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村鎮建設

第一節 規 劃

20世紀90年代后,扶風縣多次進行過鄉鎮建設規劃工作。第一次在1991年,縣城鄉建設環保局制訂5個建置鎮和10個鄉政府所在地中心集鎮的近期建設項目規劃,并制訂部分村莊因災情需整村搬遷的建設規劃。縣政府于1992年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規劃工作的規定》; 1993年,縣城建局完成段家鄉中心道路規劃設計和17個單位、村莊的規劃定點;1994年,縣建設局在全縣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具體抓好10個村的規劃建設,推動和加速全縣鄉村規劃建設。

1996年,縣建設環境保護局根據《扶風縣建設事業“九五”發展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第二次陸續開展各鄉鎮所在地集鎮的規劃設計工作。當年法門鎮的總體規劃工作全面開始;1997年,扶風縣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通知》和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規范全縣村鎮建設標準;1998年,法門鎮建設規劃正式實施。同年12月末,縣建設局完成絳帳鎮、杏林鎮、召公鎮、天度鎮的建設規劃編制工作;1999年,絳帳、杏林、召公、天度鎮建設規劃經縣政府批準實施。段家、南陽、午井、新店4鎮的建設規劃編制完成,年末,全縣10個建置鎮均已完成規劃編制任務;2001年,縣城建局委托上海同濟大學重新編制法門鎮旅游區建設規劃,當年建設規劃編制完成。

2004年,按照寶雞市“一線兩帶”城鎮群經濟景觀規劃構想,扶風縣進一步完善村鎮建設規劃編制,縣城建局對部分鄉鎮進行第三次建設規劃工作:按照法門鎮總體規劃要求,將鎮區分為旅游區和綜合區兩部分,明確法門鎮規劃建設應體現風俗民情,呼應景區,做到與景區功能互補,建筑風格統一協調,基礎設施系統配置,融游、娛、購、行、住、食為一體。12月10日法門鎮綜合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方案通過陜西省及寶雞市專家的評審;重新編制絳帳鎮總體規劃,委托寶雞市測繪院對絳帳鎮區8平方千米范圍內的地形進行測繪,委托陜西省城鄉規劃協會規劃設計中心編制完成絳帳鎮總體規劃。12月8日,總體規劃通過省市專家評審。2007年,扶風縣城建局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確定的城鎮帶群發展目標,科學編制重點鎮詳細規劃和鄉村規劃,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在完成法門、絳帳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的基礎上,分年份完成杏林、召公、上宋、段家、南陽、天度等鎮區規劃的編修工作,并加快全縣新農村村莊布點規劃編制工作步伐。縣城建局及有關鄉鎮于2009年完成29個重點村村莊建設規劃,2010年完成60個中心村的規劃編制工作。

第二節 鄉鎮建設

1991年4月,縣委、縣政府召開規模較大的全縣村鎮建設流動現場會,推動全縣村鎮建設,加強村鎮建設工作管理,解決村鎮建設在基層無人管理的問題。當年,投資10萬元,完成杏林鎮主街道490米混凝土路面硬化和排水工程;投資2.5萬元,完成召公鎮主街道370米排水工程;投資11.4萬元,完成絳帳車站東段長363米、寬8.5米的混凝土路面硬化及排水工程。

1992年,除絳帳鎮完成長2800米、寬8米的北環路沙石路基工程外;集資23萬元,更新改造城關、絳帳、法門3鎮供水管網4621米。

1993年,投資50萬元,完成絳帳北環路1560米的混凝土路面及排水工程;1994年,再次投資125萬元,完成北環路長3000米的路面硬化。

1995年,投資1.3萬元完成絳帳鎮車站北環路和法門鎮的城鎮綠化工程;投資4萬元完成絳帳車站、城關鎮排水管道清淤工作;投資4.8萬元完成城關鎮自來水東水西調工程,解決城區居民生活及生產用水難的問題;完成絳帳車站東閘口道路硬化工程。揉谷鄉自籌資金,將政府所在地長500米、寬11米的商業街路面改造為柏油路面。

1996年,法門鎮開始中華佛教文化城的籌建工作,在國家、省、市、縣有關領導,有關部門的參與下,舉行奠基儀式。法門鎮按照規劃開始新一輪的建設。法門鎮、揉谷鄉、新店鄉、午井鎮把改善學校教育環境作為小城鎮建設的重點。投資209萬元,占地23畝,建成面積為4559平方米的法門二中;投資520萬元,占地62畝,建成面積為10767平方米、可容納1800多名師生的揉谷中學;投資450萬元,建成容納1300多名師生的新店初中;投資300多萬元,建成校舍8200平方米,可容納師生900多名的午井二中,四所學校均在當年建成投用。

