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哈佛“自信說”:沒人能否定你,除了你自己

信心不能給你需要的東西,卻能告訴你如何得到它!

別懷疑,你就是傳奇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提及哈佛,世人的腦海里常會閃現出這個詞——傳奇,為什么呢?因為從它那扇門走出來的人,不是稱霸業界的領袖,就是響當當的精英人物,也正因為如此,莘莘學子都夢想著能成為哈佛的一員。然而,有些人卻真的只是在夢里想想而已,一回到現實便不敢有這種奢望,在他們看來,哈佛的門檻好比是難以跨越的“龍門”,既沒能力又沒條件的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踏進哈佛的大門。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些人太不自信了!要知道,哈佛錄取學生并沒有統一的考試,它只會根據你提供的材料——包括你平時成績的證明、英語能力證明、各種獎勵證書、兩封推薦信以及兩篇個人小論文等進行評估選擇。無論你是不是天才、成績拔不拔尖,只要你的英語能力過硬,你獲得的獎勵證書有分量,你寫的小論文相當有水平,那么,你就有被哈佛大學錄取的可能性。

可見,哈佛也沒想象中難進,所以別懷疑,沒準你就是它的下一個傳奇!

在2016年的哈佛畢業典禮上,出現了第一位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大陸學生,他就是來自湖南一個小鄉村的何江。何江出生于南田坪鄉的農村家庭,在他兒時的記憶中,家鄉是個落后的村莊,既沒車,也沒電,甚至連自來水都沒有。

何江深知,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走向更寬廣的遠方。于是他披星戴月地學習,以求能考上好的大學。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成績一直穩步上升,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占據“全校第一”的交椅。終于,在2005年的夏天,何江考入了自己心儀的高?!袊萍即髮W。

當何江帶著美好的憧憬進入大學時,現實卻給了他致命一擊:同學們都穿著靚麗的服飾,用著新式的手機,吃著校外的大餐,甚至有人還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面對這個嶄新的世界,他的自卑感油然而生,為了打消這種念頭,他決定拋開雜念,只埋頭于自己的學業,這使得他拿下了學校的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學習上的優異,給了他滿滿的自信,使他逐漸忘了家境帶來的自卑感。

2009年,大學畢業的何江決定繼續深造,雖然國內已有不少名校拋來了“橄欖枝”,但他卻想出國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對此,導師建議他去哈佛,面對聞名遐邇的哈佛大學,他又有點不自信了,因為他并不覺得自己能從眾多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他一再猶豫,不敢提交申請材料。導師見狀,不斷鼓勵他去嘗試,并說了一句讓他至今都記憶猶新的話:“不去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最終何江遞交了申請,并成功被哈佛錄??!

即便成績再好、獲得的獎勵再有分量,假如何江不敢向哈佛提交申請材料,最后只能是與這次機遇失之交臂。

人們不難發現,從哈佛走出來的精英們,多數都非常自信,正是在這種自信的驅動下,他們才敢于不斷地挑戰自己,即使不小心失敗,也能充滿信心地鼓勵自己,進而獲得最終的成功!很多時候,自信就像我們心里的一盞明燈,時刻照亮著前行的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而更神奇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人可以熄滅它,除了你自己!

講了這么多,究竟什么是自信呢?單從字面上來解釋,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所作各種準備的感性評估。而對正處于求學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它不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還能使其獲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神奇力量。此外,它還十分“物美價廉”,只需稍稍做出一點改變,就可以將它收入囊中。

學習日志

在哈佛,即使是沒有天賦的人,也從不會懷疑自己,因為他們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不過,不懷疑自己可不是盲目地自信,不少人就在修煉自信的過程中,不小心走火入魔,煉成了自傲。

自信不是孤芳自賞、夜郎自大,更不是毫無根據地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而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它代表一種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勁以及迎接挑戰的積極情緒,是戰勝自己、告別軟弱、邁向成功的“必須裝備”!

哈佛大學里沒有“平凡人”

信心是一種態度,常使“不可能”消失于無形!

