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天堂
- (澳)羅伯特·麥克林
- 9625字
- 2021-12-30 17:51:41
第一章 艱難的過往
關于自己過去的歷史,沒有哪個國家不撒謊。
日本就是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國家,他們官方一直諱言甚至刻意掩飾二戰中的暴行;為避免暴露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真相,土耳其不惜以死亡來威脅自己的子民;以色列也在為殘酷鎮壓巴勒斯坦閃米特同胞找借口,宣稱“他們的”上帝賜予他們某一特定地塊作為自己的家園;美國人把他們的建國之父當成神一樣崇拜,包括托馬斯·杰斐遜這個奴隸主兼性侵犯者,他們還習慣性地祈求“他們的”上帝保佑其最囂張的軍事冒險行動;澳大利亞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二百年來,他們一直否認曾經對邊遠地區用兵,而正是這些戰爭毀了世界上已知延續時間最長、最古老的文化。不過澳大利亞在這一方面的確是獲得了母國大英帝國的真傳,英國才是篡改歷史真相的大師。
在掩蓋和歪曲殖民暴行的真相方面,還沒有哪個國家做得像英國這么成功。那些贊揚英國把“文明”帶到偏遠落后的殖民地、開化當地無知野蠻民眾的謊言,不僅為當今的英國人所相信,就連整個西方世界甚至昔日的受害者也普遍接受,這一狀況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英國對非洲廣大地區的搶劫與掠奪,與葡萄牙人在安哥拉或比利時人在剛果的暴行相比,算是一種相對仁慈的行為;英國曾試圖把全體中國人都變為鴉片吸食者,并以印度兵來實施其暴行,這些反人類的罪行即使未被遺忘,也已得到了寬容的中國人的諒解;由于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被分裂為兩個敵對的國家,印度人自己已把此事看作歷史使然,而現在這兩個分裂的國家之間進行了兩場激烈的戰爭(未來還會發生更多的戰爭);即便是美國,為了爭取獨立,被迫于1776年和1812年與英國進行了兩場分離戰爭,現在卻為美英之間廣為人知的“特殊”關系而感到欣喜。
英國的宣傳活動從未停止,并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形象塑造者的功績已遠超預期,他們使全世界視英國為民主之父,盡管事實上它依然是貴族特權的捍衛者。一個令人困惑的悖論是,宣傳者甚至把關于傳統君主制的喜劇作為英國致力于民主政治的重要范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都扮演著失敗者的角色,盡管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由它挑起,并且,在巴黎和會上,出于對和平的惡意,它又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了鋪墊。溫斯頓·丘吉爾聲名鵲起,成為國際英雄,然而正是他的魯莽計劃,導致了加里波利戰役中8000多名澳大利亞士兵以及更多英國士兵不必要的死亡,同樣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挪威和迪耶普①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丘吉爾被譽為民主救星,然而事實上,二戰的勝利是美國和蘇聯以壓倒性的人力、物力支援而獲得的。
丘吉爾自己也書寫歷史(他的著作被認為情感多于學識),這對形象塑造者的事業頗有裨益,而他的主要對手是一個嗜殺成性的瘋子,即納粹頭子希特勒,有他做參照,丘吉爾的錯誤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是肯定的,畢竟丘吉爾站在正義一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標志著大英帝國的真正終結。二戰的勝利讓英國以道貌岸然的敘述粉飾自己數世紀以來的殘酷殖民壓迫,世界也逐漸接受了這樣的粉飾。這說明人類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很短,而且從20世紀40年代末起越來越短。
