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孩子不吃蔬菜的時候
說教用語
“蔬菜也要吃哦,對身體好。”
鼓勵用語
“嗯……你不喜歡吃蔬菜啊……”
孩子挑食是父母的煩惱之一。聽說,日本小學在用午餐的時候,有些老師仍然會堅持“不全部吃光就不準去玩”的原則。
我認為,逼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的壞處要遠遠大于好處。
孩子對食物的偏好會自然而然地發(fā)生變化。我們只需慢慢等待孩子自己產(chǎn)生“嘗嘗看”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吃飯是人生中一項很大的樂趣。吃飯不僅僅是為了攝取營養(yǎng),也是和家人朋友交流情感、溝通心靈的好機會,是我們獲得生存下去的力量的源泉,
在人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當然,學校也有學校的考量。學校教育畢竟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我自己在育兒過程中,一直奉行“對學校的事情不多插嘴,全都交給老師處理”的方針。
關(guān)于孩子挑食,給大家介紹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有一位父親來我這里咨詢關(guān)于孩子挑食和在幼兒園交友的事情。我們稱孩子為小A吧。小A非常討厭吃蔬菜,如果逼他吃下去的話,他就會馬上吐出來。
和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小A的父親也非常在意孩子討厭吃蔬菜這件事。
“我覺得什么都吃的孩子,身體好!”
“光吃肉的孩子,是不是容易變胖,也容易生病?”
“不吃蔬菜的話,將來很容易得高血壓和糖尿病吧?”
這位父親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后來,小A上小學了,并沒有出現(xiàn)父母擔心的狀況,他每天都精神抖擻、開開心心地去學校。在學校開始提供午餐后不久,有一天,小A忽然對爸爸說:
“爸爸,昨天學校的午飯好難吃啊!菜里還放了黑豆。我舌頭只碰到豆子三下,就吞下去了。”
“欸?你吃豆子了?能吃豆子了?”
這位父親情不自禁地追問道。
“昨天的飯后甜點是菠蘿,所以我努力吃了豆子。”
小A最喜歡吃菠蘿了。
“那只吃菠蘿不就行了?你在家就這樣啊。”
小A看了一眼爸爸,一臉大人都是沒救了的表情。
“那個,爸爸,學校有學校的規(guī)矩!吃甜點前必須把飯菜吃光!在家的話,討厭吃的就可以不吃吧?但在學校可不行。這就是規(guī)矩。爸爸連這都不知道嗎?”
想象著孩子盡量不讓舌頭碰到豆子就拼命吞下去的樣子,這位父親好心疼啊。
但與此同時,他也感受到了小A當時的自豪。
小A是想讓父親知道自己努力的成果吧。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吃甜點前必須把飯菜吃光”的規(guī)矩就是他所面臨的現(xiàn)實。雖然還是個小孩,但他已有了自己的覺悟和決心去面對這個現(xiàn)實。父親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孩子是非常可靠的。
別人也許會說,“既然在學校都能吃蔬菜的話,那么在家里也能吃吧”,于是在家也想逼孩子吃蔬菜。
可是這位父親并沒有這么做,因為他覺得這是對孩子的強迫。
我贊同這位父親的做法,但我的觀點卻不太一樣。既然孩子在學校已經(jīng)很努力地勉強自己吃了不喜歡的食物,那么在家的時候就應該吃得輕松一點。考慮營養(yǎng)均衡的事暫且交給學校吧。在家吃飯的時間應該是愉快的放松時間。讓我們用這個時間來儲蓄孩子的心靈營養(yǎng)。
小A的那番話其實道出了學校教育和學校供餐所代表的意義,吃飯不僅僅是為了攝取營養(yǎng),這也體現(xiàn)出在家吃飯所發(fā)揮的真正作用。
另外,我開始對“孩子多么珍視學校這個小世界”這一視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覺得父母不必介入學校教育,要求老師“我家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如果剩了菜也請您不要逼他吃”。當然,如果是過敏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對于孩子挑食這件事,我們不必認定這是“必須解決的棘手問題”。只需換個角度看待,比如,“哦,這孩子不愛吃蔬菜啊。蠻有趣的嘛”!
其實有些父母從未過度關(guān)注這些問題,也養(yǎng)育出了健康快樂的孩子。要知道,育兒其實也是一件可以變得開心的事。
最后,關(guān)于孩子討厭吃蔬菜,作為醫(yī)生我想給大家一個建議:
讓討厭吃蔬菜的孩子多吃水果。
有一種分類法說,蔬菜是草本植物(一歲一枯榮),水果是木本植物(年年結(jié)果)。番茄和茄子都是當年播種、發(fā)芽,然后結(jié)果、枯萎。蘋果或橘子則是每年都在同一棵樹上開花結(jié)果。
按照這樣的分類法,草莓和西瓜也算是蔬菜。維生素與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也許多少有點差別,但是如果孩子能吃水果的話,即使不吃蔬菜也不必那么擔心了吧。(記住,這里所說的水果是指新鮮的水果,不是果汁哦!哪怕100%的純果汁也不可以。)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不吃蔬菜也可以。不能吃到美味的蔬菜料理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呀。在這里我想說的是,如果孩子非常討厭吃蔬菜的話,水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缺失的營養(yǎng)。
順便一提,我家孩子也不喜歡吃蔬菜,所以我沒有逼他們吃。其中有一個孩子直到上初中都幾乎沒吃過蔬菜,但他也沒有生病,健健康康地長大了。3個孩子成年后,都變得愛吃蔬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