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話中國文學(青春版)
- 魏雁 馬群濤
- 542字
- 2021-12-31 14:00:05
我所認識的秣馬南山
/鄧康延 /
民國老課本有一課:“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著花。”這只看花不吃草的羊像是哲學家和藝術家。我看秣馬南山就是這樣的羊。
他們中一個筆名叫嚒嚒,一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堅持使用原名馬群濤,兩個人又都有隱居終南山的至深情結,所以起了個聯合筆名叫“秣馬南山”。兩只只看花不吃草的羊,在終南山上放馬,這畫面想起來,還是蠻有趣!
秣馬南山都是四十好幾的人了,人生的路走得遠了,就愿意去探索生命的終極意義。其實這些意義無數的古人都曾探索過,于是他們就去品讀古人,找到切點進入古人的思維通道,了解他們在面對生命變幻時進行的思索。他們漫步在時光壯闊的岸上,尋覓歷史大河的細浪,挑揀故事寫歷史,具象歷史用故事;故事里有春秋人物,寫故事的人也自得春秋。
大凡成事者,有驍勇直取,亦有劍走偏鋒,可源頭的初念多是相同的。正是因了秣馬南山的率真淳樸、勤力求索,《漫話中國文學 青春版》才能如此青春飛揚,若無青春的秣馬,焉有言語無韁的歡喜和思想無疆的狂放;若無南山的高遠,怎染故園的風雨,人文的春秋?人和書、人和事,其實從來都是相得益彰的。
文學之路走了這么遠,終結起來看,正是人人都有盛衰,事事都存成敗。身外之衣,文外之象,最終裹著的還是一個心志。端看誰能,河山高遠,踏踏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