一直以來,美國都流傳著“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堅”的口號,雖然哈佛大學與美國相比是個“小不點兒”,但是這拼的可不是大小,而是內涵。哈佛人才濟濟,且不說它培養了多少名人,單諾貝爾獎這一項,它就能把其他名校給比下去!

不僅如此,哈佛商學院的人多是華爾街的“搶手貨”,當他們還在學校時,就早已將聘書收入了囊中;美國那些著名的大律師和大法官,大多來自哈佛的法學院;哈佛還有一批對美國價值和人文精神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思想巨擘,如愛默森、威廉·詹姆斯、桑塔亞那、梭羅等??梢哉f,哈佛締造了美國的輝煌,哈佛的精英們主宰著美國的成長,這亦是人們擠破了頭、拼了命也想進哈佛的原因。

在哈佛,沒有“平凡人”!

今天對比爾來說,是個既緊張又充滿了期待的日子,因為他即將踏上開往哈佛的列車,開啟自己美好的求學之旅。這個出生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青澀少年,是鎮上唯一考入哈佛大學的男孩。他的親友們,尤其是他的同學,都為他能到哈佛深造而感到無比自豪,他對自己也充滿了信心,并慶幸能有這樣一個好機遇。

可到了哈佛后,比爾的興奮勁還沒過去,就開始對自己不那么自信了,并有種越來越糟糕的感覺,為什么呢?因為他在哈佛過得一點都不快樂,甚至可以說是很辛苦:很多大家都知道的事他卻一無所知,甚至有時候上的課都聽不懂,又礙于面子不敢請教;聽著別人純正的美式英語,說話帶土音的他只能盡量不開口……

長相一般、身材瘦小的比爾,多年以來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出色的學習成績。可眼下,他面對的不再是小鎮上的普通人,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和精英”,這幫人個個都有自己的特長,比爾所在的班級就有馬術表演的冠軍、橄欖球隊的隊長、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以及出版過專著的作家等多才多藝的學生。

比爾感覺自己曾擁有的光環一下子消失了,他已再無優勢可言。這徹底打破了他多年的心理平衡,他陷入了空前的自卑和焦慮中,他甚至開始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比爾的改變被另一個同樣來自小鎮的女孩看在眼里,這位女同學剛來哈佛時也跟比爾一樣,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但她很快就走了出來。

也許是都來自小鎮的緣故,比爾和女孩很快就成了朋友,在女孩的感染下,他漸漸擺脫了那些負面的情緒,并很快為自己再次樹立了信心:“我相信,哈佛招收的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它既然錄取了我,那證明我也是個人才,至于優不優秀,得靠自己去努力。連哈佛都對我充滿了信心,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呢!我有能力讓哈佛錄取我,就一定有能力在這里實現自己的價值!”

找回自信后的比爾,簡直像換了個人似的,不僅跟上了教授們的步伐,還和同學們都打成一片,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終于,他又有了可以炫耀的資本,只不過,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成績了,還有他熱愛的音樂、繪畫、橄欖球……

人們常會下意識地將自己放在所處的環境中,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獲得對自我的評價。哈佛學子亦是如此,尤其是剛進門的新人,從頭戴光環的驕子到毫無優勢的隱形人,面對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心里難免會出現落差,以致讓自卑鉆了個空子。但哈佛人可不是“吃素”的,即便處于不占優勢的下風,也能絕地反擊,將自卑的壓力化作戰勝自我的動力!

走進哈佛,你就會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比所有人優秀,因為每個人的優勢、興趣、目標皆不同,努力、成長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對此,當普通人還沉浸在比較的泥潭里無法自拔時,哈佛人卻早已將“如何在比較中勝出”這類問題拋諸腦后,思考著“怎樣認清自己、找回自己、獨立地發展自己”等問題。是的,這就是哈佛人,眼里只有“不平凡”的自己。

有時,信心就像一種能力催化劑,可以調動身體里的一切潛能,將各部分的功能都推動到最佳狀態。若潛能始終在高水平的位置上不斷反復,久而久之,便會成為身體里的固定成分,屆時能力便如大浪來襲,勢必會一浪高過一浪。試想,如果成長的路線沿著這種模式累積,就算想做一個平凡的人,都不太可能!

