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出全新的自己(全新修訂版)
- 張德芬
- 2310字
- 2021-04-20 16:40:32
再版序
對無意識的程序說“不”
《活出全新的自己》又再版了,個人成長三部曲——《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這三本書,讓我在個人成長作家行列中的地位始終不衰,真的是非常感恩。雖然《遇見未知的自己》已經成為個人成長領域入門的經典作品,但其實我個人偏好的還是這一本,因為這本書其實最深入,最有療愈性,并且和我近年來經歷一些課題之后的感受完全一樣——我們當前生活中出現的所有問題,其實都和我們的原生家庭有關。
我以前在演講時曾經說過,我們目前在生活中面臨的所有問題,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和父母的關系。后來,當我檢視我生命中的一些問題時,我發現我基本上已經療愈了所有的關系,就是親密關系不行。但是分明現在我和父母的關系極好,他們無條件地支持我、愛我,我也對他們非常好,非常滿意。
問題在哪里呢?我追溯我失敗的親密關系的模式,發現一個基本的問題:當我小的時候,媽媽過得非常辛苦。而我是一個敏感多情又忠心的孩子,而且很有承擔能力,因此,當時我做了一個決定:媽媽,我要為你承擔你的痛苦,我要拯救你,讓你快樂。這個決定,只是我小時候面對所有情況而做的決定之一,它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程序,不停地在無意識的層面操控我的生命。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有很多不同的程序,發現它們是改善的第一步。怎么去發現它們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看你現在的人生當中,哪些事情是困擾你的,哪些東西是你想要又得不到的。因為宇宙總是回應我們內心真實而懇切的需求,所以沒有理由讓我們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本書中的幸雄和向東,顯然人生中都出現了一些不愉快和危機,追本溯源,其實還是和他們與父母的未完成的事情有關。
說回來我自己的狀況,現在我的母親非常幸福,住在我給她買的舒適的房子里,我爸爸對她很疼惜,我和哥哥也都住在附近,對她非常孝順。她自己非常積極地參與教會事務,日子充實有趣而幸福。雖然年輕時吃過的苦會時不時冒上來,讓她有一些怨氣、惡言、挑剔,但總的來說,她對自己目前的生活非常滿意,稱得上是幸福的。
我成功地拯救了母親嗎?其實沒有。因為母親當年以一個孤女的身份嫁到一個大家族,父親當時對她并不好(年輕時脾氣很壞、自私又愛玩),家族里的人也不是很尊重她,她沒有機會受教育,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任何依靠,相當沒有安全感,加上自己敏感多疑,非常悲苦。那個看著她受苦的小女孩,那個想要拯救母親、讓母親快樂的小女孩,當年沒有成功地完成她的任務。
小女孩長大了,和母親也有過爭執、齟齬,離家了,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那個能量還在我的身體里,記憶在我的細胞中。雖然后來我和母親關系修好,相處融洽,但是小時候那個和母親未完成的事件,總是會以不同的面貌,在我生命的不同階段,以類似當年的情境般地展現出來。
當年的小女孩,依偎在媽媽身邊,看著媽媽,也希望媽媽看見她。但是,每當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會切斷與小女孩的情感聯結。小女孩年紀小,需要媽媽,更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情感聯結,否則她就有面臨死亡的不安全感。在親密關系中,我們都會無意識地進入掌管我們直覺反射爬蟲類腦中(這是科學研究證實的),把愛人當成小時候的父母,繼續和他完成我們與父母未完成的課題。
于是,在外面成熟、睿智、大度、風趣的人,在愛人面前可能成為一個蠻橫又不講理的小女孩,而且極端需要關注,不給愛人留一絲的空間。男人也可能如此,在職場上應對得體、專業干練,但回到家里就是用孩子的心態面對自己的愛人。
出路是什么?對我而言,就是去重新經歷那個小女孩當年沒有成功拯救母親的痛、不安全感,以及羞愧、不甘心。我在合一大學修行時,放下防衛,回到自己的內在,去感受當年母親的辛苦和傷痛,進而看到并且經歷那個小女孩撕心裂肺的痛苦。一旦把當年壓抑或是不敢去感受的痛好好經歷一遍,你就不會再受無意識的程序宰制了。你看得見它,可以對它說:“不!”
書中幸雄和向東的經歷也是如此,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們分別獲得了幫助,進而有資源、有能力、有空間去感受自己小時候的痛,愿意去面對、整合、接納,也因此走出了人生的陰霾,攜手共創美好的人生。
再舉幾個例子吧。有個朋友被父親百般憐愛地養大,但是后來有一些誤會,讓她開始疏遠父親,不接受他給予的愛。在日常生活中,她卻情不自禁地會被年紀看起來比較大,讓她能夠崇拜愛慕的人吸引。然而因為這個和父親未完成的事件,她總是得不到她想要的男人,只能遙望,不能擁有。她要做的是:在一個安全、支持的環境下,重新去經歷當年和父親的沖突、誤會、爭吵背后的那個痛,從而原諒父親,也原諒自己,修復好和父親的關系,那么她就可以作為一個正常的女人,去享受她應得的愛情了。
還有一個女孩則是有一個特別嚴厲、冷酷的軍人父親,所以長大以后,她不自覺地老是找比她年紀大,而且對她冷漠的男人。任何男人,只要稍稍“示暖”,就會被她拒于門外。這個女孩要做的,就是真正地去看見她的父親,一個冷漠、無法表達自己感情的男人,他也許一點都不完美,沒有給她小時候需要的那種愛,但現在她長大了,可以放下對父親的依戀和忠誠,找一個會愛她的男人。如果能夠接受小時候不被愛、被疏離的那種痛苦,好好地流淚哀悼,并且認真地和那個模式說再見,那么,就有重新找到人生幸福的可能性。
很多人逃避面對自己與父母的關系,就像把頭藏在沙堆里的鴕鳥一樣。但是,當生命的痛苦情境來臨,為你帶來無法面對的傷痛和麻煩的時候,去修復與父母的關系是最好、最根本的方法。本書中的諸多方法、工具,就是協助大家穿越這片危險叢林的最佳伴侶,希望朋友們能夠切實地去實行。而我自己,也是每天都在面對、實踐、失敗、受挫、振奮、再接再厲地不斷修行,所以親愛的,這條道路不寂寞,我們是互相為伴的。
2016年純碳,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