1997年,黃堆鄉政府投資10萬元興建的鄉敬老院竣工。1998年,召公鎮投資97萬元(其中群眾自籌42萬元)鋪筑的召光至大槐8.1千米柏油路全線竣工。這是全縣由鄉鎮直接組織、投資大、里程長、質量好的鎮辦道路;投資45萬元建設的1000平方米的商貿樓亦建成投入使用。1999年,召公鎮投資585.5萬元,建成西北地區較大的鐵門市場;投資50萬元,建成鎮政府826平方米的新宿辦樓,對舊樓及前后院進行改造;2000年,又投資13萬元,完成計生服務站和綜合服務樓的改造,并對500米的鎮主街道進行油路鋪筑。2001年,城關鎮完成政府住宅樓建設工程。

2002年,法門鎮被列入國家小城鎮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鎮和陜西省示范鎮;經寶雞市政府批準在絳帳鎮轄區設立寶雞高新技術開發區絳帳科技工業園,以發展化工、機械、食品、紡織等產業為主;2004年,縣建設局在規劃中將絳帳科技工業園定位于工業商貿型城鎮,規劃面積8平方千米,以滿足今后15年的建設用地;6月4日,省體改辦、農業廳、建設廳等11個廳局,在扶風縣召開絳帳鎮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討論會,進一步推動絳帳鎮的城鎮建設。

2005年5月15日,法門寺文化景區核心工程——合十舍利塔在法門鎮舉行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由此,法門鎮城鎮建設進入又一個新的階段;按照“一鎮二集三市場”的建設規劃,法門鎮重點實施黃堆、建和兩個集鎮建設,帶動莊白、齊村、均誼三個集貿市場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積極開發民俗村建設,并投資50萬元新建美陽民俗園。2007~2008年兩年之中,法門鎮根據法門寺景區建設的需要,征地2187畝,搬遷農戶489戶,遷墳384座,拆除建筑物11.7萬多平方米,保證景區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在鎮區建設中,占地200畝的法門中學建設項目竣工投入使用。投資1000萬元,容鎮政府和鎮屬企事業單位為一體占地56畝的鎮政府遷建項目已完成;投資1450萬元,貫通新鎮區主干路全長2.98千米的慈慧路建設項目,于2009年初完成,并完成該路及南環路的綠化亮化和人行道建設。僅2009年一年之中,法門鎮共爭取國家政策性補助22項,爭取資金達2525萬元;還爭取國家扶貧、安全飲水、沼氣等建設項目36項,爭取補助資金1863萬元,帶動全鎮各類基礎建設投資4533.6萬元,有力地推進鎮區建設和農村建設。

扶風縣1991~2010年鄉鎮建設投資統計表

扶風縣2010年集鎮公用設施建設情況統計表

表4-2-2

第三節 農村建設

1991年,扶風縣在農村建設中推廣水溝新村建設經驗,重點抓杏林鎮召宅村、上宋鄉曹衛村規劃建設的試點工作。1992年,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經過在全縣農村廣泛調查研究,完成農村優秀住宅實用建筑設計的評選、推薦工作,參加全省村鎮規劃、住宅設計評選,獲得陜西省二等獎。

1994年,扶風縣廣泛開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宣傳活動,縣建設環境保護局對各鄉鎮條件較好的村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并具體抓好10個村的規劃建設。

1995年,法門鎮對全鎮12條主干路32.7千米進行全面普修,礓石硬化道路2.5千米,同時,寨子、寶塔、美陽、齊村等村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全長4千米。城關鎮在1997年也加強村級公路的修建,新修砂石路4.5千米,整修鄉間道路11.8千米,整修村莊街道15條。召公鎮在1998~2000年的3年間,堅持鋪修村間道路,1998年完成8.7千米油路鋪筑,1999年又投資69.6萬元,鋪筑7條道路5.8千米,2000年再次投資68萬元,完成6.5千米村路的油化鋪設,3年間鋪設油路21千米,惠及16個村莊。

