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若冰先生

李若冰先生是我散文寫作的啟蒙老師。在西北大學的圖書館里,我曾癡心地讀過他早年的散文集《柴達木手記》,又讀到了他的新作《神泉日出》,堪稱當時專制文壇的一股清新的風。

20世紀80年代初,有機會與若冰先生同行,赴徐州參加首屆中國散文學會年會,耳濡目染,受益匪淺。先生身為德高望重的前輩散文家,一不擺譜,二不清高,和藹可親,樂呵呵的,喜歡與年輕人交朋友,扶植后學,關注年輕人在散文藝術創新中的見解,吸取新的知識,使得寶刀不老。

之后,在若冰先生的主持下,由我們幾個年輕人張羅,成立了陜西散文學會。若冰先生當時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在他的信任關照下,我所在的剛剛成立不久的西安市作家協會辦起了全國第一家《散文報》,賈平凹主編,我當副手。記得若冰先生的創刊題詞是“真情是散文的生命”,真情,既是先生所堅持的散文觀,又是對散文后學的教誨。可惜,《散文報》僅出過幾期,便因故停刊。其中是非曲直,當是后話。

有一次,丈八溝的筆會宴席散了,若冰先生還與我們幾個年輕人喝得正興,那酒是烈性白酒,少說每人也喝到半斤八兩,李先生還拿出訪日回來帶的七星煙讓大伙兒開洋葷。

快到知天命的歲數,也就是世紀之交,我思鄉回歸情切,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漫長而短暫的客島生涯,回到了離開八年的故城。這天,我去李若冰先生家里看望他,聽說我有意回西安定居,他便熱情而坦誠地說,回來好,到省文聯來搞專業創作,先給咱們辦好《新大陸》雜志。主席一席話,我感受到了回家的溫暖。

刊物實行責任制兩年,很有起色。

2002年10月,已經七十有七的李若冰,隨紀錄片《沙駝鈴》攝制組西行,這已經是他第六次踏入西部油田了。我擔任此片策劃和撰稿,一路照顧他的起居和生活。半個世紀的多次出行,他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熱切。這一次西行,確實讓周圍熟悉他的不少人們感到驚訝。因患有糖尿病,他夜里得起來十多次去洗手間。每天得自己打針,吃降壓藥。也就在將要翻過當金山踏入柴達木盆地時,他卻因年邁體弱,被好心的醫生攔在了敦煌。他顯然是很失望的,沮喪的,甚至于是悲哀的。他一直感嘆說,還是年輕好啊!他年輕過,青春過,那些令人懷戀的日子,都一筆一畫地寫進了他的書里。

2005年3月24日,在玉蘭花開的季節,李若冰的生命永遠融入了一片高潔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而他的散文寫作和文學生命卻沒有終結,成了我們后來者的一筆難能可貴的藝術資源的精神財富。

《陜西文學三十年》陜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塔河县| 龙陵县| 德庆县| 肇源县| 滨海县| 石台县| 青河县| 黎城县| 微山县| 昌乐县| 容城县| 长岛县| 永仁县| 柞水县| 陆川县| 沧源| 永定县| 中牟县| 红桥区| 宁都县| 龙江县| 石景山区| 万州区| 南部县| 开化县| 临沧市| 桐庐县| 会同县| 青海省| 西平县| 乐安县| 上栗县| 墨江| 开阳县| 林州市| 社会| 依安县| 桃园县| 肃南|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