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將文明的好習慣隨身帶到餐桌上

中華餐飲禮儀可謂源遠流長。據古代文獻記載,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完整。

清代受西餐傳入的影響,一些西餐禮儀也被引進。如分菜、上湯、進酒等方式也因合理衛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禮儀中。中西餐飲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飲禮儀更加科學合理。

人的氣質隨處可見,吃飯時也不例外。用餐時的習慣和姿勢同樣可以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在這里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用餐時應注意的禮儀要求。

首先,餐桌上要保持神情自然。貪吃是參加會餐或宴會最忌諱的。別人還沒有入席的時候,就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餐桌上的菜食,或下意識地玩弄和敲打餐具,好像是在催促主人趕快開吃。開餐后,又狼吞虎咽大塊往嘴里塞食物,把嘴撐得鼓鼓囊囊的。這樣做既是沒有禮貌,又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吃東西正確的做法是:在入席落座后,應該神情自若,一面做好就餐的準備,一面可以與同桌的人隨意交談,以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就餐氣氛。在就餐時,應該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利于消化,也符合餐桌上的禮儀要求。

其次,吃東西過程中要保持禮貌,動作要文雅。首先就餐時要考慮自己的身份,以客人身份就餐,切不可搶在主人前面。就餐時不要挑食,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吃的菜猛吃。吃到口味不合的菜,一定要忍住,切不可吐舌頭或做怪相。夾菜也要講文明,一次不要夾太多。夾菜要小心,不要碰到鄰座,注意不要將菜或湯灑在桌上。在就餐時,發出太大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作響,吃飯菜時“叭叭”作響,都是不禮貌的行為,另外還要注意不要在嘴里塞滿食物的時候與人談論。取遠處的食物時,不要欠身去拿,可請鄰座或侍者傳遞。如果是旋轉餐桌,應等菜肴轉到自己面前時再動筷,不要搶在鄰座之前夾菜。用餐后,可以用餐巾或侍者送來的熱毛巾擦嘴和手,但不宜擦其他部位,打嗝順氣要有節制,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以免貽笑大方。主人離席后客人方可離席。

在家里宴請親友朋友一般來說比較隨意,但也應注意一些必要的禮儀。

(1)要注意席位的排法。席位的排法相對要有所講究,特別是比較重要的家庭宴請。中式宴會的席位安排,因正房為坐北朝南,所以方桌北面(向門一面)為主賓席,以迎門一方的左為上、右為下,是為首次兩席。兩旁仍按左為上、右為下依次排位。主人則背門而坐。

中國的習慣是按每人本身的職務、輩分排列,以便于進行談話。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

(2)要注意上菜的順序。進餐時一般比較鄭重的家庭宴會都要講究上菜的順序:在客人呷酒敘談時,先擺冷盤以佐酒,然后再上熱炒、大菜、甜菜、點心和湯。

(3)要注意敬菜的禮儀。菜端上桌時,主人應該大致介紹一下這道菜的風味或特色,如果客人對某一道菜特別有興趣時,主人還可以簡單介紹此菜的烹飪方法。每一道菜上來時,如果在餐桌上客人有主次、長幼之分時,主人應先請主賓或長者首先品嘗。當客人出現相互謙讓、不肯下箸的情況時,主人可站起來用公筷、公匙為客人分菜。注意不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分菜或夾菜,分菜時,一方面要注意分配的順序,要先分給在座的主賓或長者,然后按照就座的秩序依次分下去;另一方面要注意分菜量適當,不要分得過多,導致客人不喜歡吃,感到為難。部分菜肴可能得借助刀叉,或請在座的客人協助,千萬不要用力撕扯,那樣是很不雅觀的。不要強迫客人或把菜硬推到客人的碗里而不考慮客人的口味及喜好,當客人對某道菜表示婉謝時,應予以諒解,用餐時候如果過分熱情,看似熱情,實為不禮貌。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會交往的活躍,我國吃西餐的人越來越多。西餐不同于中餐,十分注重禮儀,講究規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吃西餐必須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隨意亂取亂拿。正規宴會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應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順序由外向內排列。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形,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攏放在盤中。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進餐時,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時還可用手取。如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著吃。吃餅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則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錯。取面包時,左手拿取,右手撕開,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塊一小塊撕著吃。不可用面包蘸湯吃,也不可一整塊咬著吃。

喝湯時,切不可以湯盤就口,必須用湯匙舀著喝。姿勢是:用左手扶著盤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盤喝湯,不要發出吱吱的聲響,也不可頻率太快。如果湯太燙時,應待其自然降溫后再喝。

吃肉或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進食,千萬不可用叉子將其整個叉起來,送到嘴里去咬。這類菜盤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點綴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由你,不要為了面子強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經備好,放在桌上。如果距離太遠,可以請別人麻煩一下,不能自己站起來伸手去拿,這是很難看的。

飲酒時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滿,也不要和別人勸酒。如剛吃完油膩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讓嘴上的油漬將杯子弄得油乎乎的。干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唇邊碰一下,以示禮貌。

吃西餐時相互交談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切不可大聲喧嘩,放聲大笑,也不可抽煙,尤其在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咽,嘴里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響。談話時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但不能把叉刀伸進嘴里,更不能拿著刀叉做手勢在別人面前揮舞,這是失禮和缺乏修養的行為。

吃西餐還應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體要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3/4即可。不可伸腿,不能蹺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總之,吃西餐既重禮儀,又講規矩,只有認真掌握好,才能在就餐時表現得溫文爾雅,頗具風度。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活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禮儀。為此,掌握某些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習慣菜根譚

飲食吃飯雖是種很平常的生活行為,但卻蘊含著很多的禮儀學問。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當然吃也有吃相。吃飯時,如果你的禮儀很規范,舉止優雅,不僅體現你的學識修養,更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潮安县| 通化市| 象州县| 沽源县| 萨迦县| 张家界市| 广丰县| 来宾市| 宜川县| 新民市| 仪征市| 察哈| 宣化县| 曲沃县| 仁化县| 邢台市| 曲靖市| 阿鲁科尔沁旗| 濮阳县| 体育| 务川| 开江县| 邹平县| 阜阳市| 勐海县| 西城区| 教育| 西青区| 油尖旺区| 青浦区| 罗源县| 龙口市| 荣成市| 徐水县| 尼玛县| 宜城市| 荣昌县| 达拉特旗| 固安县|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