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像船沒有羅盤一樣!
哈佛最成功的人:目標明確
如果你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還怎么獲得成功?
每當身邊的朋友頻頻成功,或考上了心儀的學校,或贏得了各種獎項,我們總會忍不住回頭看自己,并產生這樣的困惑:為什么成功的都是別人?為什么自己仍在原地踏步?因為,你沒有明確的目標,以致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所以只能停留在原地打轉!要知道,目標是實現理想的引路燈,唯有在它的照耀下,我們才能看清通往成功的路!
提及馬文·鮑爾,也許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麥肯錫公司,卻不知他還是同時從哈佛法學院和商學院拿到學位的第一人。鮑爾是個目標非常明確的人,自從他跟幾位合伙人買下麥肯錫的那天開始,便將公司打造成專業的咨詢企業作為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不但始終堅守原則,更努力提升咨詢行業的地位。
要知道,在鮑爾將麥肯錫的主業定位于企業戰略管理咨詢時,管理咨詢在美國還是一個不太入流的概念,人們都覺得這是個有點“邪乎”的行業:有些人不相信這種所謂的“專業”;有些人則擔心會泄露自己的企業機密;更有些人時刻提防相關人員的參與……以致在那時,美國的精英人士們都鄙視這一行業。
然而,鮑爾卻始終堅定自己的目標,選擇了為生意人服務的事業,并將為商界提供管理智力上的支持當作目標。此外,他還近乎瘋狂地相信:每個執行官都有對政策和管理的建議的需求,而且只要外人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能及時找準了解與解決問題的角度,他們就會樂于接受外人的幫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鮑爾執意要求客戶公司的CEO參與,麥肯錫只為CEO工作,并只對CEO負責。
不僅如此,隨著麥肯錫的不斷發展,鮑爾進一步設定了更為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只關注最重大問題,只做那些決定著客戶公司戰略方向或公司經營全局的重要項目。麥肯錫不但因此失去了一部分收益,還在商業圈里落下了“高傲清高”的名聲,可即便是這樣,鮑爾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目標。
1965年,有家企業想花5萬美元的高價,購買麥肯錫公司的一套軟件,卻遭到了鮑爾的斷然拒絕,他說:“我們不是賣軟件的,我們只為公司董事會提供戰略咨詢,我們不能把為服務客戶而開發的軟件又賣給別人,那會有沖突。”
在鮑爾明確的目標的指引下,麥肯錫成了行業中的“標兵”——專業、權威!在麥肯錫家喻戶曉的同時,鮑爾也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的巔峰!
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一艘丟失了羅盤的船,不管有多少人來幫忙,也無論你使出多大的力氣,這艘船都很難到達成功的彼岸!確立明確的目標是成功不可少的因素!若將夢想比作一艘巨輪,那么目標就是指引它前進的燈塔。沒有目標,所謂的夢想便只是一句空談,沒有任何的意義;而不明確的目標,會令人失去前進的動力,難以到達目的地。
這個世界上,有天資聰穎的人,也有能力超強的人,還有信心十足的人,可即便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若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整天漫無目的得過且過,是很難成功的。
馬文·鮑爾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是一種必然,漫無目標的漂蕩,終歸會讓我們迷路,而我們心中那座無價的金礦,也會因得不到開采而與平凡的塵土無異。我們不能盲目制訂目標,如果目標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即使再勤勞也是徒勞!
學習日志
目標的重要性人盡皆知,因為它能幫我們節省不少時間!我們不僅要設立目標,還要給目標制訂詳盡的計劃。需要注意的是,制訂目標要結合實際,并隨著時間和事件的不斷發展做出適當的調整,或者根據現實的需要,制訂新的目標,這樣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方向不對,再努力都是白費
不要管過去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將來要做什么!
哈佛里有一門課程,被學生評為最值得上的科目之一,這門課程每年都保持著超高的人氣,而且還有不斷攀升的勢頭。究竟是什么課如此厲害呢?它就是心理學碩士泰勒·本·沙哈爾開設的課!沙哈爾的課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呢?正是因為他能給大家指明方向!
泰勒·本·沙哈爾教授的人生經歷頗有幾分傳奇色彩:在體育界小有成就的他,選了哈佛大學的計算機系,如今卻站在了心理學的講臺上!
