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造個小程序:與微信一起干件正經事兒作者名: 楊芳賢 黃永軒本章字數: 1438字更新時間: 2021-03-19 21:08:11
前言
PREFACE
張小龍都去做了,你還在問到底行不行?
2016年年底,我決定把團隊的未來壓在小程序這個賽道上,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個還算正確的選擇。作為小程序最早的一批開發者,我們有過“群應用”用戶暴增的亢奮,也有過“玩社群”毫無征兆被封后的無助,參與了小程序的野蠻生長,目睹了小程序的跌宕起伏,也見證了小程序平臺治理的完善。
2017年年初,小程序在萬眾矚目中發布,一周后又在熱捧中急轉遇冷。在很多人對小程序提出質疑時,群應用名片小程序卻逆勢上漲,在2017年2、3月份用戶數及訪問量全網排名第一。之后有很多了解群應用和關注小程序的朋友找我交流,歸納起來大家關心的問題是:
小程序是否值得去做?
小程序生態上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小程序生態的流量紅利如何獲取?
在交流中我發現大家都很焦慮,不知道把產品與服務寄生于微信下會有怎樣的不確定性,又不想錯過微信這樣個超級平臺所蘊含的機會。
這一年,不僅小程序生態的創業者們焦慮,微信小程序團隊也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之夜。小程序遭遇斷崖式下滑后,微信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小程序成了微信公開課的主角;微信頻繁地釋放小程序新的入口及線上、線下能力;微信不斷開放全渠道宣傳新能力,并推送給用戶。2017年3~7月,對于小程序開發者而言幾乎“夜夜有驚喜”。小程序釋放出的能力越來越多,微信官方提供的開發、運營工具越來強大,小程序上下游開發者生態逐漸繁榮。微信6.6.1版本推出的“跳一跳”小游戲全面引爆了小程序,這也讓小程序“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產品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認同。
如今,每個領域都已有非常棒的標桿類小程序應用,投資人開始重點關注這個方向。而早期參與者都獲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參與小程序首發的“小睡眠”走紅后瞬速推出了小睡眠App,多次被蘋果及各大安卓市場推薦;“群應用”從個人名片切入,形成了以群應用、小名片、小官網為主體的商務社交小程序矩陣;“包你說”的語音口令紅包不僅獲得了海量的用戶,分流了微信紅包現金流,而且還獲得了巨大收入;“拼多多”通過小程序的社交裂變一躍成為淘寶、京東之后的第三大電商平臺;“頭腦王者”掀起了全民答題的熱潮,模糊了小程序與小游戲的邊界。
也有不少朋友問,2017年已經上線了58萬個小程序了,現在進入是不是太晚了。我認為2017年只是小程序市場的熱身,2018年才是起點,個人計算機、移動互聯網中的大部分產品形態及商業模式都會在小程序中重現。對于創業者而言,小程序是精益創業的最佳實踐。按你設想的應用場景與用戶痛點,用幾天時間快速做出MVP(最小價值產品)并轉發到微信群中就可以開始種子用戶驗證,根據用戶數據及用戶反饋進行快速迭代和更大范圍的推廣與驗證。2018年會有更多的資深的互聯網創業者和專業投資機構入場,會有越來越多好的小程序產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工具、社群、電商、企業服務等領域的小程序將進入充分競爭狀態。
我認為小程序是微信最偉大的構想與探索,有不少朋友認為我們對小程序過于狂熱,他們認為小程序并沒有那么神奇,不過是介于App和H5之間的一種產物。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開發者眼中都有自己對小程序的認知,與不同的人碰撞各自的觀察、思考與探索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感謝騰訊的開放,感謝張小龍,感謝微信小程序團隊……
本書分基礎篇、運營篇和案例篇三個板塊,分享小程序的現狀及小程序開發運營經驗,幫助讀者用最短的時間了解小程序。本書對小程序賦能各行業的案例也均有收納,包含社交電商、企業服務、游戲、本地生活、政務民生等領域。由于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望各位專家與讀者指正。
- 基于粒計算模型的圖像處理
- Mastering Visual Studio 2017
- ASP.NET Core 2 and Vue.js
- 數據結構(Python語言描述)(第2版)
- 深入淺出Android Jetpack
- KnockoutJS Starter
- Mastering Drupal 8 Views
- 零基礎輕松學SQL Server 2016
- Corona SDK Mobile Game Development:Beginner's Guide(Second Edition)
- Mastering openFrameworks:Creative Coding Demystified
- Moodle 3 Administration(Third Edition)
- 大數據時代的企業升級之道(全3冊)
- Expert Cube Development with SSAS Multidimensional Models
- R語言與網站分析
- TensorFlow.NET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