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風縣志(1991—2010)
- 扶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2755字
- 2021-12-29 16:59:24
第三章 公用事業
第一節 天然氣供應
扶風縣在2000年之前沒有天然氣供應。縣城新區建設啟動之后,2001年,完成扶風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天然氣供應地下管網建設方案,天然氣供應工作由此起步。
天然氣氣化工程由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為4600萬元。2007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投資1000萬元完成25千米天然氣輸氣主管道鋪設任務;二期工程計劃投資2000萬元,于2012年末完成縣城區用戶安裝任務。2008年末該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800萬元,完成25千米主管線鋪設任務和14千米縣城區中壓管線鋪設任務??h人民醫院、通訊電纜廠、縣財政局住宅小區、金馬花園、百合花園住宅小區1100余戶居民安裝完成投入使用。2010年末,縣城區天然氣管道鋪設18.6千米,分戶管道鋪設16千米,天然氣用戶達5000余戶。
扶風縣2008~2010年天然氣供應統計表
第二節 集中供熱
2008年之前,扶風縣沒有集中供熱設施。在縣城新區建設中,2009年,扶風縣方始著手建設縣城新區集中供熱工程。當年5月,縣建設局與法門寺紙業有限公司簽訂縣城新區集中供熱協議,啟動實施縣城新區集中供熱工程。該工程涉及區域面積約7.3平方千米,供熱總面積預計可達18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1個熱交換首站、18個熱力站,計劃一期工程投資2000萬元。2009年末,完成4700米主管道鋪設,熱力交換站進入施工中。2010年,集中供熱工程建成一期熱力交換首站1座,建成和在建二級站8座,架設熱電廠通往首站近2000米的主蒸汽管網,鋪設縣城新區一縱三橫的熱力主管網4482米、支線管網1650米,形成縣城新區120萬平方米的供熱框架。年末,百合花園、福興苑、勝利人家、財政局、財政局家屬區、婦幼保健院、祥云等單位和住宅小區已實施集中供暖。
第三節 城鎮排水
1991年,縣城建部門對于城鎮排水進行統一規劃,排水工程日趨緊跟城市建設步伐,以管道排水為主體的城鎮排水系統逐步形成網絡化。1991年,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在縣城部分路段及杏林鎮、絳帳火車站、召公鎮主街道實施排水管道工程;1992年,完成縣城扶中至農行173.5米、北街路南段、東關348米混凝土管道排水工程及改建工程;1993年,完成絳帳北環路1560米的排水工程,完成縣城北街路北段120米、勝利路南段166米排水工程,維修縣城、絳帳、法門三鎮排水17處;1995年,完成絳帳車站、城關鎮排水管道清淤工作,完成城關鎮扶絳公路園藝站至湋水橋段250米長的排水工程,完成縣城北街路段210米排水配套工程,完成西關305米道路的排水工程;1998年,維修疏通縣城、絳帳、法門三鎮排水管道400多米;1999年,完成縣城西關1200多米油化道路兩邊的明溝排水工程,完成新扶中至縣土地局門前1000米砼管道排水工程,維修疏通排水管道2000多米,鏟除垃圾760多噸;同年,縣城新區建設啟動,新區排水工程和其他建設工程同步進行。
2001年,縣城新區開挖4686米的排水管溝,鋪設3854米排水管道;此后3年,建成新區全部排水管道網絡,實現排水管道全覆蓋。2003年,全縣各建置鎮普遍對鎮區道路排水進行整修,完成投資100多萬元。2004年7月14日,縣境內突降大雨及特大暴雨,縣城老區基礎設施破壞嚴重,直接損失巨大,包括排水管、排水溝被沖毀。在抗災自救中,修復和重建排水管道3.2千米。
2007~2010年,縣城老區及各建置鎮建設和重修排水管網全長24.28千米,總投資3300萬元,完成投資3215萬元。主要有:
縣城老區美陽路、文藝路道路排水工程:全長2.95千米,總投資120萬元,于2007年5月開工建設,2007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
縣城老區八一路道路排水工程:全長2.7千米,總投資40萬元,于2007年7月開工建設,2007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