所有這一切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敘述的驚人力量此前為何未被充分揭示,而其鞏固大英帝國暴行的作用為何未被完全理解。這一力量將在最不可能之處被揭示出來:這是一處熱帶天堂,是被天然巖石包圍庇護、處于碧波浩渺的大海中的碧綠小島,是鳥類遷徙的天堂,是沒有掠殺者的棲居地,是氣候條件優越、很少受到經過太平洋直通北部和東部龍卷風襲擾、面積不足9000英畝(3600公頃)的心形彈丸之地。這個小島的一部分被森林覆蓋,其他地方則像公園一樣有清澈的溪水淙淙流淌,在最后一道斜坡處傾入海洋,形成一道小瀑布。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地方叫作諾??藣u。事實上,這座島是由一個來自北方的人在1774年發現的,此人就是詹姆斯·庫克。庫克是英國約克郡人,是另一個飽受詬病的殖民英雄。庫克以一個人所未知的女人來為這座島命名,這個女人早已腐爛在她的貴族墓穴中。在此后的二百年里,人類所能想到的各種恐怖手段被一一加諸其同類身上。人們的生存狀況之差令人震驚,以至于直到今天,仍有當地居民在不經意間對我說:“我不得不告訴你——魔鬼撒旦住在這兒?!?/p>
然而,這出戲中的演員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英國人,他們針對同胞的暴行簡直令人發指。我無意平白無故地針砭英國殖民統治,我相信我的描述會揭開英國人仁慈的面紗,但我的目的只是為了說明,任何國家都沒有理由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在黑暗天使的驅策下,所有人都可能受到誘惑,都可能做出令人震驚的舉動。在政府采取比以往更為有效的手段來操控情緒并改變我們與生俱來的正義感時,我們永遠不能放松警惕。
下面將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故事,因為它融合了3個獨特而又密切相關的故事:探底人類邪惡程度的流放殖民,邦蒂號上的暴動及其可怕而鮮為人知的后果,高圣公會①美拉尼西亞使團的傲慢、暴力和性掠奪行徑及最終的無功而返。這3個故事都有強大的人物陣容,從世界上最高尚的人到最卑鄙的人,在一個今天飽受爭議并隨時可能坍塌的環境里扮演著各自的角色。然而希望還在,因為這個受到詛咒的小島最終可能獲得救贖。
我的故事將始于一處視野開闊的懸崖。站在懸崖上遠眺浩瀚無垠的太平洋,首先進入視野的是庫克船長由北海運煤船改裝而成的單桅船皇家海軍“決心號”(HMS Resolution)。為了發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亞歷山大·戴倫普(Alexander Dalrymple)堅信這片陸地的存在并將其命名為“未知的南方大陸”——庫克進行了為期三年的遠征,此時他正處于回程中。庫克的探索遠及南極圈,然后圍著南太平洋畫出一個巨大的長方形,這次遠征把這位出生于蘇格蘭的地理學家的幻想吹到爪哇國去了。
這倒不是說庫克杞人憂天。事實上,戴倫普是海軍部的紅人,也是庫克的競爭對手,他本來想自己負責這次遠征。當時的英國等級分明,戴倫普因為母親家庭的關系而占盡先機。戴倫普的母親是哈丁頓伯爵(Earl of Haddington)之女,而庫克的母親格蕾絲·佩斯(Grace Pace)則什么都不是,只有庫克父親給她留下的3個孩子。庫克的父親也叫詹姆斯,在蘇格蘭打零工,1715年詹姆斯一世暴動后逃離了自己的故土。
庫克是當時英國海軍中的異類。盡管曾借助過當時的巨富約瑟夫·班克斯(Sir Joseph Banks)爵士的恩蔭,但他主要是憑借自己的功績而獲得升遷。班克斯的曾祖父作為林肯郡的貴族地產代理人積累了巨額家資,班克斯還陪庫克進行了第一次征服太平洋的遠航。在這次航行中,庫克繪制了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海圖,并宣稱此地為英國所有,盡管這里顯然早有人類出沒并擁有其地。
