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照葫蘆畫瓢

  • 畫事奇緣
  • 人土申
  • 4017字
  • 2021-04-01 09:43:07

-精誠所至結瑞果金石為開出吉畫

上回講到葫蘆一掉下來就聽到孩子的哭聲。

趙大爺把葫蘆抱到胡家屋里,胡老漢找到拉木材的鋸子,他還是半拉木匠,這句方言的意思是半個木匠。

凳子、桌子都會做,馬兀子(凳子)、牛槽子都會打,所以木匠的工具都有。

地上放個飯桌,這飯桌和現在的不一樣,呈長方形,是放到炕上吃飯用的,高約30公分,一家人盤腿圍坐炕上飯桌周圍吃飯。

東北的炕冬暖夏涼,土坯石板面下留兩三條煙道,冬天在外屋燒火做飯,煙和余熱通過炕道從立墻進入煙囪cōng排出。所以冬天炕上不涼,屋內也主要靠它取暖。夏天陽光照不到炕面,炕面的石板就起到夏涼的作用。

咱們再說二位老漢在兩位大娘的幫助下,把桌面葫蘆底下墊上布類物體固定墊牢葫蘆不在桌面上打滑,倆女人在兩邊扶住,倆男人一邊一個,一手拉鋸,一手各扶葫蘆的一邊,開始拉。

嘩啦嘩啦,嘩啦嘩啦,一邊拉,一邊緩緩轉動葫蘆的方向,因為要拉的只是外面一層圓形硬殼。這葫蘆不僅是金色,就連殼兒也像金子一樣堅硬,就像拉到石頭上了,唰啦唰啦,唰啦唰啦,兩人不時地還倒倒手,有時雙手拽鋸把,這時天色已黑,呲啦呲啦,呲啦呲啦,兩邊落下的削末發出了金光飛向兩邊地面,原來天色已黑。

胡老太太端來點燃的油燈,還幫扶著一邊,趙大娘回去取來干濕兩塊毛巾給趙大爺擦汗,這時趙大爺把敞開懷的上衣遞給大娘。濕毛巾擦了把臉手,再用干毛巾擦手,這樣拉鋸才能手心不粘。

坐下又拉一會兒,忽然,一道金光閃過,是從拉開的葫蘆縫中照出,四人一驚,就這么一閃就不見了,胡老漢問“我眼睛花了嗎?剛才一閃好像在葫蘆里出來的。”兩位大娘也隨聲符合:“嗯!對,我也看見了,是從葫蘆里出來的,我們小心點,轉下個兒。”倆人輕輕的把葫蘆側放,又開始拉鋸,比剛才更小心了,生怕拉到里面,就這樣轉了一圈,拉了一圈,全都拉完。

放下鋸子,把葫蘆放正,倆人試探著掰開葫蘆,殼很厚很硬,硬殼里面是白色的軟膜,軟膜分開時,四人驚呆了:

里面盤坐著一個小男孩,慢慢地睜開眼睛對著趙大爺叫道:“爹?”趙大爺如同夢中驚醒應“唉!”,

孩子轉過頭看著胡老漢:“爹?”又叫了一聲,

胡老漢兩眼發直,胡老太用手捅了捅老漢,他才緩過神來答道:“唉唉!”接著男孩看向趙大娘和胡老太叫:“娘!娘!”兩位大娘擦擦眼角:“噯,噯,好孩子!”

男孩向趙大娘伸出左臂,張開緊握的小拳頭,小手里立刻發出四射的金光,大家眨了幾次眼,才看清孩子手里發光的是五粒葫蘆籽,男孩對著發愣的趙大娘道:“娘,這是給你的。”大娘伸手接過葫蘆籽放到胸前。

男孩又伸出右手小拳頭朝著胡老太:“娘,這是給你的。”接著張開拳頭,屋里四射的金黃更加明亮,胡老太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忙伸手接過,也是五粒金色的葫蘆籽。

這意外的驚喜使兩家人變成了一家人,不知所措。忙了一晚上,最后孩子拉著趙大娘趙大爺道:“咱們回去吧!”又對著胡老漢胡老太道:“我們回去了。”

第二天,趙大爺到鎮里的集市買了紅兜兜,紅布鞋,又買了兩套備用的小衣服小褲子,紅頭繩,幾尺布,幾兩棉花,剃頭刀,等物品。

回到家,看孩子正和趙大娘、胡老太玩兒呢,孩子看趙大爺回來叫聲:“爹”,大娘接過大爺手里的東西,孩子撲倒大爺懷里,大爺蹲下抱起孩子。

給孩子剃了頭,頭頂天靈蓋頭發留下,洗完梳頭扎上紅頭繩,系上紅兜兜。

天涼了,特別是早晚,大娘和老太忙著給孩子做厚一點的衣服,還要做小被褥。

晚飯后大家又到胡家聚齊,商量給孩子取個名字,趙大爺念過幾天私塾,在這里可謂識文斷字了,別看大爺是個莊稼人,可有宋室皇家血統,大家一致推舉他來起名字,

趙大爺道:“開始說葫蘆兩家一家一半,這孩子姓也應一家一半。”