學習日志

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種感覺,雖然它不能通過背書的方法“學習”到,但可以通過“學習”來提升這種能力。每天多念一念下面這些話,對提升自己的信心十分有效:

·我擁有良好的習慣和品質。

·我在不斷增長自己的能力和見識。

·無論什么時候,我都相信自己的能力。

·只要我想做,誰都阻止不了我。

·我樂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

·我設立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我的存在非常有價值。

……

你可以不強大,但絕不能軟弱

無論你陷于何種窘困的境地,都不能丟掉寶貴的自信力!

兩個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并同時踏上人生的征途,但他們中一個自卑、一個自信,誰能最先到達成功的彼岸呢?對于這個問題,相信你的心中早有答案!

在哈佛,無論你曾經創造出多少奇跡,也不管你進來時頂著多少光環,一旦來到這里,都會淹沒在來自五湖四海的天才與精英們之中。不僅如此,哈佛學子們還要騰出手來,阻止命運開的“小玩笑”,即便一個不小心“玩笑”開大了,他們也能微笑著從容應對。

對于哈佛人而言,可以不強大,卻絕對不能軟弱,必須充滿自信!

1921年8月,正在坎波貝洛島休假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突然發現不遠處的樹林發生了火災,他二話沒說,立刻趕去救火。滅火后,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之中,雙腿不知怎的開始抽筋起來,不久,他的兩只腳竟麻痹了,完全失去了知覺。在家人的陪同下,他被及時趕來的救護人員送去附近的醫院治療。

經過診斷,羅斯福竟患上了可怕的脊髓灰質炎!從那以后,高燒、疼痛以及麻木便伴隨著羅斯福,更不幸的是,他還因此失去了行動能力,每天只能靠冷冰冰的輪椅行走,只要一遇到臺階或樓梯,他就得請別人把自己和輪椅一起搬上、搬下。此時,他已拿下參議員的位置,政治生涯才剛剛有點起色,以后的路會更加艱難,但他失去了雙腿,又要拿什么來繼續前行呢!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他心灰意冷,甚至萌發了隱退的念頭。

每當羅斯福看見自己的雙腿,便會很討厭現在的生活,他覺得自己像是個廢人一樣,什么事都干不了,毫無用處??僧斔叵肫鸸鸬哪嵌螝q月,又不禁陷入了沉思,那時的他簡直自信心“爆棚”,正是這份自信,令他讓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于是,他開始告訴自己:不能因為不能行走而自卑,更不能就此低頭認輸,沒人會同情我的軟弱,誰說坐在輪椅上就不能當好參議員!

在不知不覺中,羅斯福漸漸“滿血復活”,為了證明自己有用,他每天晚上偷偷地訓練自己,從最基本的站立到最艱難的行走,他都會嘗試一遍。久而久之,他的身體開始有了好轉,雖然很多時候依然離不開輪椅,但他卻可以不依靠輪椅自己上樓梯了。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讓自己的上半身先挪到臺階上,然后再把兩條腿也拖上去,緊接著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慢慢爬上樓梯。

這樣上樓梯費力不說,還非常難看,可對于羅斯福來說,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不僅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而且更堅定了他對自己的信心。從那以后,他便相信輪椅困不住自己,即使困住了他的身體,也困不住他的心和能力!

憑著這股自信的勁兒,羅斯福擊退了自己的軟弱,一路坐著輪椅進了白宮!

一直以來,羅斯福的故事都在哈佛廣為流傳,作為美國第32任總統的他,不僅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哈佛學子們的榜樣和驕傲!然而,相比那些耀眼的光環,世人卻更敬重他堅強的意志與超高的自信,他也正是憑借著這些“寶貝”,化解了命運給他出的一道道“難題”,最終走向了成功和幸福的彼岸。

若有人問:哈佛人是否天生就出眾、優秀?他們的智力真的比別人高嗎?