這得從沙哈爾教授16歲那年說起了!
這一年,足足訓練了5年的沙哈爾,終于獲得了全國壁球賽的冠軍。親朋好友得知消息后,不但為他的勝利歡呼,還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慶祝趴”。然而當派對結束,只剩下沙哈爾一個人時,他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怎么會這樣?原來早在訓練期,他就已經非常空虛,總感覺生命里缺少了點什么似的,整天都悶悶不樂。那時候,忙著訓練的他無暇思考這些,更不敢去深究。
面對內心的空虛,沙哈爾覺得還是自己不夠努力,于是他再次堅定信念,朝著自己的目標——全國壁球賽冠軍前進!他相信,現在的空虛是暫時的,只要把身體和心理都練得足夠強大,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屆時,歡呼聲能填滿他的空虛,而勝利的喜悅能讓他重獲幸福!就這樣,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了訓練!
誰曾想,面對勝利,沙哈爾非但無動于衷,竟還有點悲從中來!奪冠的那天晚上,他一個人坐在床上,試圖回味一下成功的喜悅,卻發現快樂早已悄然離去,心里只有滿滿的空虛和迷惘,甚至還夾雜著一絲恐懼,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出來。他問自己:這是喜極而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他是難過得哭了出來!因為即使完成了目標,他也感覺不到幸福,更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該怎么走!
起初,沙哈爾以為這只是一種錯覺,不過是因為幸福來得太突然,自己還沒做好準備罷了,過段時間就會適應的。然而事情并沒有他想象的那般簡單,他的痛苦越來越難以克制。直到一個偶然的契機,他與計算機“邂逅”,他的生活才漸漸有了起色,于是,他放棄了頗有成就的壁球,選擇了陌生的計算機!
1992年,對計算機已經了如指掌的沙哈爾,選擇了高手如云的哈佛計算機系,那時的他,無論是在學業、社會活動,還是在體育競賽方面都得心應手,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設定的目標更是一一被其拿下,但他卻一點都不快樂。接二連三的選擇失誤,給了他沉重的打擊,為了追尋答案,他開始接觸哲學和心理學,沒想到竟如魚得水,他知道,他終于選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或許在很多同學看來,定個目標無非就是考個好名次、進入名校深造之類的。事實并非如此,對待目標,要慎之又慎,要思考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是為了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是為了贏得更多的榮耀,抑或是為了不白在世上走一遭。唯有先確定了這些,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標,從而避免做無用功。
由此可見,確定目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這樣才能制訂正確的人生目標,才能選準今后努力奮斗的方向。要知道,方向對了,即使你前進的腳步緩慢了些,那也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若方向不對,就等于背道而馳,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親愛的同學們,你期望過上什么樣的生活?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這些問題,你想過沒?若沒有,那現在就好好想一想!
學習日志
不可否認,通往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但適合別人的未必就適合你,無論有多少人在某條路上取得了成功,都絕不能頭腦一熱也跟著去。目標就像衣服上的第一顆紐扣,若一個不小心扣錯了,那么下面的扣子肯定會跟著出錯,而且越是使勁扣,就會錯得越離譜!
看到這,有人可能會忍不住問:那錯了怎么辦?答案其實很簡單,不要介意出錯,能及時改正便好,即使選錯目標也別怕,只要更換及時,一切都來得及!
無論目標有多遠,先行動起來
不要怕目標定得太高,你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
有了目標,接下來應該怎么做?是制訂一個詳細而周密的執行計劃,還是等待合適的契機出現后再去實施?其實,不要糾結那些沒用的,先行動起來!不可否認,實現目標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但若因顧慮太多而躊躇不前,便會將時間和精力都白白浪費在胡思亂想上,本末倒置。
其實,很多人并非是不想行動,而是害怕自己無論做什么,都實現不了那個遙遠的目標。殊不知,行動的力量遠遠超乎我們想象,它不但能帶領我們邁向成功,還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回憶哈佛的求學時光,王萌只記住了一句話:“目標不是一句口號!”