胡老漢忙說:“姓趙就行”胡老太也隨聲附和。趙大爺說:“趙胡雙姓,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出息,得個一官半職的,不是靠天吃飯,有個俸祿。”三人齊聲稱贊,趙大爺接著說:“趙胡祿,姓趙胡,名祿;也可以說名胡祿,諧音葫蘆,福祿,正說明他出生于葫蘆。”大家都說好,連小孩也道:“趙胡祿就是我的名了。”趙大爺趙大娘除了看孩子高興,就是想念燕子,也時常出去望。

又一年的春天來了,燕子都回來了,大爺大娘仍不見自家燕子身影。

趙家胡家今年都開始種葫蘆,趙大娘剛種了兩粒,就想到燕子,剩下三粒突然不想種了,大爺問緣故,大娘說:

這三粒種子就好像燕子,不能再埋到土里了,把它珍藏起來,想燕子的時候就拿出葫蘆籽看看,大爺也有同感。

該發芽了,可兩家的葫蘆都沒長出苗來,不缺水也不缺肥,怎么了?

又等了些天還沒有出苗,趙大娘又澆了一下水等幾天,仍沒有出苗。

胡老漢實在沉不住氣了,扒開土一看:種子蹤跡不見,其它四粒扒開,同樣結果。

叫趙大爺、趙大娘來看,他們也同樣感到驚訝,趕忙回自己地里看,扒開土同樣沒有種子。

鳥給啄走了?天天看,沒看到鳥啊,再說就是鳥吃了也要扒開土才能吃掉,土都好好的。

老鼠在底下偷走了?

那也得有個鼠洞什么的,地里一點痕跡都沒有。

趙胡祿五歲了的春天,正在和趙大娘前園子翻土準備春播,燕子飛來了,趙大娘一眼認出自家燕子回家了,喜出望外,這些年的春天沒少出去張望,可燕子始終未歸。

趙大娘伸出手,燕子落在手上,嘰嘰地朝大娘叫著。

燕子轉過身對著趙胡祿嘰嘰地叫著,雖然從來沒見過,就像見過多年的老朋友,聊個不停,燕子飛到趙胡祿的肩上,手上。

趙胡祿想起了葫蘆種子種到地里不出苗的事,燕子告訴他:

這不是普通的葫蘆籽,是精誠籽,第一年已種完,第二年雖有金葫蘆籽,可普通的無緣人再也種不出金葫蘆了。

硬種葫蘆籽只能自動跑掉。還想種的話只能給它變成普通葫蘆。

趙胡祿也只能答應,燕子讓他拿來剩下的三粒葫蘆籽,趙胡祿和趙大娘道明此事,大娘還有些舍不得,可孩子有這個愿望,就拿了出來,可最后還是留了一粒,給兩粒。

趙胡祿拿給燕子,燕子用嘴銜起,金黃一閃,隨后逝去,又銜起另一粒,同樣的方法,趙胡祿接過來:金色葫蘆籽已變成乳白色,和其它普通葫蘆籽一般無二。

孩子揉了揉眼睛仔細看,手里空無一物,天已大亮,竟是場夢。他把這夢告訴娘,大娘找葫蘆籽,一看,正如夢境一樣,金葫蘆籽已變成普通白色葫蘆籽。

這年春天,趙家種了這兩粒葫蘆,長勢良好,結了很多葫蘆。

秋去春來,趙家把葫蘆籽和胡家各分一半,兩年下來,兩家的前后園子有點不夠用了,為了方便,把兩家的杖子隔墻拆了,除了牛棚,又把架加大。

將前園子葫蘆架從胡家一直搭到趙家,這些年葫蘆籽也多了,種植的面積也大了,前后園子及房子兩面葫蘆架連成一片,房子兩面是建的大倉庫存儲葫蘆用的,盡管每年秋天葫蘆下來都駕車去賣,但數量每年翻番的上長,后來不夠了前面靠路邊也蓋了一大排葫蘆倉。

趙胡祿不僅跟著種葫蘆,還喜歡畫葫蘆,他生來就愛畫畫,畫葫蘆籽,葫蘆苗,葫蘆秧、葫蘆葉、還畫結出的葫蘆。最后能照著瓢畫葫蘆,照葫蘆畫瓢,畫出各式各樣的瓢。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一座城,滿族命名“吉林烏拉”,簡稱吉林,意為“松花江沿岸”,吉林由此得名。