庫克第一次看到這些人是在寶利角(Bawley Point),這個地方位于后來稱為新南威爾士之地的最南岸。當時的庫克正駕駛著另一艘改裝的運煤船皇家海軍“奮進號”(HMS Endeavour),迎風破浪向北航行。站在船上眺望的庫克寫道:“他們的膚色看起來非常深或者說是黑色,但這是皮膚本來的顏色還是他們所穿衣服的顏色我就不得而知了。”①
讓庫克和他的雇主高興的是,后來證明黑色是他們皮膚而非衣服的顏色。就這一點便剝奪了這些黑人作為人類所能享有的基本權利,更不用說土地擁有權了,盡管這些黑人移居到這個“地球上最大的家園”②已達6萬多年。不過,這并非庫克的人道主義觀念出了問題。這一觀點早在1562年就在英國政府的政策中生根發芽,那時已有3次從非洲往美洲大陸西班牙殖民地販運黑人奴隸的航行,其中第一次就是由庫克的先驅約翰·霍金斯船長(Captain John Hawkins)負責的。
這只是官方大規模販奴事業的開始。在接下來的250年里,英國人販運深膚色人口的航運活動不少于1萬次,大多數是為了支持其在巴巴多斯的糖類作物種植,其他的則是販運到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截至1760年,也就是庫克到達澳大利亞前的十年,英國明顯超過競爭對手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成為歐洲最大的奴隸貿易國。每年販運的8.5萬名非洲奴隸中4.2萬人是由英國販奴船裝運的。販奴船上的環境極其惡劣,常常會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奴隸死于航運途中。
但是種植園每年能為英國皇家政府金庫提供400萬英鎊的回報,相比而言,其他所有殖民地的收入加起來也不過其四分之一,因此奴隸貿易也就不算什么了。它們不僅為王公貴族那些巨大而奢華的院落(這些保存完好的英國傳統建筑至今讓其引以為傲)提供資金來源,同時也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經濟保障。正是工業革命讓英國繼續盤踞世界霸主地位達百年之久。
工業化反過來又在英國社會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城市下層階級。①自德拉古(Draco)②以來,這些焦躁的不幸者就一直受到最嚴厲的法條控制。如果他們違法——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他們能從劊子手手中被汗水浸透的磨損套索中逃脫,也會像黑奴一樣被裝上船運到殖民地去。不過從長遠來看,他們最終會重新加入白人兄弟的行列,并成為奴隸主。
喬治·華盛頓于1776年穿過特拉華,帶領美國反抗者在特倫頓戰役(the Battle of Trenton)中取得了勝利。庫克駕駛“奮進號”所進行的第一次航行后來證實并不是為了刻意尋找新的囚犯流放地,但隨著美國作為囚犯流放地的使命結束,這個偉大航海家的發現就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替代方案。
離那次標志性的戰役還有兩年時③, “決心號”??吭谥Z??藣u的西北角,這里巖石高聳環繞。而此時庫克登上了德國博物學家、路德教牧師約翰·萊茵霍爾德·福斯特(Johann Reinhold Forster)和他的兒子喬治,以及植物學家威廉·威爾斯(William Wales)的小船。這天下午,他們在一個鋪滿鵝卵石和細沙的海灘登陸,那必定是一個難得的寧靜日子。福斯特父子在最后一分鐘取代班克斯登上了“決心號”。班克斯本想帶一隊隨從,給“決心號”增加上層甲板和尾部甲板來安置他們。然而,這樣會超出艦船的最大載重量,因此海軍部對宿艙進行了適當改造。班克斯覺得這與自己的身份不符,因此拒絕出行。對于前方未知的恐怖事物,用少數博物學家來替代班克斯一行人顯得尤為重要。
