出來,導致經濟危機頻頻發生。經濟危機使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給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資產階級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不斷加緊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隨著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暴露,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也日益激烈,斗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斗爭的形式也已經從早期自發地反對個別企業主、破壞機器的斗爭,發展為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政治斗爭。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舉行兩次起義,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寧戰斗而死”的口號。英國工人發起了以實現普選權為中心內容的憲章運動,自1836年開始,持續了12年之久,吸引了成百萬工人和勞動群眾參加,充分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力量。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1844年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宣布反對私有制社會。這些斗爭雖然都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卻開辟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新紀元,顯示出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工人階級斗爭的經驗,為馬克思恩格斯進行理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材料,也使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成為可能;三大工人運動的失敗,從反面提出了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迫切要求。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首先要從組織上把各國分散的工人運動統一起來,其次要批判各種錯誤思潮,為統一的工人運動提供行動綱領。

(二)《宣言》是國際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

《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寫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2月,同年2月在倫敦出版。

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和工人運動的興起,工人組織也相繼出現。1840年,英國成立了憲章派全國協會,稱為憲章黨。這是近代第一個工人政黨。在德國也出現了最初的一些工人組織。1834年在巴黎成立了德國流亡者第一個秘密組織“被壓迫者同盟”,后來該同盟發生了分化,1836年由分裂出來的激進民主派創立了“正義者同盟”。1837年布朗基(法國早期工人運動活動家、革命家、空想社會主義者,主張依靠少數革命家的密謀活動來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少數人的專政,一步跳到共產主義)領導成立了“四季社”。1839年5月,“四季社”在巴黎發動起義失敗,“正義者同盟”因為參加這次起義而遭到嚴重打擊,處于癱瘓狀態,1840年在倫敦得到恢復,其后,“正義者同盟”在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相繼建立了支部,成為國際工人組織。

1844年之前,魏特林主義在“正義者同盟”活動中占據統治地位,1844年后,“正義者同盟”又受“真正的社會主義”(又稱“德國的社會主義”,19世紀40年代流行于德國知識分子中的一種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思潮)和蒲魯東(法國政論家、經濟學家、小資產階級思想家、無政府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反對一切政黨、國家和權威,反對工人進行政治斗爭,主張絕對自由)主義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視“正義者同盟”所具有的國際性工人組織的特點,于1846年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以此來聯系各國共產主義者。他們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用科學共產主義對“正義者同盟”進行改造。他們用了大量精力對工人運動中流行的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進行了批判,這種批判使許多工人組織日漸相信馬克思恩格斯觀點的正確性。1847年1月,“正義者同盟”領導成員邀請馬克思恩格斯加入同盟,對同盟進行改造。馬克思恩格斯接受邀請于1847年2月加入了同盟,同年6月,同盟在倫敦舉行了第一次代表大會,恩格斯出席了這次代表大會(馬克思因為缺少旅費未出席會議)。在恩格斯的指導下,大會制定了新的章程,將同盟的名稱更改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同時用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代替了同盟的“四海之內皆兄弟”舊口號,大會討論了恩格斯為同盟起草的第一個綱領草案——《共產主義信條草案》。代表大會后,恩格斯起草了第二個綱領稿本,即以問答形式寫成的《共產主義原理》。

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馬克思恩格斯參加了大會。大會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意見,對第一次代表大會擬定的章程做了一些原則性的修改,并再次討論了綱領問題,并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綱領的最后定稿。大會結束后,馬克思恩格斯就如何起草綱領交換了意見,并統一了認識,起草工作主要由馬克思承擔。馬克思在寫作過程中,曾把自己的寫作計劃告訴恩格斯,恩格斯在表示同意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馬克思還參考和采納了恩格斯兩個綱領稿本的一些觀點,《宣言》起草完后,恩格斯又提出了修改意見,可見,《宣言》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的思想和理論成果。

“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共產黨宣言》是共產黨的第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它的問世,為世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指南。