不少人會給出肯定的答案,殊不知,哈佛的學子也有失意,只是他們可以化失意為一份助力,以推動自己更積極地去彌補不足;他們也有痛苦,只是他們懂得將痛苦看作一種錘煉,以促使自己更樂觀地去面對苦難;他們也有眼淚,只是他們能夠把眼淚當成一劑良藥,以激勵自己更勇敢地去迎接挑戰。是的,他們沒什么大不了,只不過是比普通人更自信、更上進,自我意識更強罷了。

漫漫人生路,難免會遭遇荊棘和泥濘,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最不可缺少,也是最容易具備的,便是自信心!面對生活或學習中的不如意,你的內心可以柔軟,尋求必要的安慰,卻不能因此而軟弱,更不能丟了自信,唯有用自信來武裝自己,才能獲取無窮的力量。

成功者的人生都是相似的,失敗者的人生卻各有各的失敗。其實,很多人不是敗給了成績、能力或條件,而是敗在了“沒自信”,他們身上明明具備成功的因素,卻硬是被自己活生生地趕了出去,以致體內只剩下軟弱和怯懦,將自己弄得不堪一擊。所以,親愛的同學們,無論你現在正在遭遇不幸,還是已經被困難給“打趴下”了,都要找到自己“自信秘籍”,修煉自己的自信!

學習日志

怎樣才能保持自信呢?

據研究表明,心理訓練中的自我暗示與自我肯定,對維持自信非常有用,它能通過堅定的肯定性表達,長期刺激我們的腦神經,使那些信息能留在大腦里,進而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令人在富有感召力的語言指示下,產生與期盼相符的自我改進與自我完善。

骨氣這東西,還是要有的

人若沒了骨氣,就等于是活著卻沒了靈魂!

什么是骨氣?是舍生取義的慷慨激昂,還是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對于哈佛而言,這些答案既正確也不正確!因為哈佛人更注重自我激勵,在哈佛人眼里,骨氣應該是壓不扁、折不彎、嚇不倒,堅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顯然,這需要具備無人能敵的超級自信,否則別說跟困難“單挑”了,就連讓你和它對視一眼都不太可能,唯有在信心的支撐下,人們才能獲得排除萬難的力量,奪取成功!

人若沒了骨氣,就等于是活著卻沒有靈魂,那是什么人?是軟骨頭、是軟蛋!哈佛可不需要這種人,更不會向這種人敞開大門,雖然它寬容大度,也樂于接受別人的缺點,但沒骨氣的人休想入它“法眼”。相反,對于那些骨頭硬、充滿自信的人,哈佛卻會主動拋出橄欖枝。你還別不信,這種事情它可干過不少回,下面這個小女孩的經歷,能讓你對哈佛有更深的了解!

隨著一陣響亮的啼哭聲,江蘇省泰興市的一個工人家庭迎來了新生命,可命運卻跟這個家庭開了個大玩笑,1歲那年,小女嬰被確診患上了視網膜母細胞瘤,不幸左眼失明,3歲時又失去了右眼,從此小女孩只能生活在一片黑暗中。

然而,小女孩并沒有被黑暗吞噬,而是開啟了與命運搏斗的“骨氣人生”!每每遇到困難,她都會告訴自己:我的眼睛盲了,但我的身體沒有盲,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在信念的支撐下,她的生活異常精彩,不僅學習拔尖,還在全國殘疾人文藝表演中,獲得了笛子組獨奏三等獎。

14歲時,小女孩愛上了田徑,省隊教練看中了她的潛力,將她視為重點訓練和培養的對象。她也相當爭氣,在2003年的全國第六屆殘運會上,一舉摘下了100米、4×100米兩枚金牌及200米的銅牌。只不過,她卻因長期超負荷運動而導致骨折,即便如此,她都不肯向命運低頭,又堅持參加了多項殘運會比賽。對此,她總是很自信地說:“就算是爬,我也會笑著完成最后的比賽!”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女孩漸漸變得越發成熟和自信,對未來也有了更高的期許,正在盲校學推拿的她深知,按摩只能吃口飽飯,唯有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于是,她開始潛心學習英語,她將目光瞄準了國外。對普通人來說,只要多讀多記就能拿下英語,可雙目失明的她卻做不到,只能靠聽廣播來一點點地學,誰曾想,她在學習之余,竟還獲得了一份意外的驚喜!

