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趙大娘救燕

  • 畫事奇緣
  • 人土申
  • 3139字
  • 2021-03-31 09:52:41

第十章趙大娘救燕

-知恩報恩燕有情花開花落人有義

上次講到王佩坤到紫禁城如意館教室上了郎世寧的第一課。

上完課,郎世寧帶王佩坤到內務府領了被褥,由趙葫蘆帶王佩坤向北走到住處。

二人互報了年齡,王佩坤14歲屬虎,趙胡祿12歲屬龍,雖然趙胡祿年幼兩歲,但入門早近一個月,王佩坤欲稱呼其師兄,趙胡祿解釋道:“在郎師父這里不分長幼,一律平等?!?

經過一聊王佩坤才知道郎學士開的這個班從康熙晚年就開始了,去年年底老皇帝康熙駕崩,雍正皇帝繼位仍然保留這個傳授班,而是還招了批新生。一切收拾完畢,趙葫蘆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早年間,趙氏夫婦無兒無女,盼望能有個一男半女的,可天不如人愿,盡管如此,倆口人男耕女織倒也清閑。

這年春天和往年一樣,燕子在趙家外屋房頂筑窩,看著忙碌的燕子嘴銜著泥,通過開著的窗戶飛來飛去忙著筑巢,趙大娘心里高興。

沒過多久,一窩小燕出生了,“嘰嘰,嘰嘰,”小燕們經常探出頭來等燕媽媽回來喂食。

這一日,“嘰嘰”,趙大娘聽到有個聲音從外屋地上傳來,低頭一看,是只毛還沒長全的雛燕,撿起用張舊布拖著放到炕上。

等趙大爺干活回來,倆個人忙著找到梯子,大娘扶著,大爺踩梯子將雛燕送回窩里,原來里面還有五只雛燕。

可沒過多久,又掉到地上,還是這雛燕,只得再放,又掉下。

老倆口知道如果再放回去,還會同樣結果,只得找個半截葫蘆,這是裝豆子的葫蘆掉地下摔碎了留下的一大半兒,大娘把四周在缸邊都磨了一下,否則這半截葫蘆的邊緣像刀一樣鋒利,怕傷到小燕。

又找幾根軟一點的雞毛放里,下面墊片棉布,將小燕放進去,安置在閑置東屋北炕的最東邊炕稍,老倆口住炕頭兒,半截葫蘆下墊了木塊和小石子使葫蘆更牢固。

細心的大娘發現小燕走路很吃力,只能一只腳著力在地挪動,一拐一拐的,右腳不敢吃力,大娘托起小燕一看:右腳摔骨折了,骨頭支出了后面,只能把腿抬起端著,大娘心里一疼,找塊薄布條,撕下邊線,將小鳥右腿輕輕縷直,小燕疼得唧唧直叫,大娘對小燕道:

“知道你疼,忍著點,骨不復位是長不好的。”

然后用布條一圈圈纏住,最后用線系住保證布條不脫落。

每日老倆口捉蒼蠅、蚊子、小蟲子喂小燕,有時還喂小米,又找了大爺的小酒盅喂水。

就這樣日復一日,小燕試探著走,右腳慢慢地可以著力了,憔悴的小燕羽翼日益豐滿,走起路來也不瘸了,撲扇著翅膀雙腳著力可以飛起來了,大娘的嘴角掛上了微笑。

晚上大娘把這事告訴了回家的老伴,倆人商量:再過些日子,等小燕飛的更好了要換個更好的地方,讓它回歸自然練習飛翔,也要練習自己覓食。

沒過幾天,小燕就能在屋里飛上幾圈,倆人就把葫蘆燕窩的四邊扎了洞,栓上繩,系到窗前外面房檐下,兩人在屋里一眼就能看到。

大娘也時常出去看,逐漸地小燕飛翔的技巧日臻成熟:能高飛,能平飛,日下飛,雨中飛;空中捉飛蟲,草上捉跳蟲,地上捉爬蟲...

甚至風雨中鍛煉自己,好像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南行過冬一樣,將自己鍛煉得更加健壯。

天漸漸有了涼意,這天傍晚,趙大爺夫妻倆吃完飯,燕子飛進來,喳喳地叫著,輕輕落在趙大爺肩上,對著笑瞇瞇的大爺叫,又轉過頭對著大娘叫,似乎在說什么。

大娘將手平伸過來,燕子會意飛到她的手上叫著,大娘把手縮回眼前,小燕的黃嘴伢子早已褪盡,小燕已變為成鳥,黑亮的羽毛,白色羽毛的肚皮,燕子用嘴指了指右腳,那綁傷的布條早已不見,右腿比左腿略粗一點,特別是原來受傷處明顯粗。

小燕朝大娘點了點頭,揮了揮翅膀,飛走了。大娘心里好像缺了點什么,擦了擦眼角,從此幾天沒再見到窗前忙碌的燕子,想必和大隊候鳥南下躍冬了。

冬去春來,一群群燕子又飛回了北方,趙大爺趙大娘有空就在門前望,他們家的燕子是不是也飛回來了?

還是就在燕群中呢?

兩人都知道還沒回來。盼望著,盼望著,燕子應該都回來了,那只燕子還沒回來,兩個人心里有些忐忑...

這天,趙大娘坐在炕上衲鞋底,一束耀眼的金光一閃,大娘抬頭一看:

一只燕子飛到了她面前,“燕子回來了!”