這群人似乎只在島上逗留了一個下午,但這足以讓威爾斯發現了一種野生亞麻,他們一致認為這種野生亞麻可以用來作為制作帆篷的材料。而且,森林里密布的巨大松樹是很好的圓木,能夠制作高大的桅桿,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因為直到那時,這兩種商品都必須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的黎加(Rica)進口,那里距樸次茅斯(Portsmouth)足有1000公里,路途險阻,且遠離遠東殖民地。正如庫克所記載的:“我知道,假如輪船恰好需要一根桅桿或桅桁,南太平洋沒有哪個島能夠提供這樣的木材……這個發現不僅有價值,而且可以說是價值連城?!?/p>
寫完這些,庫克就駕船離開了。然而,根據老福斯特的日記,他帶的一篇文章里記錄了制作諾福克掛毯所需要的一種纖維,因此,野生亞麻的發現與松樹的發現同樣重要。離開諾福克島后,他們造訪了塔希提島(Tahiti,即大溪地)①,庫克在這里獲得了神一樣的尊重,因為他曾是“奮進號”上第一個登島的人。一群歡樂的少女撐著獨木舟來到船上,她們嬉戲玩鬧、無拘無束,那個不茍言笑的路德教牧師被撇在了一邊。當他們駛向岸邊、看到岸上的塔希提人時,連日的淫樂使得庫克可憐的心臟幾乎不堪重負。水手們“在布滿青草的田野上盡情伸展肢體、活動筋骨,在金黃的沙灘上摔跤搏斗,其他人則在芬芳的月桂樹林兩旁的草地上舉行盛大的宴會。發源于山上的艾瑞達努斯河水量充沛、氣勢磅礴,從樹林中滾滾流過”。而老福斯特的兒子喬治則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在庫克的第三次太平洋之行同時也是導致他走向黃泉的航程中,① 同行的船只皇家海軍“冒險號”(HMS Adventure)的指揮官是托拜厄斯·弗諾。弗諾把一個身形健碩的塔希提年輕人帶到船上,他便是拉雅提爾的歐邁(Omai of Ra'iatea)。歐邁將在英格蘭度過兩年時光,這兩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他都將在時髦女郎的床上廝混。這次航行的領航員是一個名叫威廉·布萊(William Bligh)的人。
1775年7月30日,“決心號”抵達樸次茅斯,庫克被提升為船長,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次遲到的提拔。47歲時,作為船長的他在格林威治醫院的病床上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榮休的命運。庫克出版了自己的航海日記,獲得了熱烈的贊美。作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他盡享尊榮,還獲得了科普利金質獎章(Copley Gold Medal)。但庫克內心焦躁不安,他給一個朋友②寫信說:“幾個月前,我覺得整個南半球對我來說都不夠大,而現在我不得不囿于格林威治醫院這個狹小的空間里,對像我這樣頭腦靈活的人,這里實在是太小了?!?/p>
庫克與伊麗莎白繼續過著平淡的婚姻生活。伊麗莎白的父親是沃平(Wapping)的一個酒店老板巴茨(Batts)。他們于1 7 7 6年生下第六個孩子喬治,但庫克的內心并不安分,一直向往著廣闊的海洋,渴望擁有一艘結實的輪船,尤其渴望自己具有得心應手的指揮能力。英格蘭從不允許庫克忘記自己卑微的出身以及在統治集團中的下層地位。但一旦離開這里進入惡劣的環境,他就是力量之源,是不可置疑的、當之無愧的絕對權威。各色人等混雜在一起,真是令人陶醉啊!庫克喜歡這樣的氛圍勝于一切。
但孤獨地身處高位有其陰暗面,這個直率的約克郡人也成為腐敗權力的受害者,自我被扭曲。和那些受權力腐蝕的人一樣,庫克盡情享用這種大手大腳的生活方式。久在船上,身體各種不適,外加飲食粗劣,人員的大量減損成為家常便飯,庫克早就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與周圍人之間的關系。
在“奮進號”上,庫克對鞭刑的使用還有所節制,而在“決心號”的航程中,鞭刑的使用頻率遠比在“奮進號”上高。“決心號”上的船員大約五分之一是他的老部下,但人數遠遠不夠,因此其他船員不得不從普利茅斯(Plymouth)和樸次茅斯的酒館和監獄臨時招募。改裝后的“決心號”與查爾斯·克勒克船長的“發現號”同行,他們開始了第三次遠航,也是在這次航行中,庫克成為一個偏愛嚴刑峻法的長官。航行到太平洋時,庫克的行為變得反復無常,讓人擔憂。
