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小學生必背常考古詩詞(六年級)作者名: 陳蘭 趙霞編著本章字數: 888字更新時間: 2021-04-02 14:13:23
西江月①·夜行黃沙②道中

朗讀參考
☆☆/☆☆/☆☆,☆☆/☆☆/☆☆。☆☆☆☆/☆☆☆,☆☆/☆☆/☆☆。
☆☆☆/☆/☆☆,☆☆☆/☆/☆☆。☆☆/☆☆/☆☆/☆,☆☆/☆☆/☆☆。
認識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詞人。其詞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亦不乏細膩柔媚、清新寧靜的作品,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青玉案·元夕》等名篇傳世。
字詞釋義
①西江月:詞牌名。②黃沙:黃沙嶺,在今江西上饒以西。③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④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⑤見:同“現”,顯現,出現。
詩詞譯文
明月慢慢升上樹梢,驚飛了在枝頭棲息的喜鵲。晚風清涼,徐徐吹拂,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鳴聲。稻花的香氣陣陣飄來,人們愉快地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叫,好像也在訴說著豐收。天邊依稀能看到幾顆星星時隱時現,轉眼之間,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趕緊找地方避雨,一向熟悉的土地廟樹林邊的茅店竟然不見了蹤跡。拐了個彎跑到小溪橋上,忽然看到茅店出現在眼前。

詩詞鑒賞
全詞從視覺、聽覺、嗅覺三個角度描繪了夏夜山村風光,風景如畫,恬淡自然,是宋詞中吟詠田園風光的佳作。“明月”“鵲”“星”等表現了夏夜的美;“鳴蟬”“蛙聲”,以動物的鳴叫聲襯托夏夜的靜;“稻花香”,從嗅覺角度抒發豐收的喜悅。這首詞的選材具有生活氣息,語言樸實自然,看似平淡卻蘊含著豐富的情感。
詩詞練筆
1.辛棄疾號稼軒,蘇軾號_________。
2.下列詩詞描寫的不是夏季的一項是( )
A.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3.下列詩詞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
A.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教胡馬度陰山。
B.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C.秦時明月漢時關,孤城遙望玉門關。
詩詞拓展
辛棄疾從小就立下收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他二十一歲時聚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起義軍,并擔任掌書記。后來,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起義軍被迫解散,憤怒不已的辛棄疾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金兵軍營,活捉了張安國。辛棄疾從此聲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