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小軍還在為怎么寫自己名字而煩惱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已經學會了寫許多人的名字;當他又在為一加一等于多少而煩惱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已經學會了加減乘除。
時間總是讓人有些措不及防,它悄悄的來,又悄悄的流逝!就像課本里所說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一九七九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一九八零年八月,中國四大經濟特區成立!自從四大經濟特區成立后,一些年輕人開始紛紛走出大山,去往大城市謀生。
二零零三年上半年,一場特大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廣東、BJ、香港等地疫情最為嚴重。而那時候,山后村里已經開啟了一股打工熱潮。
為了子女的學費,張小軍的父親張大勇自然也加入到這股潮流之中。可不幸的是,剛好趕上“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間;張大勇和村里的一些人剛出去沒多久,迫不得已又返回了家鄉。回到山后村,他們被隔離在離村里幾公里的山上,山上有座小木屋,屋里放著廚具,飯菜由專人配送。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幾個月;二零零三年七月五日,中國宣布解除非典警報,非典疫情宣告結束!至此,從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到二零零三年七月,歷時了八個月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宣告結束。
張大勇等人在五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解除了隔離。現在,張大勇正忙著給自家的稻田除草;張大勇一家的田地都在離山后村一公里遠的山坡上,這是一片梯田。
他們一家種著五畝田,這已經夠他們夫婦倆忙活的了。而張小軍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這也使張大勇夫婦感到很欣慰。張大勇在前面走著,張小軍跟在后面。
張小軍已經長成了一個健壯的男孩子,力氣也比以前大了不少。他今年十三歲了,即將小學畢業。由于受到疫情影響,考試往后推遲了一段時間!不久后,他們將會被安排到山河鎮的一所中學參加考試。張小軍將第一次踏入初中的校園,踏入那個許多年前曾經到過的地方。他現在滿懷期待,腦海里不時的閃過當時的畫面;那街道上絡繹不絕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車輛、高高的磚房子、以及那香噴噴的炒牛肉和炒豬肉。
他開始有些精神恍惚,心不在焉,停下了步伐。
“小軍!怎么了?”張大勇的聲音響起!
張小軍立刻回過神來!對著他父親笑了笑,說道:“沒……沒什么!”
張小軍哼唱著歌曲!
我們的田野
美麗的田野
碧綠的河水
流過無邊的稻田…………
歌聲在稻田邊回蕩,那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就像一張張綠色的地毯,厚厚的鋪在田野之上。
傍晚,晚霞染紅了天邊,張小軍跟著他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口一座小木屋邊上用石灰粉寫著兩行字!
“養子不教父母過,有書不讀子孫愚!”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張小軍默默念著!
關于這些字,村里面還有很多;就比如楊小六家外面的一行字,寫的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而劉滿根家外面寫的則是:“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劉小軍現在已經完全認識這些字,每次看到都會不由自主的默念上一遍;至于為什么?他自己也說不出來!
山后村的街道明顯比以前寬了,路上也鋪滿了碎石子,以前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經被填滿!只不過下雨天走在上面,還是感到泥濘不堪,水坑滿地。
而有些空著的地方,陸續建起了幾座新房子。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山后村已經擁有了三家小賣部;東西也變得豐富起來,雖然東西不多,只是賣些糖果、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但,這已經為山后村里的人們,提供了不少便利。
而且在國家的扶持下,山后村小學的課桌已經換成一批斬新的!學校還會偶爾給學生們發放一些筆和作業本,這讓學生家長們省去了不少負擔。
天色還早,張小軍并沒有馬上回家,而是一個人走在山后村的街道上。如果是幾年前,這時候他肯定是到處串著門,找著小伙伴們玩耍。
張小軍一邊看著山后村這些年以來的變化,一邊思考著。現在,雖然說他還并未算是真正的長大;但也不再是以前那懵懵懂懂的小男孩,他已經開始萌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