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尾張統一戰
在織田信安起兵的同時,信長的親弟弟織田信行與庶兄織田信廣也各自向信長舉起了叛旗。織田信廣在自己的領地向周邊城池發出動員令,準備集結兵力向清洲城進軍;織田信行從末森城出兵,強占了信長在篠木的直屬領地三個鄉,就連織田家中頭號猛將柴田勝家也跟隨了信行。
轉瞬之間,信長在尾張擁有的下四郡便有一半脫離了控制。同一時期,駿河的今川家也在準備從三河向尾張進軍。風雨飄搖之下,信長急忙舍棄巖倉城南撤,中途在正眼寺與織田信安軍遭遇,經過一場小戰打通了道路,成功返回到清洲城。

斯波與吉良、今川關系圖
接下來信長的舉動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信長聲稱仰慕名義主君斯波義銀的品格,決定把尾張國和清洲城交給義銀,自己退位隱居,住到清洲城北的櫓樓上去。這對斯波義銀而言不啻是天上掉下來個大元寶,盡管萬分意外,他還是興沖沖地搬進了清洲城的本丸。接著為慶賀斯波氏重掌尾張國,織田信長又聯絡三河的吉良義昭與義銀舉行一次聚會。
說到吉良氏,那才是真正的三河之主人。這個家族也是足利將軍家的同族,在室町幕府建立之前便擔任了足利家在三河的代理人。吉良氏在傳了一代之后才又分出今川家,所以,古諺有云:“公方無嗣吉良繼,吉良無嗣今川繼。”在足利一門內的序次,吉良還在今川之上。從本源上說,吉良的祖宗吉良長氏、吉良義繼是足利家第四代家主足利泰氏的兄弟,而斯波氏的家祖斯波家氏則是足利泰氏的兒子,這兩家都是足利一族的名門。但是到了戰國時代,盡管吉良氏還擔任著三河守護,但是三河的最后實力者卻是枝繁葉茂的本地豪族松平氏。而吉良的分家今川氏則領有駿河、遠江兩國,后又擴張至三河,在松平氏向今川降伏之后,吉良義昭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向今川義元表示臣從。
所以此時的吉良氏,充當的僅是以今川為首的足利一族在三河的代理人。為了讓遠在駿河的今川義元確信斯波氏已經重新掌管尾張,織田信長安排了斯波義銀與吉良義昭的這次會面。
弘治二年(1556)四五月間,織田信長奉著斯波義銀前往三河的上野原,與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吉良義昭相聚,兩方在相隔約一町五段(160米)的時候各自留下軍隊,自己僅帶親隨來到平野的中間,擺下座席,暢敘了同族家門之誼。但是在這場聚會上仍然發生了爭論,主要圍繞的是斯波家與吉良氏各自在足利一門的位次高低。最后吉良義昭搬出“公方無嗣吉良繼,吉良無嗣今川繼”這句老話,斯波義銀這才服輸,雙方最后訂立了互不侵攻的協議,各自返回領國。
擁立斯波義銀可以暫時壓服尾張眾多織田同族的不滿,與吉良訂立的協議化解了今川家進攻的危險,在局勢逐漸扭轉之后,信長也不再隱居,而是四處出擊,討伐尾張國內的反抗者。
弘治二年六月,守山城主織田信時由于家臣角田新五謀反而遭到攻擊,最后被迫自殺。其原因據說是角田不滿信時對家臣的賞罰不公,但也有說他是受了信長的指使。因為信時的同母兄便是正在作亂的織田信廣,后來信長又將流浪在外的叔父織田信次召回,重新任命他為守山城主。不久織田信廣遭到信長的攻擊,重新降伏在信長之下。
在此前后,原本屬于織田信行方的一些尾張領主也轉而投降到信長旗下,如信行的干將佐佐成政,甚至包括信行的家老佐久間大學允盛重。這些人投降后也把信行的種種密謀告訴了信長;另一方面,由于羽翼不斷被削弱,信行不得不狗急跳墻地放手一搏。
弘治二年(1556)八月二十四日,織田信行與柴田勝家、林秀貞、林美作等合兵1700人向清洲城一路進發,中途攻擊了由佐久間大學允盛重守備的名塚砦。隨后織田信長集結的700人出援,兩軍在名塚砦附近的稻生原遭遇。
織田信行的部隊此戰分成兩路,柴田勝家率領1000人作為先鋒向西、林秀貞兄弟率700人向北,從兩面對信長發起了進攻。在柴田勝家的猛撲之下,信長的先鋒、小豆坂七本槍之一的佐佐孫介最先戰死,緊跟著又有山田治郎右衛門戰死,柴田軍一直突入信長的本陣。此時信長身邊僅有親信40人,在猛將森三左衛門可成、織田造酒丞清正的率領下,這40人護著信長一起向名塚砦后退。到達名塚砦之后,又有一部分豪族前來與信長會合。信長便命令眾軍埋伏在名塚砦周圍,等到柴田勝家隊靠近,信長突然大吼一聲,如同晴天霹靂般讓柴田的士兵一愣,緊跟著信長便帶領伏兵一起突出,頓時便將柴田勝家擊潰,隨后信長又乘勢將林秀貞隊擊破,秀貞之弟林美作守通具戰死。這場決定信長、信行兄弟命運的稻生合戰最終以織田信長的勝利告終。
