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搞定負責人:負責人成交的關鍵
- 找對人說對話做對事大全集
- 喬拉德
- 4949字
- 2021-04-19 14:15:30
引言
如果銷售人員多次拜訪同一家客戶,但收效甚微,如價格無法商定、協議無法談妥等,此時,銷售人員應該反省:是否找對人?是否找到了關鍵負責人?
銷售成功與找對銷售對象有很大關系。對于銷售人員來說,盡快與真正的決策者建立信任和好感,進而影響客戶的決策十分重要。
1.尋找團體中的拍板人
如果想在你所有的人脈中得到更多的人力資源,必須先以其中一人為中心向外擴張,也就是借由這最初的250個人脈關系,從中再尋找可以讓你向其他人脈網搭上關系的橋梁。如此周而復始地推動,將每一個人的250條人脈緊緊地串聯在一起,也就是直銷界經常使用的推薦模式。
透過不斷聯絡經營,認識的人會源源不絕,真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良好的人際關系全看自己如何去推動。如果要驗證自己的人脈網絡是否豐富,可以隨意走到任何公共場合中。假如時常遇見認識的人和自己打招呼,即證明你的人際關系已經相當成功了。
此外,通常在銷售中尋找拍板人時,也要充分尊重其他人。僅僅尊重是不夠的,要讓所有的人變成準客戶、客戶才行。
拜訪重要人物時,要注意搞好與在拜訪過程中遇到的人的關系。比如,即使你明明知道大人物的住處或辦公室,但也可以在途中找個人問一問,創造辦完事回過頭來再次和那個人接觸的良機。簡單地說,讓你所接觸的人們都變成準客戶。要知道,不管你銷售什么,任何人都有可能對你的銷售產生影響。平時注意“小人物”已經不那么容易,談“大生意”時,就更難了。光顧著拍板人,冷落其他人造成銷售失敗的事例太多了。
經常聽到有些專業銷售人員說自己跟誰“很熟”,但問到一些細節,他就答不上來。“熟人”和“準客戶”是有明顯區別的。要是你把別人當成準客戶,你就要了解清楚對方的姓名、年齡、籍貫、性格、經濟狀況、愛好等,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認真商談,對方才會由熟人變成準客戶,進而成為客戶。
請記住,當你與一位經理、廠長、部長洽談大生意時,與秘書、主任、司機等人先成交小生意的可能性非常大。除了成交真正的生意外,贏得這些“小人物”的心也要比爭取“大人物”的好感容易得多。
養成多說一句話的習慣,請人給別人介紹自己和產品。“這樣的好東西,跟親戚朋友多說一說。”“你知道誰特別需要這種產品嗎?請給我介紹一下。”成交也好,暫時未能成交也好,你多說一句沒什么壞處,因為你已經撒下了一粒成功的種子!
2.發現客戶背后的決策人
在銷售過程中,除了要找到購買決策的人之外,還應該注意其他相關的購買影響者,因為一次購買往往不只是一個決策者所能決定的,他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人的影響。尤其是針對大客戶的銷售,決策人往往不止一人。這時,銷售人員的工作還要適當地投入到購買的影響者上面。
1.影響者的力量
小王是一家電腦公司的銷售人員。他到一個企業銷售電腦,找到了主管采購的一位副經理,恰巧這位副經理是小王的老鄉,兩人談得很投機。于是,副經理信誓旦旦地向小王保證:“我們公司剛好要購買一批電腦,在公司的采購會上我提一下就行了,不會有問題,你回去等好消息吧!”但是,等了一兩個月都沒有消息,小王再一次來找這位副經理時,副經理對小王的態度與先前截然相反。
原來,在采購會上副經理提出這個問題后,財務經理堅決不同意,總經理也不置可否。就這樣,這筆生意泡湯了。
從這個案例來看,這位副經理是決策者嗎?很顯然,他的確是相關負責人,只不過還有人能夠對此筆采購施加影響,而小王卻沒能意識到這一點。
大客戶的購買決策人身份差異很大,采購部經理負責采購,但財務室可能不同意這筆支出;副廠長準備購進生產設備,可能還得經過總經理的批準;人事處想購買電腦,得向采購部申請……為此,必須辨明客戶單位的決策人,找到能夠對決策人施加影響的那個人。
2.參與決策的不同人物
個人消費或個體企業的決策人一般是一個人。而這里所說的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或單位參與購買決策的人員,這些人員一般由以下五種人組成。
