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頓野生動物故事全集:野生動物筆記
- (加)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
- 550字
- 2021-09-27 11:07:45
巖間的“吹哨者”
土撥鼠遙遠的先祖選擇了平原地帶繁衍生息,與此同時,家族中的另一個成員則選擇了石塊遍布的山地。
由于在巖間挖洞更加困難,于是他進化出更大的爪子;以橙紅色為主的環境讓他的皮毛向紅色進化;為了隔著群山和峽谷進行交流,他的聲音變得更響亮,叫聲更悠長。最終,他變得比土撥鼠體型更大更漂亮,也更強大。我們管他叫“山地哨鼠”——他就是黃土撥鼠。

在黃石公園所有崎嶇的山地上,特別是在溫暖的早晨,都能聽見他怪異刺耳的“哨聲”。
仔細辨認聲音傳來的方向,攀過巖石,逐漸向他靠近。你可能要艱苦地行進一個小時,才能看見橙黃色肚皮的黃土撥鼠以及他在亂石之中的家。這是因為他的叫聲傳得很遠,有時在七八百米開外就能聽見。


灰狼。
熟知東部土撥鼠的人能夠認出,黃土撥鼠是東部土撥鼠的西部親戚。比起東部土撥鼠,黃土撥鼠體型稍大,皮毛顏色也稍顯鮮亮。黃土撥鼠在巖間安家,會吹“口哨”,足以讓小男孩羨慕不已。為了防止愛挑刺的人反對“巖土撥鼠”這個稱呼,有必要澄清,土撥鼠的名字“Woodchuck”不過是我們對印第安語的拙劣模仿。在印第安語里,土撥鼠讀作“烏卓”(Ot-choeck),有時也寫成“吾杰”(We-jack)。
揚西營地后面的山脊上遍布碎石,那里住著一群黃土撥鼠。有一天,我正坐在那里寫生,照相機剛好在手邊,這時,一只黃土撥鼠從附近探出腦袋,擺出了照片里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