二、《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宣言》由序言、引言和正文三部分組成。

(一)《宣言》序言的主要內容及其啟示

《宣言》共有七篇序言,分別是: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1883年的德文版序言、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1892年的波蘭文版序言和1893年的意大利文版序言。其中,前兩篇是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后五篇是恩格斯單獨寫的。這些序言涉及《宣言》的形成、性質、基本思想、無產階級斗爭的新鮮經驗、對原有內容的補充或修正等。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宣言》是一個歷史文件,我們已沒有權利加以修改”。馬克思恩格斯這種對歷史負責任的嚴謹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也提示我們,學習“序言”對于我們全面、深入、科學地理解《宣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1872年到1893年間,馬克思、恩格斯先后為《宣言》幾種文字的版本寫了七篇序言,重讀這些序言,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有:

第一,序言充分體現了馬克思恩格斯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發揮的一般基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些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關于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問題所提出的意見(第四章)雖然在原則上今天還是正確的,但是就其實際運動來說今天畢竟已經過時”[79]。這些話語里包含著這樣的思想:即《宣言》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是正確的,但個別的結論、對某些問題的分析和看法不是不可更改的教條。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在新的實踐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是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

第二,序言闡明了《宣言》的性質和任務。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指出,《宣言》是共產黨的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是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明確指出:“《共產黨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惫伯a黨人不但要消滅資產階級生產資料私有制,而且要消滅一切生產資料私有制。只有如此,才能杜絕產生剝削和壓迫的根源。

第三,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中始終貫徹的基本思想,即: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斗爭的歷史;而這個斗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個基本思想完全是屬于馬克思一個人的?!盵80]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宣言》的基本思想,又可以感受到恩格斯的博大胸襟和高尚品格。

第四,序言在對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對《宣言》提出了重要的修改和補充。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81]即無產階級要想奪取革命的徹底勝利,就必須通過暴力革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這是對《宣言》中基本原理的重大發展。

第五,序言提出了落后國家的無產階級可以取得革命勝利以及勝利的條件問題。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么現今的俄國土地公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盵82]顯然,馬克思恩格斯修正了“社會主義革命只能在發達國家取得勝利”的觀點,列寧在領導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發展了這一思想。雖然這一思想不能成為落后國家率先革命的根據,但也不能把馬克思曾經認為經濟文化發達國家會首先發生革命作為反對經濟文化落后國家進行革命的理由。

序言還論述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關系的原理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策略思想等。

(二)《宣言》正文部分的主要內容

引言部分共有6個自然段,介紹了寫作《宣言》的原因、目的和任務。

《宣言》的正文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資產者和無產者。這部分的關鍵詞是“階級”。

在這部分中,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理論和階級斗爭學說,分析和闡述了資本主義社會兩大基本階級產生、發展和斗爭的過程,進而揭示了資產階級必然滅亡和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

這一部分包括54個自然段,講了三個問題,得出一個結論。

第一,(前5個自然段)“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盵83]說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以及階級斗爭的規律和結局。

第二,(第6到第28自然段)闡述了資產階級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過程,揭示了資產階級必然滅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第三,(第29到54自然段)闡述了無產階級發展壯大的過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利益的對抗性,以及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資本主義的掘墓人,共產主義的創造者。結論: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第二部分:無產者和共產黨人。這部分的關鍵詞是“政黨”。

在這部分中,馬克思恩格斯主要闡明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指導思想和基本綱領,并對當時惡毒攻擊共產黨人的謬論進行了無情的批判,闡明了共產黨的一些基本觀點和革命道路。

這一部分包括86個自然段,講了三個問題。

第一,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基本綱領。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是代表無產階級整體利益,而不是代表某個宗派利益的組織。共產黨不同于工人黨的特點是:共產黨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在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具有徹底革命精神,是最堅決、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在理論上,它以科學社會主義作指導,能夠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判斷革命形勢,了解周圍事變的內在聯系,預察事變的進程和結果。因此,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共產黨的基本綱領:最近目的是使無產階級形成統治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掌握政權。最終目的是徹底消滅私有制,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差別,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革命的特征,就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私有制,徹底消滅剝削制度。

第二,批判了反動派誣蔑和攻擊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的各種謬論。主要涉及要不要消滅私有制、要不要消滅私有觀念、要不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等問題。