原來,小女孩通過廣播電臺的一檔英語節目,結識了一位外語學校的加拿大籍老師,在這位老師的幫助下,她被南京外國語學校破格錄取,成為該校42年來第一位盲人學生。進入學校后,為了能跟上大家的步伐,她再次展現了自己的骨氣——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和學習!雖然她因此付出了很多,卻從沒抱怨過。

2007年2月6日,小女孩終于圓了自己的“出國夢”,她應美國盲人協會的邀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訪問。這期間,她走訪了一些著名的高校和盲校,大家都被她傲然的骨氣所折服,進而安排了面試。面試時,她以流利的英語和超凡的自信感染了每一位考官,并先后收到了哈佛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6所著名高校的錄取通知,這些名校都紛紛承諾給她提供全額獎學金。

那么,這個女孩究竟是誰呢?沒錯,她就是杰出的殘疾運動員——吳晶!

有誰能想到,一個盲女居然會被包括哈佛在內的6所世界名校錄???沒有人想到,吳晶卻做到了,她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了中國人的硬氣。生活像一條高低不平的路,喜悅和憂傷交替著向前演繹,這一路上,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骨頭變硬,即使被生活磨掉了棱角,也不能選擇逆來順受,而應當勇于奮進、知難而上,有骨氣地面對人生!

面對人生中的一道道門坎,我們可以讓自己硬氣,要知道,邁過去了是門,邁不過去就是坎。生活中總有些讓我們無奈的瑣事,有些讓我們無助的境遇,有些讓我們無語的狀況,但不管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能否挺得過去,都取決于我們對自己的信心。

其實,不管是哈佛人還是其他人,每個人皆有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畢竟沒有誰一生下來便注定能上哈佛。在此期間,需要學會的東西有很多,尤其骨氣是要有的,否則一受到挫折就退縮,一看見困難就嚇蒙,一遭遇考驗就認慫,是無法成功的。

學習日志

也許,在很多同學眼里,骨氣這詞離自己太遙遠,因為既沒有多舛的命運,又沒遭受什么致命的打擊,更不會面臨生死的抉擇,最多也就是成績不佳、被老師批評、給父母添堵這類小事。殊不知,這些事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骨氣,若你的骨頭不夠硬,別說這些事全找上了門,即便是其中一件就能擊垮你!

有骨氣,才能活得像個人!當然,骨氣也不是說有就能有的,得在生活中慢慢培養,要先學會自愛、自重、自尊,然后樹立一個堅定的信念,并做到受挫不急躁、遇困不慌亂。

自信從何而來

除非你愿意,否則沒人能破壞你對任何事的信心!

1960年,哈佛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博士做了一個試驗:他來到加州一所學校的某個班級,當場點了一些學生的名字,并告訴老師和同學們,這幫孩子都是天才,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從此,那些被博士肯定的學生們,皆認定自己將來前途無量。果然不出博士所料,20年后,當年被點名的學生都比其他人出色。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之所以能出類拔萃,常常是因為擁有強大的自信!自信不僅能給我們力量,還能激發我們隱藏的潛力,更能讓我們勇敢地迎接挑戰,這就是它的神奇魔力。

琳達出生在美國一個偏遠的小鎮上,雖然她的家境十分貧困,但她相信自己能擺脫生活的苦難,在這份自信下,她一直都在努力地學習,始終保持著優異的成績。然而當她跟弟弟一起面臨上大學的問題時,父母卻只能供他們其中一人去上學,面對命運如此的捉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信念,更加努力地學習,用優異的成績說話。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面對這樣的結果,父母只能選擇讓琳達上大學,而讓弟弟步入社會。

