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五卅運動前后

張琴秋和沈澤民結(jié)婚以后,小家庭的生活依然是帶有革命色彩的,兩個人各忙各的,白天一出門,晚上很晚才回家。回家以后,還有一些革命青年來沈澤民、張琴秋的小家商量工作,有時,白天也有人來找他們,甚至還在沈澤民家里開會。所以沈澤民、張琴秋的小家,常常成為上海共產(chǎn)黨革命者聚會的地方。用張琴秋自己的話來說,當時她“整天不落屋,都在工人堆里鉆”。陳學昭年輕時住在張琴秋、沈澤民的家里,晚年她回憶說:


早上,琴秋姐起來燒泡飯。中午,澤民先生有時回來,他燒午飯,不讓我燒。他倆把我看做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總是那么照管我。如果澤民先生不回來,我就獨自燒了吃。而晚飯則大多是我燒了吃的。他倆工作忙,休息時間也不固定,常常整天不在家。他們出門,從來不把他們臥室的門上鎖,也不帶上。我不進他們的臥室,除非他們邀我進去;心里雖然明白他倆是在做革命工作,可是從來不向他們探問。有的日子,他們在家,客人一個兩個的來,在灶間里進進出出,當遇到琴秋姐和澤民先生正在燒飯時,來客就在灶間里和他倆談天。我不去聽他們說什么,在墻角落邊靠桌子寫幾句。有時,他倆給我介紹他們的朋友,就像瞿秋白先生和楊之華大姐,我是在他們那里認識的。雖然這樣,他們談天,我可從來不插嘴,有時他們一邊談,一邊還望望我,好像要聽聽我的想法似的。陳學昭:《沉痛憶念沈澤民同志》,刊于《難忘的年月》,花城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209至210頁。


陳學昭的回憶是事實。

當時,張琴秋雖然沒有像向女工宣傳革命道理那樣向陳學昭宣傳革命道理,但張琴秋有時也會和陳學昭講一些自己的革命體會,給陳學昭以深刻的影響。陳學昭曾記得,張琴秋曾經(jīng)和陳學昭講到自己在女工中開展革命宣傳的體會,說:“她們(指女工)的苦,是如我們的一天沒有黃包車錢的著急的苦所能夢想得到的么?!在這些時候,我開始滿足,我覺得我再也不能吝惜我微小的力量了,我應當?shù)氖菭奚!?img alt="謝燕:《張琴秋的一生》,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1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AF83/19704819401784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686760-jsgfrPtr4unBPGbBpbPTjr647duJhfBe-0-6ba45e86fadd50fb2ee9c776f451287b">她還告訴陳學昭:“在那里(指在工人中),見到了世界的全體,發(fā)現(xiàn)了人類最偉大的力量、向上心和革命精神。”陳學昭:《沉痛憶念沈澤民同志》,刊于《難忘的年月》,花城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209至210頁。沈澤民也一樣,平時也沒有刻意地和陳學昭說一些革命道理,但是,有一次,沈澤民偶然和陳學昭說起一句話,讓陳學昭銘記一輩子。陳學昭記得:“只是有一天,澤民先生回家吃午飯,飯已煮好,燜在那里。澤民先生和我靠在他們臥室朝南的窗口(他們的臥室是在弄堂的末端,下面是空地,沒有房子。從窗口直望見整個弄堂。他們不走前門,走后門,進出經(jīng)過房東家的小灶間。房東整天不在家),他像平常談天似的對我說:‘現(xiàn)在我們同國民黨一起革命,將來我們還要革國民黨的命!’這話鏤刻在我心上!我永遠沒有忘記!”鄭超麟:《懷舊集》,東方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167頁。這里,陳學昭關(guān)于沈澤民夫婦不走前門的記憶也是對的。沈澤民與張琴秋當時的住所是從后門進出的。鄭超麟回憶當時自己送材料到他們家里時,也是走后面的門進去的:“我費了許多力量,找到一個弄堂,憑門牌號碼找到一個后門,敲門進去,卻見沈澤民站在灶披間門口。我一時糊涂,拿出地址紙條,問沈澤民這里是不是我要找的地方。澤民笑起來說:‘當然是的。'”鄭超麟:《懷舊集》,東方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167頁。說明當時沈澤民家確實是從后門進出的。

在革命的實踐中,張琴秋的思想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沈澤民提出的婦女解放中首先要經(jīng)濟獨立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與工人的接觸了解中,更加了解了底層勞動人民在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對他們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對窮苦大眾要翻身求解放,只有團結(jié)起來進行無產(chǎn)階級革命一途,有了堅定的自覺;對無產(chǎn)階級的馬列主義理論有了實際的體會,過去許多思想上困惑的東西,在革命理論中找到答案。所以,在五卅運動前后,張琴秋在思想上已經(jīng)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1925年,石門灣的同學錢青,在杭州女子師范學校畢業(yè)以后,要去日本留學,臨出國,張琴秋和錢青在南京路先施公司的屋頂花園觀賞上海的夜景,錢青后來回憶說:“我們兩人一邊品茶,一邊閑談,琴秋姐再三囑咐我,說我的生活太安逸了,以后要自己動手做事,決不要輕視勞動,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錢青:《回憶少年張琴秋》,刊《張琴秋紀念文集》(內(nèi)刊),桐鄉(xiāng)市政協(xié)編,第35頁。錢青的感受和陳學昭的感受是一樣的。所以,此時的張琴秋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女子師范學校的女生了,她已經(jīng)是一個經(jīng)過革命鍛煉的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了。

