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毛岸英在陽信是一個普通兵

1946年5月,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要求放手發動群眾,實現“耕者有其田”。由此,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土地革命運動,但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改革不夠徹底和黨內思想、組織不夠純潔的現象。

對此,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并于9月通過了具有指導意義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當時,剛從蘇聯學習回國的毛岸英也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毛主席把毛岸英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告訴他說,外國的大學你念過了,可中國的大學你還不熟悉。要念好中國的大學,當務之急是深入農村,了解農民,也就是了解國情。為此,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中央決定讓毛岸英到農村一線參加“土改、整黨運動”。

1947年11月6日,毛岸英化名“楊永福”,跟隨時任中央土改工作團團長的康生等人,到達山東渤海區黨委駐地陽信縣李橋村。當時他的身份是康生的情報員和聯絡員。根據工作進展和上級指示,渤海區黨委決定在李橋村進行建鄉試點工作,并在王架子村召開了專門會議。在會后的選舉中,大家提名楊永福(毛岸英的“化名”)同志為計票員,經投票選舉產生了新的鄉政權。

不久,根據工作需要,毛岸英與同來的部分同志轉調到了陽信城東南的張家集村,被安排住在張元林大爺家的東屋里。來到房東家后,毛岸英一有空不是幫著挑水、掃地,就是干其他雜活。張大娘也不把他當外人,像親兒女一樣待他,沒幾天就不稱他“楊同志”而親切地叫他“孩子”了。

在陽信期間,毛岸英從未表明身份,一直穿著爸爸給他的肥大舊軍裝,寫字用鉛筆,筆記本是用五顏六色的舊紙合訂而成,完全是一副“土八路”的形象。每次吃飯,他總是和勤務人員擠在一起。一次,十幾個隊員圍在一張桌上吃飯,他忙著給一些隊員講解問題,其他隊員吃飽了,他卻剛剛吃了一半,而這時盆中只剩下一些菜湯了。他毫不在意,一手拿窩頭,一手端菜盆,喝著菜湯吃得津津有味。工作中,他堅持原則,敢于直言,高度負責。在總結建鄉試點的會議將要結束時,主持會議的段林問道:“楊永福同志你還有什么意見沒有?”毛岸英從座位上站起來,就工作中存在的“左”的傾向和一些不妥之處,客氣而又認真地提出了兩條改進建議,他的發言立刻獲得了在場人員的贊同與掌聲。

李橋區委書記孫玉山,在與鄧子恢警衛員的交談中得知楊永福就是毛岸英,對他更加信任和尊重。在一次工作會議召開前,兩人坐在了同一條板凳上。交談中,當毛岸英問他對工作有什么看法時,孫玉山當即就運動中出現的極端做法、偏離中央精神及侵犯中農利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會后,毛岸英及時向有關領導作了匯報,引起了上級的高度重視。不久,上級就下發了重新整頓的通知。

1947年春天,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為避開蔣介石的重點進攻,當年夏天,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及所屬機關橫渡黃河,來到山東軍分區機關所在地——陽信縣。第二年春天,華東軍區劇團到渤海區張家集一帶慰問演出。鄉親們從沒見過這么高水平的演出,看過《三打祝家莊》后還想再看一場,于是大家向“楊同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毛岸英馬上將此建議反映給了劇團領導及區政府,經研究,劇團又加演了一場精彩的京劇《紅娘造反》,滿足了群眾的愿望。

有一次,房東張大娘與鄰居因瑣事產生摩擦,毛岸英得知后,勸張大娘到對方家中講和。在毛岸英的陪同下,張大娘端著一碗剛煮好的面條主動來到對方家中。一進門,毛岸英先喊了聲:“大娘,張大娘看您來了!”聞聲,老大娘忙出門,笑臉相迎。就這樣,在說笑之中化解了兩位老人的矛盾。

1948年5月,中央電令毛岸英調離陽信,回中央從事新的工作。當鄉親們得知“楊同志”要走的消息時,都紛紛前來與他道別。張大娘更是忙個不停,為他炒花生、煮雞蛋、包餃子等。晚上,張大娘干脆將他的被子抱到自己的炕上說:“孩子,最后一個夜晚了,你就跟大娘住在一起吧。”全家人整夜未眠,長談到天明。

清晨,空中飄著綿綿細雨,張大娘早已將飯做好。吃過早飯,毛岸英整理好背包與張大娘告別。大娘眼含熱淚,雙手握住他的手說:“孩子,你看這天,咱不能明天再走嗎?”毛岸英哽咽著說:“不行呀,大娘,軍區的車還在等著呢。”張大娘一家與鄉親們簇擁著他來到村頭,毛岸英含淚告別張大娘和眾鄉親,依依不舍地上了汽車。當汽車遠遠離去后,張大娘仍站在雨中,揮淚相送……

離開陽信后,毛岸英沒有忘記張大娘一家和眾鄉親。1948年中秋,正當家家戶戶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時,陽信縣張集村的一位老人收到一封來自西柏坡的信。他將信拆開,里面有一張黑白相片,上面有毛主席,還有曾在他家住過的“楊同志”,還有他不認識的兩個女孩子。

信中寫道:“離別二老,倏忽數月,天各一方,萬分想念。遠隔天河,情懷衷腸。二老待我,勝似兒女,恩德之重,銘刻肺腑!一路平安來到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暫分中宣部工作,一切均好,萬望放心。我已要求到部隊去鍛煉,目前只待組織決定。請代問張會山二老好!鄉親們好!”落款為楊永福,時間為1948年8月19日。看了信和照片后,張大爺才知道在村里住了一年的楊永福就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

張大爺激動地拿著信和相片急步跑到村子中央高喊:“毛主席的兒子來信了!”村民們聞聲紛紛跑了過來,簇擁著爭相傳著相片。而此時張大娘更是淚中帶笑,倍感欣慰。毛岸英就是這樣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深入基層,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贊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泽库县| 宁化县| 灵丘县| 新竹县| 东平县| 栾川县| 夹江县| 武威市| 枝江市| 永川市| 周至县| 山丹县| 东源县| 自治县| 铁力市| 夹江县| 平山县| 景泰县| 内丘县| 汽车| 定结县| 隆林| 银川市| 海宁市| 民勤县| 自治县| 岳阳县| 嘉祥县| 阜新市| 涡阳县| 彭泽县| 抚远县| 永善县| 城口县| 泸溪县| 上栗县| 河北省| 惠东县| 东安县| 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