3.尋找負責人的三種方法
銷售成功與找對銷售對象關系十分密切。一般來講,關鍵人物是指有需要的、有決定權的、有購買能力的人。通過接觸客戶的關鍵人物,銷售人員可以獲知該客戶的真實狀況。有些銷售人員容易陷入一種溝通陷阱,把時間浪費在感興趣的人物身上,把對方當做關鍵人物對待,這是非常浪費時間又沒有效果的銷售方法。因此,對于銷售人員來講,盡早與關鍵負責人建立好感和信任關系,才能拿到訂單。但是,怎樣才能找到關鍵負責人呢?有下面幾種方法。
1.通過現代媒介——互聯網查找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市場及銷售業發展到一個新的境地。目前,大型、正規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網址。而企業網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全面、詳細地介紹企業及其產品,如企業簡介、企業人員、企業組織架構、研究機構、產品的外觀和功能等,一一展示在互聯網上。據此,銷售人員可以通過企業的網址了解客戶公司的業務、產品、人員架構等,從中獲得想要的負責人信息。
2.通過客戶公司電話查找
向客戶公司打電話尋找關鍵負責人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一般公司都有總機,而總機接線員掌握公司各部門和負責人的電話,向總機詢問能夠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有時也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方法。
(1)多嘗試法。多準備幾個該公司的電話,用不同的號碼去打,不同的人接電話,會有不同的反應,這樣成功的幾率也比較大。
隨便轉一個分機再問(不按0轉人工),可能轉到銷售部或人事部,這樣就躲過前臺了。或讓前臺轉其他科室,與外面有業務聯系的科室是比較好轉的,如人事招聘、銷售、市場、廣告、采購等部門。然后,就看你如何與他們溝通了,沒準一下轉到老總那里。
如果你覺得這個客戶很有戲,你就不要放棄,可以找另外一個同事幫你打,順便考考你的同事,也可以從中學到新的方法!
(2)核對資料法。銷售人員可通過電話采取以下的詢問方式:
銷售人員:“我是郵局的,請問你們公司的全稱是?總經理是?我現在找他核對一下。”
銷售人員:“我是銀行的,需要和老總核對資料,或者是存款出了些問題,要通知老總。”
(前臺一般不敢過問老總錢的事情。)
銷售人員:“你好!我是www.51job的,貴公司在我們這里登記招聘員工的信息,我想問一下貴公司的法人是誰?我們要核對他的相關資信情況!”
(3)急事法。銷售人員可通過電話采取以下的詢問方式:
銷售人員:“小姐,這事情很重要,你能否做主?我很急,請馬上幫我轉給你們公司老總。”
銷售人員:“請找×總,怎么不在?不是說好今天這個時候讓我去個電話嗎?你看他什么時候回來?這事挺重要,他的手機是138還是139?你告訴我,我記一下。”
銷售人員:“小姐,張總可能有急事找我,他打了我的手機,現在還在公司嗎?我回電!謝謝!”
銷售人員:“王老板在嗎?”前臺:“不在。”銷售人員:“他來過我公司沒有呀?怎么還沒來?手機多少?”
(4)威脅法。銷售人員可通過電話采取以下的詢問方式:
前臺:“你哪里?”銷售人員:“廈門的,剛來福州,有重要事情找你們老總(知道姓名,那就直說姓名)。”前臺:“我問你哪里,哪個公司的?”銷售人員:“小姐,你姓什么?我很不習慣你這樣問話知道嗎!(語氣要強,拍著桌子說話)×總在不在?在就給我轉進去。”
(5)朋友親戚法。銷售人員可通過電話采取以下的詢問方式:
銷售人員:“你好,轉你們李總(聲音要大)!我是公司的王總啊!”
銷售人員:“你好!李叔叔在嗎?我是他的侄子!”
很多接線員好管閑事,非要問清楚,你可以發拽。銷售人員:“×總在不在啊?”前臺:“你是哪位啊?”銷售人員:“我是他一個朋友。”前臺:“找他有什么事?”銷售人員:“有點私事,他是不是不在啊?”這時她就轉給老總了。
銷售人員:“×總在不在啊?”