在五卅運動前后,張琴秋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已經(jīng)是一個職業(yè)革命家。她的革命精神,她的革命才華,得到中共黨內(nèi)許多同志的肯定和欣賞。1924年,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工人,發(fā)展壯大革命隊伍,鄧中夏創(chuàng)辦“滬西工人補習學校”,不久又建立滬西工友俱樂部。滬西工友俱樂部是中國共產(chǎn)黨以公開合法的形式,在紡織工人中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工人團體,它以“互相幫助,共謀幸福”為號召,把廣大紡織工人團結(jié)在自己周圍。據(jù)說會員達到7000多人,成為滬西工人運動中一支重要的隊伍。根據(jù)在工人運動中的表現(xiàn),還在上海大學的張琴秋被安排到鄧中夏負責的滬西工友俱樂部工作,俱樂部的主要任務(wù)是對工人進行文化教育,教工人識字,向工人宣傳革命道理。她們用通俗易懂的道理和比方,向工人講解“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道理,比如,張琴秋她們告訴工人:“工人兩個字連在一起,是一個什么字呢?是一個天字。所以,只要我們工人團結(jié)起來,便會成為天下的主人!”轉(zhuǎn)引自謝燕《張琴秋的一生》,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5頁。她們還給工人比方:“我們紡出來的棉紗,如果一根一根拿在手里,一拉就斷。要是擰成一股繩,任憑他什么大力士,也不能拉斷。我們工人就是要團結(jié)起來,擰成一股粗繩,用這根粗繩,把帝國主義資本家的手腳捆起來,我們工人就會得到解放!”轉(zhuǎn)引自謝燕《張琴秋的一生》,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5頁。這些通俗易懂的革命道理,讓工友俱樂部的工人受到很大啟發(fā)。張琴秋還培養(yǎng)了工人中的積極分子,并且在滬西工友俱樂部里建立黨組織,發(fā)展黨員。這些工人骨干,后來在五卅運動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張琴秋也注重了解工人所思所想,發(fā)展壯大工會隊伍,小沙渡有一塊空地,是附近工人聚會聊天練武功的地方,張琴秋發(fā)現(xiàn)一些工人經(jīng)常在那里習武聊天,便深入他們中間,了解他們的思想,傾聽他們的心聲。他們告訴張琴秋:“在這種黑暗的世道里,不掌握點武術(shù),就會受人家欺侮。”后來,張琴秋把這種情況向鄧中夏作匯報,俱樂部專門研究了這種情況,認為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形式,吸引更多的工人練習武功,把練習武功作為工友俱樂部的一個內(nèi)容。因此,張琴秋一有空,就到這里,和工人朋友一起練習武功,幾個月下來,張琴秋不僅學習了武功,而且結(jié)交了一批工友,了解了他們各種各樣受壓迫的情況。在鄧中夏的領(lǐng)導下,在張琴秋她們的努力下,茅盾記得:“滬西工友俱樂部逐漸成為滬西工人運動的一個中心。”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版,第285頁。這其中有張琴秋的功勞。

后來以1925年2月2日內(nèi)外棉第八廠發(fā)生日本領(lǐng)班毒打女童工事件為爆發(fā)點,慢慢演化成為聲勢浩大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和罷工罷市罷課為主要內(nèi)容的五卅運動。其中,滬西工友俱樂部的作用功不可沒。當時內(nèi)外棉第八廠的男工為此抱不平,找日本領(lǐng)班評理,不料,去參加評理的50名夜班男工被全部開除。于是這個廠的白班工人就自動罷工,這件事鬧得越來越大;老板要求工人派6個代表與廠方談判,結(jié)果談判代表被廠方勾結(jié)巡捕房以“煽動罷工”的罪名逮捕起來。為此滬西俱樂部就公開出面,代表工人向廠方提出6條要求:1.不準打人;2.按照每人原有工錢加十分之一,并不得無故克扣;3.恢復第八廠被開除之工友,并立即釋放被拘押之工友;4.以后二星期發(fā)工錢一次,不得延期;5.罷工期內(nèi)的工錢照發(fā);6.以后不得無故開除工人。同上,第286頁。緊接著,第八廠開始大罷工,第五廠、七十二廠等也跟著罷工,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的罷工運動拉開序幕。

當時張琴秋和楊之華、孔德沚以及葉圣陶夫人胡墨林等奔波在罷工工人中間,宣傳鼓動工人起來罷工,爭取自己的權(quán)益。到5月30日,罷工斗爭進入高潮,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成立,6月1日,宣布全市“三罷”開始,上海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是,帝國主義繼續(xù)血腥鎮(zhèn)壓,同一天,工部局宣布全市戒嚴兩個星期!張琴秋在轟轟烈烈的五卅運動中進一步得到了鍛煉,她在瞿秋白、鄧中夏、陳獨秀等中共前輩身上,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力量,在沈雁冰、孔德沚、沈澤民等親人身上得到了鼓舞和力量。事后,張琴秋曾回憶說:“我目睹了這一偉大斗爭的全過程。工人階級不畏強暴,不講價錢,響應黨的號召,與外國資本家斗爭的革命氣概,深深地感動了我,教育了我,使我認識到工人階級只要團結(jié)起來,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就能戰(zhàn)勝一切強大的敵人。”謝燕:《張琴秋的一生》,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7頁。

張琴秋在五卅運動前后的表現(xiàn),得到中共黨組織的肯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石阡县| 江城| 页游| 祁阳县| 呼伦贝尔市| 呼和浩特市| 喀喇沁旗| 新绛县| 江口县| 鲁甸县| 蓬溪县| 泾阳县| 疏附县| 祁门县| 金华市| 福鼎市| 景东| 方正县| 河曲县| 剑川县| 安丘市| 沧源| 手机| 新丰县| 青海省| 明光市| 东明县| 华阴市| 珲春市| 衡南县| 德江县| 师宗县| 宁晋县| 四子王旗| 邳州市| 鞍山市| 贡山| 平江县| 舞钢市|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