庫克的怒火常常會突然猛烈爆發。比如在湯加(Tonga),他破壞了自己早年制定的規矩,對那些從船上偷東西的島民執行了嚴酷的鞭刑,鞭笞多達七十多次。據一個候補少尉記載,庫克的懲罰手段也變得越來越古怪:“割島民的耳朵;在他們游向岸邊或將船劃向岸邊時,朝他們開槍或開炮;讓船員用船槳毆打他們,撐篙夠得著時就用撐篙把他們摁到水里?!雹倭硪粋€人寫道:“我不禁想,這人真是毫無人性??!”②
然而,當這些人到達塔希提的馬泰瓦伊灣(Matavia Bay)時,島民們熱情洋溢地登上船,歡迎他們到來。島民的熱情撫慰了庫克冷漠的心靈?!八麄円娒鏁r,哭泣、自責,各自尋找自己的老朋友和老情人,熱情擁抱?!雹蹘炜诵細g慶一天。據外科醫生大衛·薩姆韋爾(David Samwell)說,夜幕降臨時,一群婦女穿著百褶短裙,跳著舞,意在挑逗這些船員,包括領航員布萊的原始欲望。他寫道:這舞蹈“顯示出一種毫無節制的興奮和放蕩……絕大多數是年輕婦女,她們拍著手,做出種種淫蕩的動作,重復著同一套動作。有時,她們會掀開自己的衣服,暴露出那些大多數民族都羞于示人的部位,似乎毫無羞恥之感;還有一個年長的女人站在前頭,一直用手把衣服往上撩,以罕見的精力舞動著,也罕見的厚顏無恥,似乎是在挑逗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情欲”。
而這些船員,他說,“用一種只有在極度興奮之下才會表露出的興高采烈的表情”④來回應她們。當然,不只是回應。事實上,這六周的逗留是極度的性狂歡,是完全無憂無慮的愉悅,但后果卻悲慘而可怕。船員們染上了各種性病,也許他們還不知道這些疾病已經在他們的伴侶中傳播開來。塔希提社會中固有的縱情的性表達方式最終將使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太平洋島民們把庫克當作半神來崇拜只會增強庫克那本已膨脹的自我意識,這是非常危險的。在小小的護艦隊護送他回英國之前,這種自我膨脹會給他招來災禍,使他最終慘死于島民手下。這一節是布萊與這個偉大航海家航行經歷中的高潮部分。我們不知道小威廉是否也參與了這樣的性享樂??梢钥隙ǖ氖?,布萊沒有像同行者那樣建立“島國婚姻”。就如后面將要看到的,很多跡象顯示布萊的性取向有點模糊不清。但同樣,布萊很可能模仿了父親行為,因為他的父親在22歲時就懷著遠大的抱負,自學了航海和水道測量學所需要的出色技藝。(事實上,布萊后來前往塔希提,聲稱自己是詹姆斯·庫克的兒子。)
庫克似乎直接拒絕了塔希提首領們主動提供的友好慰問,包括那些女人?;蛘哒f,如果庫克真的縱情聲色,那肯定也是在“決心號”上自己專屬的“大艙房”那小小空間里謹慎地進行。無論怎樣,盡管庫克的行為越來越古怪,布萊肯定對這個事實印象深刻,即庫克在海上的命令從來不受其手下人的質疑,更不用說挑戰了。
1779年2月,庫克在夏威夷的一次暴力打斗中喪生,這一事件給他那些年輕的崇拜者以沉重的打擊。但更嚴重的事件正在醞釀之中,布萊似乎明顯不得代理指揮官約翰·戈爾(John Gore)船長的歡心。在整理出版的航海日志中,盡管布萊承擔了最初的航道調查任務,卻被排除在致謝名單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布萊的助手亨利·羅伯茨(Henry Roberts),戈爾跟他更意氣相投。更糟糕的是,羅伯茨被提拔為上尉,而布萊仍是一個低級牧師。布萊深感侮辱,憤憤不平。
唯一讓他稍有安慰的是1 7 8 1年在曼島上與貝琪·邊沁(Betsy Betham)的婚姻,貝琪是一個迷人的女人,而且出身良好。他們的結合提升了布萊的社會地位。這段婚姻維系了31年,盡管(或者也許是因為)布萊經常不在家,家里的經濟狀況也時好時壞,貝琪感到筋疲力盡,因此最終于1812年結束了他們的婚姻。布萊于1754年9月9日出生在祖父位于康沃爾(Cornwall)的石頭房子里。父親弗朗西斯(Francis)曾經在普利茅斯的海關工作,平時還在農場做幫工。盡管他們家族有在海軍任職的傳統,但到威廉出生時,他們家中的親戚已經沒有能夠充當布萊恩主的現役海軍軍官了。①