縣城老區河濱路道路排水工程:全長2.66千米,總投資98萬元,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2008年2月竣工投入使用。
縣城老區北街路排水工程:全長1.4千米,總投資50萬元,于2008年4月開工建設,2008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
絳帳工業基地3號路排水工程:全長5.71千米,總投資1304萬元,于2007年9月開工建設,2010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
絳帳鎮北環路排水工程:全長4.4千米,總投資503萬元,于2009年8月開工建設,2010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
縣城新區環城東路南段、環城南路東段道路排水工程:全長1.8千米,總投資500萬元,于2010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
縣城新區東二路、環城東路北段道路排水工程:全長1.5千米,總投資200萬元,于2010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
絳帳工業園區南一路排水工程:全長1.16千米,總投資485萬元,2010年5月開工建設,年末完成道路及排水管網鋪設1000米,完成投資400萬元。
第四節 環衛清潔
扶風縣的城鎮衛生清潔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是依靠縣愛國衛生委員會組織衛生活動而開展。街道衛生是通過與城區機關單位、營業門店簽訂衛生合同,實行門前衛生“三包”來實現。逢年過節或遇重大活動期間,亦是由縣委、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如縣衛生局、縣愛衛會、鄉鎮政府、縣委宣傳部、教育部門、文化部門等,通知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統一集中突擊進行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因而城鎮清潔衛生很難治理,城鎮衛生面貌較差。1992年,縣政府決定成立扶風縣城鎮建設管理站,統一管理縣城市容衛生工作,由城關鎮管理;1996年4月,縣城鎮建設管理站改為隸屬于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為二級事業單位;2007年3月,縣綜合管理執法局成立,縣城鎮建設管理站又改為隸屬于縣綜合管理執法局,并更名為扶風縣環衛站,亦為二級事業單位;2009年10月,縣綜合管理執法局撤銷,縣環衛站隸屬于縣住房與城鄉建設局。由于有常設市容衛生管理機構,扶風縣城鎮衛生面貌大為改觀。
縣城鎮建設管理站初成立時僅有管理人員5人,有清潔工人8人,清掃衛生主要依靠人力,垃圾處理也主要是架子車和小型拖拉機。進入21世紀以來,縣環衛站陸續購置清掃、拉運垃圾機械,2005、2006年兩年購置吊斗擺臂式垃圾運輸車2輛,2008年又添置壓縮車1輛和灑水車1輛,2010年再次添置清掃車1輛,推進環衛機械化,減輕清潔工人的勞動強度。至2010年,縣環衛站有管理人員13人,清潔工人150人。
為加強縣城環境衛生管理,縣環衛站制訂嚴格的《環衛作業管理辦法》,對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集、垃圾拉運、環衛設備設施管理及衛生檢查評比等都制定嚴格標準,對環衛清潔工人的工作質量、時間、著裝也提出嚴格要求,確保縣城環境的清潔、優美。
第五節 公用事業管理
1991年之前,扶風縣公用事業管理所隸屬于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管轄。其擔負的主要工作任務有:負責縣城、建置鎮、城鎮公用工程(道路、橋梁、排水、公房、園林、路燈)的建設、維護、管理等工作。1991年7月3日,縣編制委員會發文稱,鑒于縣公用事業管理所原來承擔的部分業務劃轉有關單位,將原“扶風縣公用事業管理所”更名為“扶風縣房地產管理所”。1993年7月21日,縣編委再次發文稱:為強化公用事業管理,有利于爭取省市資金,加快縣域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將“扶風縣房地產管理所”更名為“扶風縣公用事業管理所”。2007年12月,縣編委發文通知:縣公用事業管理所的公用事業管理職能劃歸縣市政建設管理所,扶風縣公用事業管理所更名為“扶風縣房地產管理所”。2008年開始,縣公用事業管理由縣市政建設管理所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