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系統優秀調研報告(第十三輯)
- 《水利系統優秀調研報告》編委會
- 3453字
- 2021-04-16 21:50:49
關于貴州水利扶貧工作有關情況的調研報告
矯勇
等
(2013年5月)
目前水利部在貴州省的水利扶貧工作涉及銅仁、畢節兩市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區,任務很重。為研究進一步做好貴州省水利扶貧工作,我于4月18—21日帶領規劃計劃司、移民局負責同志赴貴州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黔西南州的望謨和冊亨,黔南州的惠水,畢節市大方和黔西等縣,現場考察了馬嶺、冊亨、納壩等3座擬建水庫壩址及在建的岔河水庫施工現場,查看了丫他鎮防洪工程、一八○攔渣壩、打易攔渣壩、涼風坳泥石流源區治理工程、惠水縣縣城河道治理工程、黔西縣縣城河道治理工程等6處河道治理工程,深入冊亨縣巴金村、望謨縣油邁村和新屯村等3個村詳細了解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情況,走訪了部分貧困村和貧困戶,了解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情況,并在貴陽召開了水利扶貧工作座談會,聽取了貴州省及有關市州政府的工作匯報,就進一步做好貴州水利扶貧工作交換了意見。現將調研的有關情況及建議報告如下。
一、近幾年貴州水利扶貧成效顯著,但困難依然突出
調研中了解到,近些年來,通過水利部與貴州省的共同努力,貴州水利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從2008—2012年5年間,貴州省水利總投入達514.33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07年年底總投入的2.74倍。其中,中央對貴州省的水利投入從2007年的8.35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72.34億元,年均增幅達67%。
水利投入的大幅增加,實現了水利建設的新突破,水利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5年新開工52座骨干水源工程,“滋黔一期”工程中的18個中型水庫打捆項目建成發揮效益,實施了盤江等4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了51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及專項縣,實施中小河流及大江大河支流治理項目133個、病險水庫治理項目441個、山洪災害防治項目19個,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9個、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17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1平方公里,實施小水電代燃料等小水電項目13個。5年來,共解決了14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05萬畝,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達到98.8億立方米;建成了省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二期工程,88個縣全面實施了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43個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城市防洪工程,貴陽、遵義城市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成立省級和市、縣級水利投資公司,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組建銅仁市、黔西南州水務局,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貴州的干部群眾普遍認為,水利建設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據統計,貴州地區生產總值5年年均增長12.8%,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7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753元。減少農村貧困人口340萬人,8個縣、194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
貴州水利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當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未能徹底扭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雖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7%,但人均工程供水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0%,工程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還有相當一部分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沒有解決。冊亨縣和望謨縣是由水利部負責定點扶貧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我們在冊亨縣的巴金村和望謨縣的油邁村調研時發現,雖然這兩個村都是在公路邊,交通還算方便,但到農戶家里深入了解情況,發現群眾不僅生活非常貧困,而且飲水更是生活中的頭號困難。特別像油邁村,山高坡陡,人高水低,全村2000多人飲水都非常困難,由于水源枯竭,現有的山泉水源僅能保證學校,群眾要走很遠的山路到山腳去擔水。望謨縣望謨河2011年發生“6·06”特大洪水,縣城遭受滅頂之災,造成較大人員傷亡,但目前望謨河仍未得到系統治理。
調研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貴州省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對水利扶貧工作的深刻感情,他們強烈呼吁進一步加大水利部對貴州省的水利扶貧力度,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幫助貴州省解決好防洪、供水、灌溉等涉及群眾根本利益的水問題。