7歲時,布萊應征入伍,成為裝備64門大炮的皇家海軍“蒙默思號”(HMS Monmouth)——這艘戰艦很少出港——戰艦艦長的仆役,并在岸上上學。15歲時,他確定自己想在海軍中謀取一份職業,先做一個身強體健的海員,同時等待時機成為候補軍官。6個月后機會來了,他被派往皇家海軍“克雷森特號”(HMS Crescent)上就職,這是一艘擁有32門大炮的護衛艦,指揮官是詹姆斯·科納(James Corner)船長?!翱死咨靥枴弊o衛艦在西印度群島的利華德群島附近巡航了三年,布萊對這里的部分島嶼做了調查并繪制了海圖??萍{對紀律要求非常嚴苛,1744年他們返航英格蘭途中,17個試圖開小差的船員被他處以鞭刑。布萊這個個子矮小、正在謝頂的候補軍官對此情此景一時半會兒無法忘卻。
后來布萊調到裝有8門大炮的巡邏炮艦皇家海軍“游騎兵號”(HMS Ranger)上,負責愛爾蘭海到曼島之間的巡航,打擊走私。貝琪家族引以為傲的叔叔鄧肯·坎貝爾住在曼島,他是一個富裕商人,在泰晤士河上擁有為數不少的囚船,還有一隊商船與西印度群島奴隸制殖民地之間進行貿易往來。
布萊在海軍部的晉升之路異常坎坷,慢得讓他痛苦不堪。盡管通過了牧師考試,也擁有了一個海軍軍官所需要的六年海上經歷,但他仍然只是一個下層候補軍官。當庫克船長任命布萊為“決心號”的領航員時,盡管有機會與偉大的航海家工作值得驕傲,但他仍只是個高級士官長?;氐接?,布萊的成就被忽視了,他不僅感到憤怒與不滿,而且滋生出一股仇恨,這種情感深深地撕扯著他的人格。
1781年9月,布萊終于弄到了一個代理軍官的職務,即裝備74門大炮的皇家海軍“貝里克號”上的第五上尉。當時英國正在進行另一場海上霸權爭奪戰,對手是荷蘭。后來布萊相繼在對法戰爭和對西戰爭的艦隊中擔任過一些次要職務,等1783年美國取得最終勝利并簽署《巴黎和約》①后,英國覺得他們可以削減海軍軍費了,布萊被免除職務,薪水減到原來的一半,即一天兩先令。貧窮的日子隨之而來。在萬念俱灰之前,貝琪家族是這個焦慮不安、性情暴躁的海軍上尉唯一的希望。在她的家人中,只有叔叔鄧肯·坎貝爾為他提供了一條逃離絕望之路。鄧肯給布萊提供了“山貓號”(Lynx)船長的職位,這是一艘往來于西印度群島的商船。這個29歲的小伙子欣然接受了這份年薪500英鎊的工作,成為這個商業船隊中的“朗姆酒與蔗糖船長”。接下來的四年里,他在坎貝爾船隊的不同船只上擔任指揮官,定期往返于大西洋之間。
在布萊準備“不列塔尼亞號”(Britannia)出海事宜期間,他收到曼島一個著名家族的一封重要來信,向他尋求恩蔭。那家有10個孩子,其中兩個男孩被送到劍橋,隨著家族老大——一個律師——的去世,家庭陷入困境。盡管次子學習成績優異,但他無法隨同兄弟們去讀大學。這個18歲的男孩應征進入海軍,成為候補軍官,并迅速爬上了代理上尉的職位?,F在他也成為和平的受害者,他的母親請求布萊為他尋找一份工作。
他叫弗萊徹·克里斯蒂安(Fletcher Christian)。
布萊一開始拒絕了這個請求,因為船上所有職位均已簽滿。后來克里斯蒂安親自向他請求,說工資無所謂,他只追求自己的事業。克里斯蒂安寫道:“我們候補軍官都是紳士,從不拉槳繩。但即便要求我去做普通人的活計,能在這種條件下航行,我也會很高興?!雹?/p>
布萊心軟了,克里斯蒂安簽約成為炮手。剛一見面,布萊就被這個年僅23歲、高大英俊、體格健壯(除了有點羅圈腿)的年輕人所吸引??死锼沟侔菜坪跻埠苌朴讷@得同船船員的認可與青睞,這也是他引以為傲的地方。
“獲得同船人員的愛戴并不難?!笨死锼沟侔苍诮o兄長愛德華的信中寫道,“只需心甘情愿服從上級的命令,并對同僚友善就夠了?!?/p>
這一招對布萊來說當然也同樣有效,在克里斯蒂安的描述中,布萊“熱情洋溢”,要求“不列塔尼亞號”上的上級船員把他當作自己人。船上的大副愛德華·蘭姆(Edward Lamb)后來對布萊說:“我明白你偏愛這個年輕人。雖然他做什么事都有點漫不經心,讓我覺得不舒服,但我還是盡我所能給予他各種建議并傳授給他各種知識。但你對他的缺點卻視而不見,每隔一天就叫他到船艙去用餐,像對待兄弟一樣教給他各種知識。”①
與此同時,鄧肯叔叔的囚船以及其他類似的船只都塞滿了人。泰晤士河以及從普利茅斯到樸次茅斯的南方港口,囚犯們像動物一樣被塞進廢棄的海軍艦艇,疾病和饑餓不可避免帶來大量死亡。海岸周邊的監獄早已人滿為患,必須采取措施了。