王萌做事有點“太過周密”,任何一項學習任務開始前,她都會前思后想地考慮大半天,待她理清思路后,才會去貫徹執行。
王萌很早的時候就給自己制訂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要進入哈佛商學院!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為自己設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隨著學習過程的深入,她還會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只不過因為性格的關系,每一次調整計劃都會耗費很長時間,直到她將計劃中的細枝末節之處也考慮周全了,才會開始付諸行動,這就導致當她開始實施計劃時,卻早已落后了其他同學一大截。
王萌全然沒發現自己的這個缺陷,在她看來,要想實現目標,就必須制訂計劃,而且計劃一定要周詳、具體,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這樣實踐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然而事實證明,王萌的想法是錯誤的,將過多的時間浪費在制訂計劃上,她的效率和執行力大打折扣。在一次模擬考試中,王萌的成績很糟糕,這對她的打擊很大,看著自己的目標漸行漸遠,她不得不冷靜下來,思考自己失敗的原因。就在她苦苦思索失敗的原因時,導師的一席話讓她恍然大悟!
偶然的一天,導師看見王萌正對著計劃表發愁,導師觀察了一會后對王萌說道:“王同學,我覺得你可能是鉆牛角尖了。我們是應該看重計劃,但不能忽視了效率和執行力。計劃應該放到行動之中去完善,而不是一開始的時候就完全敲定,在一件事還沒開始做的時候就想著把后續的計劃都制訂好是不科學的,你覺得呢?”
從那以后,王萌不再諸多顧慮,她將時間和精力轉向了行動,而是在實踐中去學習、去揣摩。就這樣,她掌握了不少學習的技巧,最后更是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哈佛商學院!
人生的機遇可遇不可求,倘若我們一味地沉浸在幻想之中,沒有絲毫的實際行動,那拿什么去改變命運、獲取成功呢?有些同學總覺得,即便自己當時沒立刻行動,那種激情和沖動也會常伴左右。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信心會衰退,意志會消沉,目標會模糊,這時就算你想行動,也辦不到了!若不想讓自己發出“如果當初……”的感嘆,就要勇敢地行動,不要前思后想,猶豫不決,而要從現在開始,提升自己的執行力,用實際行動去獲取成功!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無論你的目標有多高、多遠,也不管它最后能不能夠實現,趁精神尚飽滿,斗志仍昂揚,熱情還猶在,擼起袖子先行動起來!
學習日志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行動派”充滿了干勁,每天都像打了“雞血”般,為了目標馬不停蹄地努力,可到了最后,他們非但沒實現目標,反而還離夢想越來越遠了,這是什么個情況?原來,盲目行動的他們,早已偏離了目標的方向!
的確,目標需要用行動去實踐,但前提是必須圍繞它來進行,否則無論你再怎么行動,都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對此,應該定期查看自己努力的成果,并在行動中不斷地調整計劃,使其更符合目標的要求。換而言之,即根據自身和環境的變化,以目標為準則,靈活地去行動!
把目標“切開”,才能大口地“吃”
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化整為零的高手!
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先學會“化整為零”!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既不要去想你做過的那些,也別管你還沒做的部分,盡力把現在的做好就行!哈佛人朱成更是憑借這個,成為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歷史上首位中國籍學生會主席!
生于寧波、長在北京的朱成,既有著北方人的爽朗,又不失南方人的細膩,正是這種“南北結合”的性格,讓她比同齡人更活潑,更易接受暫時的失敗!
要說朱成收獲成功的真正功臣,那就非她的父母莫屬了!在他們看來,目標是必須要有的,只不過,沒必要弄得那么“遠大”:因為太“遠”了不現實,有等于沒有,不利于孩子的實際操作;而太“大”了完不成,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他們從不跟朱成談什么“遠大”的理想,給她制訂的目標也十分簡單,她只需要“踮個腳尖就能摸到”了,甚至連“跳”都不用“跳”一下。
剛上學那會兒,朱成太過頑皮,在連續三次換幼兒園后,父母不得不提前一年送她去小學。不過朱成畢竟年齡小了點,不久,她跟同學們的差距便暴露無遺,尤其是在體育方面,個子最小的她,每次跑步都被別人甩在最后,這讓好勝的她十分沮喪。對此,父母安慰之余,還給她支了個妙招:你的目標是只追前一名!
在父母的指導下,朱成把這種“化整為零”的目標術,也用到了自己的學習中。第一次考試后,她的成績不太理想,只達到班級的中游水平,她除了難過,更多的是著急。對此,父母非但沒有責怪她,還安慰道:沒事,你前面的路還很長,咱不慌,一步一步慢慢來。而對于具體要求,他們還是那句話:能追上前一名就好。只要朱成每次考試都超一個,到了六年級,那也是成績斐然!