第三,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思想,即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缎浴分赋觯骸肮と烁锩牡谝徊骄褪鞘篃o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盵84]這是馬克思恩格斯最早表達的無產階級專政思想,它包含著無產階級專政就是無產階級民主的偉大思想,說明無產階級專政是新型專政和新型民主的統一體;《宣言》指出:“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绷袑幷J為,這是給國家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定義;《宣言》指出:“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盵85]馬克思恩格斯在此闡述了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以及建立公有制后,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等思想。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無產階級完成歷史使命的三大步驟:奪取政權——對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發展社會生產力,奠定共產主義得以實現的基礎。

第四,分析了階級消滅和國家消亡的條件以及長期性問題。指出未來理想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86]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

第三部分,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這部分的關鍵詞是“主義”。

在這部分中,馬克思恩格斯主要分析和批判了各種假社會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

這一部分共有56個自然段,分析了三類社會主義流派。

第一類,(第1到34自然段)反動的社會主義。這一類社會主義包括封建的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和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其主要特點是違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妄圖復辟和維護封建制度的社會主義流派。

第二類,(第35到42自然段)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反映了資產階級中的一些人企圖在社會主義幌子下,用改良來緩和階級矛盾,以保障資產階級社會的生存。這一類社會主義,是在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產生的。

第三類,(第43到56自然段)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主要指19世紀初三大空想家的社會主義。這類社會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這類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

第四部分,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這部分的關鍵詞是“策略”。

在這部分中,馬克思恩格斯主要闡述了共產黨的策略原則。

這一部分共有11個自然段,講了四個問題。

第一,關于黨的政治斗爭策略的基本原理?!缎浴分赋觯骸肮伯a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87]列寧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政治斗爭策略的“一個基本原理”。共產黨人在為遠大理想奮斗的同時,必須積極參加一切有利于無產階級眼前利益的運動,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共產黨人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

第二,闡述了要堅持不斷革命和革命轉變論的思想?!缎浴芬缘聡Y產階級革命為例,指出: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以便德國工人能夠立刻利用資產階級統治所必然帶來的社會的和政治的條件作為反對資產階級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國的反動階級之后立即開始反對資產階級本身的斗爭”“德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只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直接序幕”[88]。因此,無產階級政黨不僅要積極參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且要努力促成其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

第三,《宣言》概括了黨的策略原則: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在運動中要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無產階級政黨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的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聯合。

第四,對《宣言》進行總結。闡明了共產黨的最終目的和怎樣實現這一目的。最后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國際主義思想。

(三)《宣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宣言》關于人類社會結構及社會運動規律的思想。正如《共產黨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的:“貫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個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痹?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又進一步指出,“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即“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

第二,《宣言》關于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的思想。《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用正在形成的唯物史觀,深刻剖析和探索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規律及其前景的杰作。《宣言》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边@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兩個必然”的原理。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更明確地指出:“《共產黨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這一結論也促成了資產階級在其發展的不同階段不斷改革和完善其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緩和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推動了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

第三,《宣言》關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的思想。資本主義社會兩大階級的斗爭,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的表現;無產階級只有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自己的階級統治,才能獲得整個階級的徹底解放。但是對于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壓迫的形式,恩格斯在1895年做了這樣的反思:“歷史表明我們也曾經錯了,我們當時所持的觀點只是一個幻想?!话怂陌四甑亩窢幏椒ǎㄗⅲ褐浮缎浴分姓f的暴力革命),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經陳舊了……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的程度……在一八四八年要以一次簡單的突襲來達到社會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倍鞲袼箤τ陔S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進步,無產階級選擇走議會民主道路做了充分肯定和贊賞,指出:“資產階級和政府害怕工人政黨的合法活動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動,害怕選舉成就更甚于害怕起義成就。”[89]

第四,《宣言》關于共產主義基本特征的原理?!缎浴逢U述的共產主義原理體現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核心首先是關于消滅私有制的思想?!缎浴分赋觯骸肮伯a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因為,現代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之上、建立在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剝削之上的產品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備的表現。廢除資產階級的私有制,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進而解放全人類的基礎條件。《宣言》以最鮮明的語言向世人宣告:“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薄缎浴愤€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是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的發展程度怎樣?!?