流放并不是新手段,從1620年以來就是政府的政策。實際上,蘇格蘭和愛爾蘭的戰俘都曾經被作為奴隸賣到北美,但是在過去兩個世紀里的總數只有5萬人左右。新政策把植物灣(Botany Bay)作為流放地,與北美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F在所有犯罪的下層階級人士全部要流放到這里去。當時的人們對此地幾乎一無所知,好在大多數船隊曾在位于東海岸的這片土地下錨。
1 7 8 7年5月1 3日,4 7歲的亞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船長(他也是個農場主)與772名囚犯和監獄看守一起,乘坐被稱為“第一艦隊”的11艘船乘風起航,他受命前往一處面積小于北美的地方建立第二個殖民地,那里就是庫克在“南太平洋”中偶然發現的諾??藣u。
① 迪耶普:法國北部臨英吉利海峽的港口城市。1942年8月19日,為論證諾曼底登陸的可能性,盟軍對迪耶普組織了一次試探性進攻,數千名加拿大士兵因此喪生或被俘,皇家空軍損失90余架戰機。由于當時英國和美國還不具備大規模登陸的實力,因此人們認為此次失敗是丘吉爾決策失誤所致。(本書中文注釋皆為譯者所加,英文注釋為原作者所注。)
① 英國國教徒中偏向于羅馬天主教的一派,與“低圣公會”相對,最早于17世紀末開始出現,主張在教義、禮儀和規章上大量保持天主教的傳統,要求維持教會較高的權威地位,因而得名。
① Cook's Journal,22 April 1770.
② Gammage, Bill.The Biggest Estate on Earth, Allen & Unwin,2011.
① 與此同時,工業化也開始過量生產危及人類生活的二氧化碳。
② 德拉古是古希臘雅典時代第一個有名有姓的立法者,他用成文法取代了口頭法。德拉古的成文法以嚴苛出名,現代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 draconian一詞表示“無情的”“嚴苛的”。
③ 這里提到的戰爭可能是指1778年3月的薩拉托加之戰,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① 廢名 Otaheite,現名Tahiti,中國大陸譯名為“塔希提”,港臺地區譯為“大溪地”。作者在文中交叉使用兩詞,譯文中“塔希提”對譯Tahiti, “大溪地”對譯 Otaheite,以示區別。
① 一次風暴過后,兩艘船在新西蘭附近失去聯系,離事先預定的集結地夏洛特皇后灣(Queen Charlotte Sound)足足偏離了四天的航程。等庫克離開諾??藣u時,弗諾已抵近英格蘭。
② 約翰·沃克船長,惠特比的一個船主。
① Gilbert, George, (Holmes, C.ed.), Captain Cook's Final Voyage:The Journal of Midshipman George Gilbert Holmes,1982, pp.33-4.
② Salmond, Anne, Bligh:William Bligh in the South Seas, Penguin,2011, p.99.
③ Salmond, Anne, Bligh:William Bligh in the South Seas, Penguin,2011, p.75.
④ Salmond, Anne, Bligh:William Bligh in the South Seas, Penguin,2011, pp.78-9.
① 布萊的姐姐嫁給了一個海軍軍醫,但是他姐夫在海軍里沒什么影響力。
① 美國和英國為結束美國獨立戰爭而締結的和平條約。又稱《美英凡爾賽和約》。1783年9月3日簽訂,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① Salmond, Anne, Bligh:William Bligh in the South Seas, Penguin,2011, p.105。
① Salmond, Anne, Bligh:William Bligh in the South Seas, Penguin,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