面對一個個的小目標,朱成表現得胸有成竹,毫無壓力的她不僅心態好,學習起來也不急不躁、有條不紊,每一步都走得相當穩。再加之追上前一名并不難,只要多努一把力就能辦到,所以,她不但非常努力,還很容易就堅持了下來。在小目標的激勵下,她每次都能令人驚嘆!
看到這,有些同學可能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因為即便沒有父母的從旁指引,我們也照樣能像朱成那樣把目標“切開”來“吃”!要知道,學習畢竟是自己的事情,若有人能助我們一臂之力,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如果沒有,那就得自己動一動腦子了!
的確,任何目標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那些美好、遠大的目標,往往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以致很多人在實現的過程中,都敗在了現實的手里。其實他們也不想半途而廢,只是這目標太難達成,總覺得成功遙遙無期,再加之身體和心理上的倦怠,都逼著他們不得不選擇離開。殊不知,就算你的目標比天還大,只要把它像“切”比薩那樣,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還怕“吃”不了嗎?
對此,有人可能會問了:那具體怎么做?很簡單,就像哈佛女孩朱成那樣,別整天老想著要上哈佛,先把今天的目標確定下來,或是把這個星期、這個月、這一年的目標定下來,然而擼起袖子加油干。這樣,待到你搞定所有目標后,便會發現成功已近在咫尺!至于完成目標的時間,你可以視自身的情況而定。
不過也不要把目標分得太小、絲毫不費力就能實現,如果這樣,上哪兒去找自信、上哪兒去找動力,又上哪兒找成就感去!所以,親愛的同學們,在分解大目標時一定要“量身定做”,把它放在比自身能力高出那么一丟丟的位置上!
學習日志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些人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小目標上,時間一長,竟一個不小心耽擱了終極目標,這可不是什么好事,相當于撿了芝麻,卻弄丟了西瓜!
那么,怎么才能始終朝著大目標前進呢?對此,我們來看看哈佛女孩朱成的父母有些什么建議:每次完成目標后,要根據具體情況隨時修正目標,做到可上可下。也就是說,每實現一個小目標,都得再回頭看看那些小目標,對它們做出適當的調整和修正,以確保它們一直圍繞著終極目標上下浮動!
如何設定目標
擁有明確的目標,并不斷地向該目標前進!
目標是什么?它是懈怠時的鬧鐘,能把你從懶惰中叫醒;它是疲憊時的綠洲,能讓身處沙漠的你看見希望;它是受挫時的陽光,能幫你驅散滿天的陰霾……是的,目標就是這么神奇的存在!
走進哈佛大學,無論是墻上掛的,還是教授嘴里說的,甚至連學子之間流傳的,都與目標息息相關:“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船沒有羅盤一樣”“缺乏明確目標的人,一生將庸庸碌碌”“堅定的目標是成功的首要原則”……在哈佛人看來,一個遠大的、美好的人生目標,不僅能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更能喚醒斗志,獲得精神上的力量!
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有個名叫約翰遜的小伙子,在他上中學時,父親就發現了他的商業天賦:把家里的空飲料瓶做成小擺件,周末拿到集市上去賣錢;為學校義務除草、修剪樹枝,給自己加分的同時,還帶著工具去附近一些鄰居家順便賺點外快……父親心里清楚,這些都不過是小聰明,若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商業巨頭,約翰遜需要的不僅僅是社會閱歷,還有專業的商業知識與經商技巧!