戰后,織田信行與林秀貞各自逃往末森城與那古野城死守,緊追過去的織田信長軍分兵包圍了兩城。此時信長的母親土田御前也隨信行一起待在末森城中。看到信行的窘境,土田御前派出兩個家臣村井長門和島田所之助前往信長的陣中,為信行向織田信長乞命。面對母親的要求,信長也只能應允。土田御前讓織田信行、柴田勝家等首犯穿上謝罪用的墨衣,自己親自押領著前去參見了信長。不久之后,信長又赦免了林秀貞。
但是大起大落之后,織田信行卻無法保有一顆平常心再留在信長旗下。不久他與上四郡的巖倉織田家以及美濃齋藤義龍聯絡,準備再度起兵打倒信長。
巖倉城的織田信安,在齋藤道三戰死時曾乘機打劫過信長,后來又與殺死道三的齋藤義龍結成了姻親關系——信安的嫡子織田信賢娶了齋藤義龍的女兒為妻。在義龍的支持下,巖倉織田家的自主性進一步加強。不過織田信安并不是一個安分理智的家主,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他卻突然想要廢掉長子信賢,改立幼子信家為繼承人。斗爭的最終結果,織田信賢在岳父齋藤義龍的協助下將親生父親放逐,提前登上了巖倉城主的寶座。此后,織田信賢一方面在上四郡與犬山城的織田信清相爭,另一方面又與齋藤義龍一起,暗地策動織田信行再向信長發難。
弘治三年(1557)十月,織田信行再度起事,又奪取了信長的篠木三個鄉,并準備待織田信賢的聯軍到來后再合兵與信長決戰。然而通過稻生一戰,柴田勝家已經認識到織田信長與信行兄弟兩人在能力與器量上的差距,這一回堅定不移地站在了信長一方,并迅速把信行的動向告知了信長。
十一月初,織田信行聽到了織田信長病重的傳聞,立刻派柴田勝家前去探問,帶回來的答復卻是:“信長殿已不久于人世,現在想把織田家托付給您,請您速去清洲城接受遺言。”狂喜之下,織田信行迅速趕往清洲。十一月二日,當信行到達清洲城北櫓的信長病榻前之際,事先受到信長指示的池田恒興與河尻秀隆悄悄踱至信行身后,揮刀將他斬殺,其場面一如當年齋藤義龍誘殺兩個弟弟時的情景。此時織田信行年僅21歲。

尾張國諸城
剪除了尾張下四郡的敵人之后,放眼尾張,還在與信長作對的便只有上尾張巖倉城的織田信賢了。另外犬山城的織田信清雖然是堂弟,又娶了信長的妹妹,但還是保有一定的獨立性。為了取得信清的絕對支持,信長派出家臣生駒家長前往游說。這個生駒家長有一個女兒,做了信長的側室,稱作生駒夫人,因而也算是信長的親信。由于織田信清與巖倉城的織田信安、信賢父子一直為大久地3000貫的土地歸屬權持續發生沖突,故而生駒家長做出承諾:戰勝后將把土地判給犬山織田信清家。為此織田信清毫不猶豫地立下了與信長協力作戰的誓書。
永祿元年(1558)五月,織田信長率領2000人進至巖倉城西北的浮野原上,巖倉城方開始采取的是守城策略,僅派出以山內盛豐為首的300人在城門外防備。信長先派出150名近衛騎馬武士上前誘敵,與山內的300人一接觸便后退。巖倉城方小勝之下興高采烈地向前追擊,遇到的是信長方面由森可成率領的500名弓箭手。幾陣箭雨過來,巖倉的300人不免有些左支右絀,這時城里看到織田軍出動的兵力不多,便又派出1000人上前助戰,在這1000人的突進下,森可成的500名弓箭手稍做抵抗便四處潰散。巖倉軍接著又向前猛進,柴田勝家卻突然從側翼殺出,織田方原本四散的潰兵也迅速集結起來轉身反擊,一場激戰之后,巖倉軍丟下270多具尸體退回了城內。
同年七月十二日,織田信長再度北上浮野原,與犬山軍會合之后,兵力達到3000人,隨后在原野上與巖倉城方發生數度激戰,互有勝負。在此戰當中還發生了弓箭對鐵炮的奇異對決:信長方的鐵炮名手橋本一巴與巖倉城的神箭手林彌七郎在浮野原旁邊的淺野村相遇,隨后兩人各自拿起武器互射。林彌七郎一箭射中橋本的脅下,而橋本一巴則一槍把林彌七郎打倒在地上。信長的親隨佐脅藤八郎良之沖上前去取林彌七郎的首級,哪知林彌七郎只是詐死伏在地上,等到佐脅靠近,他便突然翻身轉手一刀砍了出來,幸好佐脅良之反應迅速,得以閃過,跟著又撲到林彌七郎的身上,將對方壓制住斬下了首級。幾度交戰下來,巖倉城方的損失接近1000人,最后全部退回了城中。本來巖倉城的戰斗力為3000人,經過這兩次浮野合戰消耗了一半。
永祿二年(1559)三月,織田信長第三次進至浮野原上,這一次加上犬山的兵力,信長的軍力超過了3500人,而巖倉軍僅有1500人。盡管齋藤義龍派了300人前來助陣,還是沒能止住巖倉軍在浮野原上的全軍覆滅。最后織田信賢只身逃往美濃。始于應永二十九年(1422)織田常松筑城,歷經織田敏廣、寬廣、敏信、信安、信賢五代,具有137年歷史的巖倉城,終于落到了織田信長手中。從此,尾張上下八郡被信長統一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