可厄運并沒有就此放過琳達,體弱的母親因過度操勞而病倒了,她責無旁貸的擔負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一有空就得回家照顧母親,與此同時她還要兼顧自己的學業。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加重,她開始有點吃不消了。因為她家離學校非常遠,每次放假她都要轉幾趟車,拼命趕時間才能在天黑前到家。

在學期即將結束時,實在熬不住的琳達,成績已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這令她陷入了糾結之中,她認為若以這種狀態在哈佛學習,最后勢必會無法畢業,與其這樣,不如干脆放棄自己的學業,回家好好照顧母親。然而這個想法并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就被她內心那份堅定的信念給否決了,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戰勝苦難,成功地從哈佛畢業,繼而給自己一個精彩的人生。

琳達咬緊牙關挺了下去,她調整好心態,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學習中,假期時只要安頓好了母親,她便開始努力學習,甚至不惜挑燈夜戰也要將自己落下的成績補回來。在琳達堅定的信念下,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畢業,成了各大企業爭搶的“高級人才”!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人在遭遇了接二連三的打擊后,都難免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輕視自己,唯有內心強大、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保持自己的自信。顯然,琳達就是這樣的人,面對人生給予的苦難、生活給予的困難,她始終相信自己能轉換人生、改變命運!

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優秀的人也不例外,他們甚至比其他人更容易產生自卑,因為這種感覺常來源于人類的完美情結。對于涉世未深的人來說,自卑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只不過有些人能迅速甩掉這個思想包袱,而有些人卻遲遲逃不出自卑的泥沼,在自卑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如何擺脫自卑呢?

從改變自己的形象開始

有人可能會問:形象也能提升自信?答案是肯定的!要知道,一個充滿自信的人,絕不會允許自己胡子拉碴、衣衫不整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在哈佛,無論是課堂講學,還是學術討論會上發表演講,教授們都十分注重形象,干凈得體的著裝,簡潔大方的配飾,常能令他們信心倍增,聲音也顯得格外洪亮。對此,除了服飾上的改變,還得注意行為舉止,如站立時抬頭挺胸、走路昂首闊步等。

多用一些肯定的語氣

專家指出,運用肯定或否定的措辭,可將同一件事形容成有如天壤之別的結果,當然,更重要的是,你表現出的堅定與決絕,能驅除內心的自卑感,從而提升對自己的信心!

盡量挑前面的位子坐

據心理學家證實,大部分坐在后排座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不“太顯眼”,而他們怕“太顯眼”的原因,就是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因此可以推論,坐在前面的位子有助于建立信心。你不妨試試看,盡量讓自己向前排坐。當然,坐前面可能會比較顯眼,但你一定要記住,這有利于提升你的自信。

無論何時都正視別人

一個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不敢正視別人的人,常隱藏著自卑感,因為這種行為透露出的信息往往是:我不如你,你太強大了,我有點怕你等。你正視別人,就等于告訴他:我很自信,也很真誠;請你相信我說的話;我光明正大,毫不心虛等。每傳遞一次這樣的訊息,自信就能增強一些。

學習日志

在你不自信時,與其想方設法恢復自我的形象,不如找出現在可以做到的事。你可以先記下自己能做到的事,然后迅速實施,這些事可以不偉大、不轟動,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足夠了。待你做完這些事后,你會發現自己的價值。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不僅能突顯你的個性,更能增加你的自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靖安县| 依安县| 岗巴县| 昂仁县| 汕头市| 兴业县| 上高县| 南平市| 革吉县| 高淳县| 石泉县| 平谷区| 青冈县| 吉林省| 旌德县| 项城市| 喀喇沁旗| 迁安市| 延安市| 庄浪县| 永胜县| 普格县| 建湖县| 兴隆县| 兴宁市| 太仆寺旗| 宁晋县| 新绛县| 固安县| 出国| 历史| 洛扎县| 南宫市| 天津市| 禄劝| 蛟河市| 关岭| 阿城市| 临朐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