趙大娘心想,她嘴里叼著的東西正在發光,大娘心里一陣歡喜,伸出手,燕子落到手上,低頭將嘴里銜著那粒金色的發光體放到大娘手上,大娘掌上立刻感覺沉了一下,拿起一看,原來是一粒指甲大的金色片狀物體,正在發著光,照得大娘看不清是什么。

從托著燕子的手上能感覺到燕子身上在發抖,突然,燕子有氣無力地摔倒,向下落去,大娘兩手并攏向下撈去,還是把燕子接住了,趙大娘一手按了一下胸,長出了一口氣。

一摸手里的小燕渾身發燙潮濕,大娘摸了一把淚水,把燕子輕輕地放在炕上的小墊上。

找出來去年給小燕喂水的小盅,去外屋取了點水,托起燕子,它的嘴已經合不上了,一直微張著,大娘幫它喂了點水,燕子慢慢睜開眼睛,看得出來太累了,趙大娘長出了口氣,對著燕子道:“好好睡一覺吧”,燕子似乎聽懂慢慢睡著了,大娘又將小墊一頭輕輕地卷過來蓋在燕子身上。

晚上趙大爺回來聽說這件事,即高興有心疼。掀開被角看著小燕,燕子睜開眼睛,叫了幾聲,趙大爺道:“好好睡一覺,你太累了?!?

大娘拿來水再喂小燕,大爺又找來小米,小燕站起吃了,大娘道:“睡吧睡吧,睡睡就好了?!卑驯蛔咏o燕子蓋上,燕子睡了。

等二人吃完晚飯,大娘談起燕子來叼一顆金光閃閃的東西,才想起那東西不知哪去了,是燕子當時倒下時,大娘雙手一接,就應該是那時,手里的東西掉到了地上。

這時天色已黒,二人來到掉落的地方,大娘端著油燈一照,地下角落里金光一閃,大爺尋光伸手,正是那金光閃閃的片狀物體,大爺也不看是啥,手顫抖著,老淚縱橫,道:“就是為了你,差點要了小燕的命,留你何用?”

說著就往外走,大娘看出大爺要把這塊金子扔了,忙拽住大爺道:“你要把它扔了,對得起小燕嗎?

為了這個,差點把她的命搭上,我們要珍惜小燕的付出。”趙大爺停住了腳步哽咽著,大娘接著道:“好好愛惜這個,這樣才不辜負小燕的真情?!?

趙大爺終于點了點頭。這時才想起,應該仔細看看這到底是啥,大爺湊到燈下,打開手中金色發光物一看……

趙大爺父親倆燈下仔細一看:近乎于長方細長的種子,一頭呈梯形變小,又向外長出一點點,兩角處各長有一小疙瘩。是一粒金色的葫蘆種子,二人懂了燕子的心意。

第二天早上燕子好多了,撲扇著翅膀飛到地上,走走跳跳出門到外面野地捉蟲喝水去了,老倆口會意一笑。

趙大爺走進前園子,在東墻根找了個地方,拿鋤頭松了松土,鏟了個坑,施些農家肥,肥上加些土,用腳踩踩,回去叫老伴拿來葫蘆籽,小心翼翼地放進去,上面用腳蓋上土,輕輕踩一下,大娘端一瓢水,大爺接過,由中間向四周輕輕灑上。再找個胳膊粗的樹枝從這里戳到墻上。

葫蘆籽發芽,爬藤,墨綠色的秧順樹枝爬到墻上,墻東面是胡家的牛棚,葫蘆秧爬了滿棚。

天天盼望開花,可滿架的葫蘆只開了一朵花。這葫蘆越長越大比一般的葫蘆大一倍,而且是金色的,直接壓漏了胡家牛棚,多虧這牛棚特別高,要不然會不會被牛吃了?

趙大爺趙大娘經常到鄰居胡家去看,可胡家看了這葫蘆也喜歡,胡老漢夫妻倆也和趙大爺同命相連無兒無女,老實的莊稼人。

老漢特意用榆樹繞子編個兜兒,兜底下里面放了塊板將這個葫蘆托住,否則早就怕綴折了。盡管這樣,胡老漢還是把牛頭朝外栓得盡量低點,怕牛伸脖子損傷了葫蘆。

趙大爺看得清清楚楚,自家種的葫蘆胡家給養的,胡家不僅精心也很喜歡,胡老太太也說過,等葫蘆長成了給他們點葫蘆籽,來年他們也要種出這么大的葫蘆,趙大爺倆口一商量,這回是人家養的,給胡家一半,胡老漢聽了樂得合不攏嘴。

秋天到了,葫蘆葉開始變黃,金色的葫蘆也越來越亮。

這天晚飯后,兩家訂好的日子,趙大爺倆口到胡家摘葫蘆,牛拴在外面,胡老漢拿兩個長條凳子放到葫蘆架下,趙大爺進去幫忙托著葫蘆底,胡老漢用剪刀先剪斷榆樹繞子,再剪斷葫蘆秧,一下掉到趙大爺懷里,差點給趙大爺來了個定蹾兒,好像刮過一陣風,隱約聽到孩子哭。

對于沒孩子的倆對夫婦,這種聲音太敏感了,不敢奢望,這聲音就像一陣風刮了過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安新县| 承德县| 卫辉市| 河间市| 泸定县| 准格尔旗| 长子县| 巴南区| 连山| 凤城市| 郎溪县| 富民县| 永济市| 陆河县| 卢龙县| 衡南县| 乌拉特前旗| 枣强县| 福建省| 阳高县| 静宁县| 荥经县| 元氏县| 吉林省| 鹿泉市| 安泽县| 马边| 永川市| 东山县| 云和县| 鄂尔多斯市| 南投市| 鄂托克前旗| 博湖县| 望谟县| 成武县| 邵东县| 贵阳市| 蓬莱市|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