隨后寧古塔將軍駐地遷移至吉林城。

由此向四面八方擴展,經濟文化也受到相應的拉升,上到城,中到縣城,再往下到鎮,鎮下到屯。

除了年節固定的集市廟會外,也有固定每月初一、十五的集市供大家貿易交換。

趙胡祿跟爹爹到鎮里賣葫蘆時看過賣字畫的,他當時羨慕不已,印象最深的是梅蘭竹菊四條屏,清新淡雅,上面四幅畫的提款印章也另他神往,趙大爺看得出來,用賣葫蘆的錢給他買筆墨紙硯、篆刻石、篆刻刀,回家沒少練,還買了他喜歡的四條屏,每晚回家照著畫,起早貪黑就在桌子上畫。

趙大爺有時看他畫畫入迷,就自己去賣葫蘆,他一畫一天。坐在炕上的飯桌上畫伸展不開,細心的趙大娘看出和大爺說了,趙大爺就和胡老漢商量,由胡爹爹給打了個地桌,還配了一把凳子,可站著畫,也可以坐著畫。

葫蘆沒少賣,畫出的畫也堆積如山,特別是他畫的葫蘆,有時還配幾個神仙,下棋的、騎牛的,白胡子的等等。

經常拿自己的畫給市場賣畫人請教,看著孩子的熱情,畫畫先生也常幫指點一二。

后來先生讓他留畫代賣,開始代賣趙胡祿不要錢,因為畫完也都扔了,最多送送親朋好友,但賣得多了老先生必給,孩子再不收錢就不再給賣了,就這樣,賣畫也多了一份收入。

趙胡祿身材已長成半大小子高了,十歲了感覺很結實健康,濃眉大眼,駕車挑擔都行。

牛車馬車都有了,經常趙胡祿趕車在前,趙大爺和胡老漢分別坐在車上,葫蘆多時,兩家也各趕一輛車。

單賣葫蘆需求量畢竟有限,很多家自己能種,一年四季都有葫蘆賣就要想辦法:

春夏有鮮葫蘆可做菜,葫蘆片、葫蘆絲,賣干鮮兩種。

趙大娘手很巧,一個葫蘆螺旋式下刀葫蘆片從上往下一片旋轉到底,中間穿個棍兒或線繩通過整個一片葫蘆陽光下晾干。

秋冬有葫蘆和葫蘆干,葫蘆干有葫蘆片或葫蘆絲:由鮮葫蘆切后曬干而成,冬天吃時用水泡開,做成飯菜。

到春節前后都在賣這些葫蘆制品。

白天空閑及晚上和冬天過年休息時,趙胡祿就琢磨把葫蘆做成各種有趣或更實用東西。

最常用的就是中間鋸開成瓢,各式各樣的瓢;鋸掉上面的葫蘆安上底座可以代替盆裝菜、洗菜、洗碗;

做成裝五谷雜糧的罐代替缸、簍;外面畫上畫,可以裝金銀首飾等物品,趙胡祿的畫畫得很好,從小就愛好,一直在畫,因為他這門手藝在這一帶已成為一個才子了,種葫蘆的本事更是遠近皆知。

!趙胡祿還和趙大爺學過書法,后來買了本字帖,字練得也不錯,寫字畫畫在葫蘆上大有用武之地,就因為這門手藝,葫蘆賣得越來越多,在葫蘆上畫老子出關圖,李白賞月圖,嫦娥奔月圖等等,趙胡祿都能畫,背著也能畫。

瓢,他畫得也很有特色,畫四大天王,每個瓢上一王,非常受歡迎在家里可以掛起來就是浮雕畫,架起來就是擺件;

擴大戰果,畫四大美女瓢: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更受歡迎,供不應求。

再畫十八羅漢瓢,也是炙手可熱,只要是畫過的就剩不下,這種葫蘆不僅是實用品,也是裝飾品、收藏品,趙胡祿成了這里遠近聞名的小天才,大藝術家,“趙胡祿畫瓢”成了名牌。

春天的風吹來,讓趙胡祿倍感得意。

一晃兒十二個年頭了,這年春天燕子又回來了,

叼回了一個卷軸給趙胡祿,孩子看到卷軸畫面,立刻驚呆了...

卷軸里到底何物,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图壁县| 北京市| 平武县| 漾濞| 昭苏县| 祁东县| 佛教| 松溪县| 荆州市| 赤水市| 英超| 丹寨县| 高雄县| 松原市| 侯马市| 屯门区| 延寿县| 枣强县| 黔东| 磐石市| 铜陵市| 抚顺市| 达拉特旗| 亚东县| 桐城市| 崇阳县| 吴堡县| 辉南县| 化隆| 大兴区| 望江县| 福海县| 乌兰察布市| 清苑县| 齐齐哈尔市| 民权县| 乐业县| 边坝县| 隆德县| 岢岚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