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賦能多層次資本市場
- 丁競淵 王一軍 應曉明
- 752字
- 2021-03-22 13:57:47
第二章 區塊鏈如何構建信任機制
2008年10月,中本聰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種P2P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并在隨后的2008年11月發布了比特幣代碼的先行版本,這也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比特幣是首個實用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它的巨大成功一方面使區塊鏈技術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使區塊鏈成為第一種自誕生以來就和金融領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技術;另一方面也為區塊鏈技術刻上了深刻的烙印,甚至可以說比特幣“定義”了區塊鏈,這造成了人們對區塊鏈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誤解,限制了應用這項技術的想象空間。
區塊鏈最初是為了創造一種去中心化的且在不可信環境下可以實現安全匿名交易的數字化貨幣。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區塊鏈將計算機科學領域多項重要技術成果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但從區塊鏈技術本身來看,區塊鏈并不一定要保持和比特幣完全相同的特征。用區塊鏈構造的應用系統不一定是匿名的,也不一定需要采用“挖礦”這種高能耗且低效的方法解決“共識”問題,甚至不一定要像比特幣那樣徹底“去中心化”。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而且應該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的特征和需求進行權衡。區塊鏈融合了多種技術,因而具備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的足夠彈性。
那么,區塊鏈為什么被視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它究竟解決了什么問題?它的本質特征是什么?它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我們認為,區塊鏈的根本目標就是解決如何在一個不可信的環境下建立信任機制這一幾乎是悖論的問題。信任是金融市場賴以生存的基礎,比特幣這種數字貨幣面對的問題是,如果我們不依賴央行這樣的中心化權威,那么信任從何而來?多層次資本市場也存在許多缺乏中心化權威的場景。區塊鏈提供了一種構建信任機制的新方法,這種信任機制不再依賴特定的人或組織,而是建立在一整套精密的技術機制的基礎上。在本章中,我們將展示這一技術機制究竟是如何工作的,看看它是否真的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