第五,《宣言》關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的思想。《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薄叭说淖杂啥姘l展”這一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區別于其他任何主義和思潮的本質所在,是無產階級前赴后繼為之奮斗的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三、《共產黨宣言》的歷史與現實意義、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宣言》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1.《宣言》的歷史意義

第一,《宣言》明確指出并科學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及其文明發展的矛盾、問題和前景,為變革資本主義、推動人類文明向更高階段發展指明了方向?!缎浴吩诳疾熨Y本主義發展進程中兩大階級——資產者和無產者從產生、發展到矛盾、斗爭的全過程,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這一斗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隨著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矛盾,由于資產階級在體制內無法解決生產的計劃性和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導致周期性經濟危機頻繁爆發,使得無產階級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導致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野蠻統治的階級斗爭不斷升級,暴力革命成為自由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的主要手段。馬克思恩格斯由此得出資本主義必然發展到社會主義的科學結論。170多年來,這一結論的科學性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得到了相應的檢驗。

第二,《宣言》為人數最多的受壓迫階級的解放指明了道路、提供了科學理論武裝?!缎浴肥邱R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19世紀30、40年代,資本主義在西歐有了較大發展,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和斗爭也日益激化,英國、法國、德國先后爆發了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壓迫的工人運動,提出了“不共和,毋寧死”的思想,表明無產階級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但是工人運動因為缺乏科學理論作指導,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馬克思恩格斯加入具有國際性的工人團體“正義者同盟”,將該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并為之起草了《共產黨宣言》,闡述了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實現歷史使命的根本途徑——暴力推翻現存政權,建立工人群眾當家做主的無產階級政權,進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社會打下堅實基礎。正是由于《宣言》的問世,國際工人運動走上了有組織領導、有科學理論指導的正確道路。

2.《宣言》的時代價值

第一,《宣言》關于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的論述對我們今天理解經濟全球化具有指導意義。《宣言》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變化和發展進程的考察,具有寬廣的歷史視野、世界視野和發展視野。這為我們今天探求全球化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理論參考和方法論指導。

第二,《宣言》關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論述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重視“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依據?!缎浴返暮诵乃枷耄础缎浴返诙伦詈笠欢危骸按婺谴嬖谥A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90]這一著名論斷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遵循,也是我們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崇高價值。

第三,《宣言》對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論述是我們進行加強執政黨建設的理論指南。《宣言》對共產黨的性質、宗旨、任務、綱領和實現綱領的途徑分析等,是我們今天加強執政黨自身建設,從嚴管黨治黨的理論基石。

(二)《宣言》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1.《宣言》的理論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缎浴肥堑谝淮稳骊U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宣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立場,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崇高理想,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綱領,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國際主義精神。在此,習總書記從“一個全面闡述、六個深刻闡述”的角度,明確指出學習《宣言》的理論意義,同時為我們在新時代通過深入學習《宣言》,深刻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發展的意義提供了理論指導。

習總書記指出:《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充滿斗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源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缎浴肥且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從中汲取思想營養。

2.《宣言》的實踐意義

到2018年2月,《宣言》發表整整170周年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進行了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把《共產黨宣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運用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去,不斷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習總書記指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學好用好《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原原本本學,熟讀精思,學深悟透,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

(三)學習和研究《宣言》需特別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一,馬克思恩格斯對待《宣言》的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也是我們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問題上應該持有的態度。這一態度的基本點是:《宣言》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是正確的,因此,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隨著時代的發展,《宣言》中的個別觀點已經過時了,因而必須隨時隨地從現有社會歷史條件出發,對《宣言》中闡述的個別觀點加以修正。

第二,過去我們在學習《宣言》時,更多地強調了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而對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的揭示,以及資產階級對推動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的歷史作用重視不夠。資本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沒有這樣的階段,社會主義文明就無由出現。

第三,在《宣言》第一章結尾處,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一個著名結論——“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與此相關,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