二、水利部水利扶貧對貴州省水利發展具有全局性意義
貴州省是我國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貧困問題最突出的欠發達省份,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和示范區。水利部2005年開始在貴州實施銅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利扶貧示范區建設,2008年開始把畢節作為水利部重點扶持對口支援試驗區,這兩項都是水利部開展水利扶貧的自選動作。國家新十年扶貧開發戰略實施后,水利部成為滇桂黔石漠化特困地區集中扶貧攻堅的片長單位,銅仁和畢節市也分別屬于武陵山和烏蒙山兩個國家扶貧攻堅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水利部在貴州的水利扶貧工作已從試點的自選動作上升為片區扶貧和定點扶貧的國家戰略。
目前,水利部在貴州扶貧任務重,覆蓋范圍廣,銅仁、畢節兩市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共涉及貴州省70個縣,覆蓋了全省85.3%的國土面積和88%的貧困人口。據與貴州省水利部門座談了解,我部在貴州省開展水利扶貧的3個片區,水利建設任務在全省水利建設任務中占有絕大比重。比如,全省規劃新增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300萬人,其中3個片區1094萬人,占規劃總人口的84%;3個片區內規劃水庫348座(大型3座、中型113座、小型232座),占全省規劃水庫總座數的81%,其中夾巖、馬嶺、黃家灣3座大型水庫均在3大片區內;全省規劃大型灌區10個,3個片區內有9個,中型灌區131個,3個片區內111個,占規劃中型灌區總個數的85%;全省共規劃中小河流治理工程626個,3個片區內536個,占規劃總數的86%;全省共規劃病險庫除險加固工程829座,3個片區內726座,占規劃總座數的88%。從水資源角度看,3個片區水資源總量930億立方米,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97%,年供水量70.92億立方米,占全省供水量的70%。我們在調研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無論水利建設還是水資源管理,水利部對貴州省的水利扶貧工作在全省水利工作中均具有全局性意義。
三、加強貴州省水利扶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貴州省水利扶貧工作存在的這些困難,我們認為單純依靠貴州省自身力量還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建立更加有效的機制,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合力推動,才能使貴州省水利扶貧工作實現跨越性的發展。
一是進一步理清對貴州的水利扶貧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各項規劃的落實。目前,國家實施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均已啟動,水利部組織編制印發的全國水利扶貧規劃和水利定點扶貧專項規劃也已開始實施。要做好貴州的水利扶貧工作,關鍵是要進一步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實施,全面抓好規劃落實。貴州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比全國平均水平高,而人均年供水量卻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矛盾是工程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因此,我們認為貴州省水利扶貧工作應在認真總結過去工作經驗,特別是水利扶貧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今后一個時期堅持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設為龍頭,全面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五小”民生水利工程、農業灌溉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全面實施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水利扶貧規劃,努力消除工程性缺水的瓶頸制約,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這樣的思路,進一步完善水利扶貧各項措施,通過建立貧困地區水利扶貧投資保障機制和水利扶貧規劃實施情況督查機制,確保水利扶貧規劃中的項目、資金落地,推動規劃順利實施。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水利定點扶貧項目扶持、干部掛職、對口支援的成功經驗,加大對定點扶貧縣人才和技術幫扶力度,幫助開展完成水利前期工作、加強水利建設管理和深化水利改革等,解決水利發展的短板問題。
二是建議調整貴州省水利扶貧工作機制。我部在貴州水利扶貧包括銅仁、畢節試點扶貧,新增2個縣定點扶貧,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扶貧,工作任務重,對貴州省水利發展改革全局影響大。貴州水利扶貧工作機制過去分三塊管理:一是銅仁新農村建設水利扶貧試點工作機制,二是畢節水利重點對口支援試驗區機制,三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聯系機制。按照過去幾年的做法,這三個機制每年都要召開省部聯席會議,研究內容相對重復,牽扯省部人員精力較多,安排上也不方便。因此,為提高水利扶貧工作效率,建議對原有各種機制進行整合,建立水利部、貴州省共同推進貴州水利扶貧工作部省聯席會議制度,一年召開一次會議,統籌研究和協調解決試點扶貧、定點扶貧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扶貧的重大問題,并建立經常性的工作機制和信息交流通報機制,加強貴州省水利廳與水利部有關司局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工作和項目落實。這樣做可以整合力量,提高效率,有利于推動貴州水利扶貧工作,并以水利扶貧推動貴州全省水利工作。
調研組成員:矯 勇 唐傳利 王 磊 李 曦 楊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