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分歧
- 董嘉瑜求發(fā)達記
- 瑤臺青鳥
- 2110字
- 2021-04-06 20:00:00
“當然是和楚總一起改稿怎么樣啊?”薛玉丹鄙夷道,“他身上那股味道,聞起來不酸爽嗎?一張詳情頁一改就是一下午,那么羅嗦,一句話可以重復十遍,要是我,我可受不了!”
“不不不,楚總一點兒都不羅嗦,他講了很多知識點,我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和楚總一起工作收獲特別大。”董嘉瑜反駁道。
“真的假的?”見自己的吐糟沒有得到董嘉瑜的共鳴,薛玉丹又是皺眉又是搖頭:“我可是善意地提醒你,改稿是趙總布置給楚總的工作,又不是你的工作。你要是這么跟他耗下去,你自己的工作可要完不成了。”
“我心里有數(shù),謝謝提醒。”董嘉瑜心說,你這樣的善意,我還真消受不起。
“哦,對了!”薜玉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說,“明天幫我寫個文案唄!”
“當然可以呀,文案就是用來輔助銷售的,寫哪一類文案?”董嘉瑜雖然不喜歡薛玉丹,但工作就是工作,公私分明還是必須的。
“線下銷售用的文案,很簡單的!明天能給我嗎?我急用,非常急用!”
董嘉瑜最怕聽到的就是銷售說“文案很簡單”,因為他們只要動一動嘴皮子,她就要動很久的腦。
“我以前給你說過的呀,”董嘉瑜站起來收拾東西,“如果是大的稿子,至少要提前三天下單,否則時間不夠,寫出來的稿子不滿意還要改。如果是小的稿子,也要提前一兩天說,哪有這么急的?”
“我的稿都急,真的,非常急!”
“那你下一個簡單的文案需求單給我,你想好了具體要寫什么,就在微信里發(fā)我,我再評估一下時間。如果你實在急要的話,今天晚上我就在家里加個班。我先走了,拜了個拜。”
“喂,喂!就寫幾句文案還要下需求單啊!我就這樣給你說不行啊!我都說了是線下銷售用的文案了啊!”薛玉丹朝著董嘉瑜的背影喊。
這樣給文案下單肯定不行,沒有具體產(chǎn)品,沒有方向,鬼才知道你到底要寫什么。但董嘉瑜已經(jīng)懶得再和薛云丹爭辯了,她早已帶著新交了一個朋友的那種巨大的開心,融入到了樓下的夜色中。
董嘉瑜等了一晚上,也沒有等來薛玉丹的需求。
但董嘉瑜既然已經(jīng)決定要努力工作,就不會在意給她下工作單的是不是她喜歡的人,那些都不重要,任何時候都要工作第一。
第二天清早一來公司,董嘉瑜就主動問薛玉丹:“昨天你需要的線下銷售文案,具體是什么?咱們倆可以聊聊嗎?”
“那個啊,那個已經(jīng)不需要了,”見董嘉瑜的態(tài)度特別主動,薛玉丹還是有點感動的,“做銷售就是這樣子啦,客戶說那個活動暫停,所以就不需要寫了。客戶的需求是經(jīng)常有變動的,能理解的哈?”
“完全理解。”
“但是今天我想做一個簡版的愛寵祛味噴霧詳情頁,你有時間嗎?”
“只要銷售有需要,文案必須有時間啊!畢竟公司的業(yè)績就靠你們了。”
“醒目,(粵語,聰明的意思)”,薛玉丹說,“今天能把詳情頁給到我嗎?我!很!急!的!”
董嘉瑜聽出來了,凡是薛玉丹要的稿,就沒有不急的時候。
“你是說只要文案?還是連設計也一并出來?如果只要文字版的話,我今天上午盡量寫完。”
“我想要連設計一起出來,你做完直接給設計就行了。”
“你這個流程不對吧,應該是我寫好了文案,你給設計才對。”董嘉瑜說,“因為你是銷售,這是你的需求。文案和設計都是為了滿足你的需求,我是沒有資格讓設計來做頁面的。”
“哎呀,你直接給設計就行了,寫完就扔給他們做。銷售賣貨也不只是為自己,都是為了給公司賺錢的嘛!公司不賺錢設計的工資怎么發(fā)?”薛玉丹肆無忌憚地說著。
董嘉瑜看見,坐在角落里的孔方興,拼命地朝薛玉丹翻了好多白眼。
丘美芝也已經(jīng)聽不下去了,私下里給董嘉瑜發(fā)微信道:“你聽,好像就只有她在認真工作,我們都在摸魚一樣。我和小孔都最煩她,每次下需求就她的稿子是最急的。”
“上午給需求,下午就要。甚至是下班時給需求,晚上就要,她根本就不管我們設計的工作量有多大。最重要的,她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設計稿。”
“你問她有沒有參考,她永遠都是沒有,讓你憑感覺做。你費心巴力地做出來一版,她又說感覺不對,你做得不好……”
“所以,你千萬千萬不要理她,不要把你寫好的文案直接交給我或者小孔。”
“我沒有辦法接你的文案,我們設計的工作都是由小孔統(tǒng)一安排,但你到小孔那里肯定會碰壁的。”丘美芝善意地提醒董嘉瑜,“你就按正規(guī)流程,讓薛玉丹自己去找小孔下設計單。”
聽了丘美芝的一長串話,如果是在以前,遇到這樣的情況,董嘉瑜通常會極度煩躁——這都什么團隊,什么人跟什么事!什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現(xiàn)實和喊口號完全是兩碼事兒!
但是現(xiàn)在董嘉瑜早已覺得無所謂。因為無論在任何公司,擔任不同職位的同事,由于隔行如隔山,都可能產(chǎn)生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分歧。
所以董嘉瑜只靜下心來,開始認真寫自己的文案。
愛寵祛味噴霧又是一個新的產(chǎn)品、新的維度,董嘉瑜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行業(yè),也沒有養(yǎng)過寵物,只能在百度還有天貓、淘寶里各種學習。
董嘉瑜知道,快速了解產(chǎn)品的最佳途徑,就是請教開發(fā)產(chǎn)品的人,比如謝云錦,但她實在又懶得找他。
本來五分鐘就可以說清楚所有賣點,謝云錦總是會先批評一番董嘉瑜悉心整理出來的問題東一個、西一個,毫無邏輯,一看就是外行問的問題。然后再講一大堆關于產(chǎn)品的種種,偏偏沒有最核心的賣點。
其實不是這樣的,董嘉瑜問的問題自有她自己的邏輯,只不過謝云錦完全不認可她的邏輯,他想讓董嘉瑜按照自己的邏輯去梳理問題罷了。這怎么可能呢?兩個人的出發(fā)點和角度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