一是,怎樣理解這一結論的科學性?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兩大基本階級各自的形成、發展的過程以及相互對立的關系后得出的上述結論。這一結論的科學與否,決不能用資產階級當時或現在是否滅亡來檢驗,而應該從規律的層面看,它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總的趨勢。資本主義從誕生至今,經歷了自由競爭、一般壟斷、國家壟斷、國際壟斷這樣幾個發展階段,應該說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進步程度與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景象相比,有著天壤之別。恩格斯在1845年所著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揭露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罪惡和一幅幅慘狀。1892年,這本書再版時,恩格斯為該書作序指出:他在這本書里描寫的是“資本主義剝削的青年時期”“較早階段”或“早期階段”,英國“已經度過了”這個時期,而其他國家,如美國等“則剛剛踏進這個時期”。恩格斯著重指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規律之一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愈發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征的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手段。”[91]恩格斯認為,資本家階級認識到,哄騙和欺詐手段已不合算,為了節約時間和勞動,資本主義商業道德必然發展到一定水平,資本家對待工人的關系也有了改善。恩格斯經過幾十年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考察,得出資本主義比早前文明進步的結論,應該給我們以啟發。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其中的含義之一是,雖然資產階級的剝削本質、無產階級受剝削的地位都沒有實質性改變,但資產階級確實改變了,資本主義社會朝著文明進步的方向大踏步地發展。如果沒有這樣的改變,資產階級的滅亡恐怕就不僅僅是一種趨勢,而會隨時變成現實。《宣言》的上述結論的意義就在于,它在資本主義尚未充分發展的情況下就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發展到社會主義的歷史趨勢。

二是,學界普遍將《宣言》中的“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一論斷,解讀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我們認為這兩段話之間有聯系,但不能在兩者之間劃等號。仔細分析和斟酌上述兩段話,我們認為,首先是字面意思不同,含義也就不同。“資產階級”不等于“資本主義”,“無產階級”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兩大對立的集團,前者占有生產資料剝削后者的勞動,后者一無所有,靠受前者的剝削為生。這樣對立的階級關系和社會關系遲早要被打破。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前者相對于封建主義而言,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但由于它建基于資本家私人占有制基礎上,因而其顯著特點是歷史進步性和歷史局限性同在。其歷史進步性的一面構成社會主義文明的基礎,歷史局限性的一面被社會主義文明所克服和替代,社會便由資本主義文明前進到了社會主義文明階段。由此看見,籠統地講“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是不恰當的。我們對待資本主義的科學態度,不應該是盼望其滅亡,而應該是,對內,在揚棄資本主義文明的過程中創造更輝煌的社會主義文明;對外,靠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明來引導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之趨向于社會主義。其次,將“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等同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不符合《宣言》的基本精神和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了越來越社會化的生產力與相對狹窄的資產階級占有制之間的矛盾及其性質后,得出資產階級私人占有制必然滅亡,也就是資產階級必然滅亡的結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唯有無產階級是與社會化生產緊密結合的階級,社會化生產不斷發展的歷史趨勢,要求無產階級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即無產階級擺脫無產狀況,是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求。可見,《宣言》得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結論,是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不可調和這一客觀歷史事實,突出的是規律不可抗拒,而不是出于階級義憤。

第四,《宣言》發表后,尤其是馬克思去世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變化,恩格斯晚年對《宣言》發表前后他和馬克思的思想進行了反思,尤其是對暴力革命和議會道路進行了比較和反思。但恩格斯依然強調,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還是走議會民主道路奪取政權,取決于統治階級的統治方式,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一般規律,尤其是在缺乏議會民主傳統的國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来安县| 香港| 娄底市| 安吉县| 乌鲁木齐县| 德格县| 平谷区| 神农架林区| 沙田区| 肃宁县| 宾阳县| 迁西县| 双鸭山市| 陆川县| 饶平县| 八宿县| 台中县| 乐安县| 镇原县| 增城市| 临邑县| 绥化市| 河曲县| 巩留县| 龙川县| 阳西县| 凌海市| 西吉县| 定陶县| 句容市| 义乌市| 错那县| 辽阳市| 辽源市| 盐津县| 大安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丰都县| 公安县|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