前臺:“他不在。”
銷售人員:“那你告訴我他的手機號碼,我把他號碼弄丟了,謝謝,有點急事。”
知道該公司老總名字(男性)后,請男同事打電話。銷售人員:“我找×(直呼其名)”前臺:“他不在。”銷售人員:“不在?他手機號碼是多少?”前臺:“你是誰?”銷售人員:“我是誰?昨天還一起喝酒了的!(很拽的語氣)。”
銷售人員:“你好,轉總經理。”前臺:“你有什么事?”銷售人員:“有。前臺:你是哪個單位的?”銷售人員:“我是黃。”前臺聽到你報的名字,一定會以為你和總經理很熟。
(6)尊重法。針對平常方法繞不過的前臺時,索性坦白相對,尊重對方。
銷售人員:“我知道你很為難,每天接到各種各樣的電話都很多,很難確定哪個電話該去找老板,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很理解您。同時,我也告訴您,我給你們老板打電話是有一件對貴公司很重要的事情。必須馬上和你們老總取得聯系,麻煩你現在幫我找一下。”
銷售人員:“您好,請問,貴姓啊?”前臺:“什么事?”銷售人員:“我是《國企報》的,有一些情況想找老總了解一下,給我一個老總的電話好嗎?我記一下,謝謝您。”用和緩的口吻問一下對方的姓氏,他會覺得不可以不認真對待這個電話;否則,會有一些責任上的追究。
(7)外國人法。銷售人員可把自己說成是外商的翻譯員,這個方法挺管用的,不妨試試。
銷售人員:“你好,有一家德國的公司,看到你們公司的英文網頁(供求信息),想和你們公司老總通個電話。你們老板的手機號碼是多少?他在嗎?假如你英語好的話,給前臺幾句純正的英語,立馬搞定,屢試不爽。”
銷售人員在利用電話與客戶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語氣一定要自信且有力,切忌膽怯。②通話時要有禮貌并充分尊重對方。③在一般情況下,不要告訴對方自己是做什么的。
3.通過熟人介紹
在中國這個充滿人情關系的國家,有時,銷售人員通過朋友、客戶的引薦接近關鍵負責人最有效。
在接近關鍵負責人時直接說出推薦人,如“是某某研究院的某某教授讓我與您聯系的”、“某某公司的總經理某某介紹我來與您見面”……
另外,向公司的員工打聽也是獲得信息的好途徑,如門衛甚至清潔人員等。
銷售人員在拜訪客戶時,一定要與關鍵負責人建立信任和好感,進而成功銷售。
4.了解客戶的采購流程
客戶公司中參與決策的有決策者、影響者、采購者、信息控制者,針對這幾種人,銷售人員要采取“消滅反對者、拉攏中立者、擴大支持者”這一銷售策略。
某家電公司計劃3個月之內進行公開招投標關于商用收款機的更新換代項目,已經有上海某公司、深圳某公司、北京某公司、江海公司等公司參與,并知悉某家電公司內部有五位項目評估成員。
情況之一:一位項目評估成員已經比較了許多廠家,感到江海公司價格相對國內較高,服務態度也不夠熱情,不過會作為重要考慮的供應商之一。同時,等待下個月上海某公司重新制作的計劃書,根據其性價比再決定采用與否。
情況之二:五位項目評估成員的某一個領頭羊,曾經與某家電公司銷售部的副總經理來過江海公司,但當時不知道情況,接待規格比較普通,某家電公司銷售部的副總經理抱怨比較大,一直反對購買江海公司產品,同時銷售部因為不負責采購,所以,影響力不大。
通過上面的案例,銷售人員發現要想拿下這個項目,就必須分析客戶內部的采購流程;否則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如何根據客戶的采購流程對客戶進行跟蹤。一般IT信息化項目的客戶內部采購流程分為八個階段:發現問題,提出需求;研究可行性,確定預算;項目立項,組建采購小組;建立采購標準;招標,初步篩選;確定首選供應商;商務談判;簽約。
根據分析,其實江海公司目前進展到第五至第六階段之間,因為項目已經過了初步篩選階段,現在面臨的問題只是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江海公司與上海某公司),那么銷售人員考慮的重點應該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五位項目評估成員的評估標準,從價格、品牌、服務、行業標準、技術實現等方面有一個整體的評分標準。
其二,對五位項目評估成員的傾向性態度,即讓更多的人成為江海公司的支持者非常重要。
所以,只有分析客戶內部的采購流程,才能進一步采取行動,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樣,只有了解客戶的采購流程,并根據客戶所處的采購階段制訂銷售方案,才能滿足客戶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
不清晰,五位項目評估人員是關鍵,銷售部副總經理盡管反對,但他不是核心人物,所以,花費的精力不必太多,只是有時間需要照顧一下他的情緒。而要向態度中立的兩位成員花費精力,使盡一切辦法拉攏他們,同時擴大態度不清晰成員的支持。
由于客戶內部各個部門分工不同,關心的側重點相應不同。銷售人員只有了解客戶每個部門的職能,只有明確哪些部門是支持者、哪些部門是中立者、哪些部門是反對者,才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