2000年,法門鎮鋪筑村間道路13千米,完成部分村組人畜飲水工程,還硬化美陽南西村街道1.2千米,在莊白村擴建村辦市場。

2002年,法門鎮完成黃堆村北堡組5條街道、2千米路面硬化工程;2004年,投資116萬元,改建齊村市場,改建門面房26間;同時對鎮區民俗村進行改造重建;全鎮鋪設村間柏油路5千米、砂石硬化道路20千米、硬化村莊街道15條、新打機井10眼,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同年,城關鎮堅持群眾集資,鼓勵投資,爭取項目資金完成南后峪村、萬楊村東村組道路硬化工程、南坡村人飲工程、小留村人飲工程、龍泉村便民橋工程、南臺村供水管道工程和道路整修工程;完成南后峪舒心家園試點任務,對莊基進行科學規劃和全面綠化,解決農村房屋建設標高不一、道路排水不暢、雜物亂堆放、公共設施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使全村達到環境整潔、設施配套、布局合理,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城關鎮還在全鎮開展“村村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步驟,與交通、電力、水利、林業部門緊密協調,解決道路、水電、綠化等問題,使北街、八岔、南宮、南臺、后溝、新店、徐家河等村一舉建成文明一條街,改變村莊面貌。2005年,城關鎮又總投資100萬元,在萬楊、黃甫、南宮、南臺、峪村等村新修、鋪筑柏油路16千米,硬化農村街道15條13千米,美化綠化街道8條,修建垃圾臺217座,改廁58戶,使100多戶村民使用上沼氣、500戶群眾用上自來水、532個農戶接入有線電視。

2006年,法門鎮所屬各村均制訂出新農村規劃并付諸實施,全年共硬化鄉村道路、街道60千米,完成道路綠化12條40千米、街道綠化50條15千米,累計栽植綠化樹木5萬株。城關鎮也在一年之內投資280萬元,硬化村級道路、街道13條,共40.6千米;投資120萬元,新打機井2眼,建水塔3座,鋪設自來水管道1.2千米,解決3945人的飲水困難。

2007年,扶風縣建設局完成60個重點村的規劃編制工作。城關鎮利用縣城新區開發的機遇,對城鄉接合部各村不再審批和栽劃莊基,集約使用土地,建設住宅小區,使村民變居民。南宮村西一、西莊組群眾住宅樓建設動工,其他村也在積極籌劃中;王家臺村統一圖紙、地平、模式,整體搬遷30戶,建成高標準的農民新村;南宮村和南臺村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示范村。法門鎮新修水泥路35千米,鋪筑砂石路15千米,整修街道10千米,新建飲水工程2處,建沼氣村5個,新通有線電視村3個,改建3個村活動陣地,新建綠色家園示范村6個。

2008年,縣委、縣政府以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推動全縣農村建設工作邁出新的步伐。召公鎮從五星級創建入手,重點抓好召公和召光兩個重點村建設,推動全鎮新農村建設。一年來,投資270多萬元硬化村級道路13.06千米,硬化村組街道15條11千米,綠化、美化4條路14條村組街道;推動召光、官道、呂宅、西張、作里等村的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修建西張村農民文化娛樂休閑廣場。年末,全鎮15個村實現4星級村1個、三星級村3個、兩星級9個、一星級村2個。法門鎮在新農村建設中狠抓美陽、寶塔兩村示范點建設,投資7000萬元,建設新居313戶,并實施水電路基礎配套工程,力爭建成陜西省新農村的示范村。

2009~2010年,扶風縣實施千村百鎮建設項目,全力推進農村建設。城關鎮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五星級”創建活動,實現五星級村1個、四星級村6個、三星級村19個、二星級村7個;南宮村繼2008年建成文明廣場之后,又建成老年人文化活動室,為全鎮在村級文化建設方面樹立典型;繼續實施村級道路建設,建成通村水泥路9條29千米、砂石路12條22千米,打通全長12千米涉及6個村的中環路。召公鎮在兩年中,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晉星創建活動,在吳家村、召公村、作里村、召光村、后董村共綠化精品路8條10千米,建成文明家園生態示范組6個;袁新村投資10多萬元,硬化街道3.2千米,并投資4.5萬元改造村部;巨良村投資50多萬元,實施舊村改造工程,疏通拓寬街道8條;官道村投資20萬元新建村部;召光村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全面完成。全鎮8個村晉星升等,四星級村由原來的1個增加到3個。法門鎮在兩年中,著力完善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水泥硬化道路20條,涉及11個村,共31.9千米,全鎮95%的通村道路全部實現水泥硬化,綠化村組道路8.9千米。建成寶塔、美陽兩村陜西省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并分別被評為“市級生態村”和“寶雞最美鄉村”;南佐、周家、趙家、云嶺村新農村示范村建設也已基本建成。全鎮新農村晉星創建五星村達到2個、四星村4個、三星村20個、二星村1個。

扶風縣1991~2010年各鄉鎮農村建房面積統計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宁海县| 柳州市| 临湘市| 手游| 尉氏县| 汤阴县| 驻马店市| 泰安市| 贵港市| 北票市| 都安| 咸阳市| 石嘴山市| 奉节县| 汉寿县| 手机| 桑植县| 皮山县| 定陶县| 土默特右旗| 耒阳市| 侯马市| 平陆县| 乌鲁木齐县| 项城市| 壶关县| 远安县| 永靖县| 永修县| 文昌市| 仁怀市| 惠水县| 黄陵县| 潞城市| 鄂托克旗| 和龙市| 光山县| 三门峡市| 巩义市|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