于是父親找約翰遜進行溝通,談話間,約翰遜表達了對成功商人的向往,并在父親的幫助下,制訂了一系列的計劃,來幫自己實現商界精英這個目標。
按照計劃,約翰遜首先得拿下理工科的學士學位,為今后展開商業活動儲蓄必備的專業知識。對此,他把目光投向了哈佛大學,并選擇了攻讀其最基礎的機械制造系。通過學習,他對產品性能、生產制造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不但培養了自己的知識技能,還建立了一套嚴謹的邏輯思維體系。不僅如此,在哈佛的那四年,他還選修了一些相關的專業課,如電工、電子、化學、建筑、力學……
其次,向哈佛經濟學的碩士學位發起進攻,為將來經商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約翰遜又用了3年時間,去學習商業的社會地位與作用,去了解影響商業活動的因素,去掌握經濟學的專業知識。與此同時,他還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熟悉了經濟法的相關規定,更是將經濟管理這門學科“修煉”的爐火純青。
轉眼,就到了跟哈佛說“再見”的季節,根據計劃的安排,約翰遜接下來要做的是:積累自己的社會閱歷。于是離開哈佛后,他沒急著去經商,而是在政府機構做了5年的公務員。經過整整五年的歷練,約翰遜已經從一個青澀稚嫩的愣頭青,脫變為一名深諳世事卻不世故的“老江湖”。值得一提的是,聰明的他還利用各種機會廣交各界好友,為自己編制了一張“四通八達”的關系網。
終于到了計劃的結尾,約翰遜得熟悉一下業務,掌握一點商業技巧了。正如日中天的他揮別同事后,就跳槽去了一家國際大公司任職。在短短的2年時間里,約翰遜已學會了各種商務技巧,也摸清了行情。他覺得實現目標的時候到了,便謝絕了公司的高薪挽留,自己創辦了一家商貿公司。
就這樣,約翰遜踏上了夢寐以求的經商之路,很快實現了自己的商業夢!
如果你認為,設定目標只是單純地寫幾個愿望,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除此之外,還得像約翰遜那樣,拿出一系列的實施計劃,否則目標便是空談,甚至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可見,設定目標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它不僅需要準確定位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而且必須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甚至在必要時,還得做出適當的調整……
那么,目標該如何設定呢?
不能抽象,越具體越好
很多人在定目標時,都喜歡寫什么要考上好大學,殊不知,這樣的目標太模糊,過于抽象,世界上好的大學比比皆是,你想進的到底是哪一個?這時,也許有人會說:那我把目標定在哈佛總可以了吧?這也不夠具體,要知道,哈佛可不僅僅只有一個專業,你是想攻讀商學院的MBA,還是想進法學院、設計學院、教育學院呢?所以,親愛的同學們,一定要把目標具體化,越具體越利于實踐!
從易到難,起點別太高
俗語有云:“萬事開頭難。”每個人初做一件事,不僅要抵擋對未知的恐懼,還會遭遇各種阻礙、困難以及挑戰。目標亦是如此,就算已經有所準備,但在剛開始時,照樣會千頭萬緒、無從下手。倘若定的起點太高,那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便會消減我們的熱情、自信和斗志,目標也會變得難以實現。所以制訂目標一定要從易到難,好讓自己慢慢地漸入佳境!
該變就變,不能一根筋
是的,目標可以幫我們實現夢想,可若我們的行動完全按部就班,那么我們的創造力就會相應缺失,從而變得刻板、教條,甚至還會給實現夢想帶來很多障礙。實際上,人生真正不變的恰恰是變化本身,所以千萬不能一根筋,即便定好了目標,該變的時候還是得變,如果你意識到目前的目標,不僅難以實現,而且已經不是你想要的那些了,那么就完全可以考慮對目標做適當的修改。
定個期限,滅掉你的懶
人總有一種“惰性”,面對目標,一帆風順時都想偷個懶,更別談遭遇困難和阻礙之時,即便是有辦法解決問題,也會找各種借口拖延,好讓自己能放松一下。對此,若在設定目標時,能先把完成的時間定下來,給自己戴個“緊箍咒”。
學習日志
不知是出于挑戰心理,還是對自己太過自信,有些人把目標定的特別離譜。沒錯,志向遠大的確是件好事,可也得量力而行不是,否則還沒等進入狀態,現實就會將你打得稀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切都得從實際出發,別做那些超過自己能力范疇太遠的事,已經有無數人證明:好高騖遠的下場,沒有最慘,只有更慘!所以,在設定目標時,千萬別忘了現實這道“坎”!
對此,哈佛大學就經常教育學子們:要想制訂準確的目標,首先要能準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所以,哈佛人在設定目標時,都會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先認清實現目標的基礎,后分析自己是否具備這種基礎,再預測目標與基礎之間的距離,并判斷自己有沒有能力消除這距離,只有做完了這些,他們才真正開始制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