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十三經(jīng)錦言錄作者名: 鐘基編著本章字數(shù): 13405字更新時間: 2021-03-16 15:56:20
古文尚書
大禹謨
后克艱厥后①,臣克艱厥臣,政乃乂②,黎民敏德③。
①后克艱厥后:句中兩“后”字均指帝亦即君主而言???,能夠。艱,艱難,此字最為吃緊,君與臣只有深切了解為政的艱難,才能敬懼恭謹而竭盡全力,從而將政務(wù)處理好。
②乂(yì):治。
③黎民:平民。敏:勤勉。德:謂修德。
【譯文】
做君主的能夠了解做君主的艱難,做臣子的能夠了解做臣子的艱難,政務(wù)就可以得到治理,老百姓也就會很快地修德為善了。
嘉言罔攸伏①,野無遺賢②,萬邦咸寧③。
①嘉言:美好的言論。罔:無,沒有。攸(yōu):所。伏:隱藏,藏匿。
②野:指民間。遺:棄置。
③邦:國。咸:都,皆。
【譯文】
美好的言論沒有被隱藏起來的,民間沒有棄置不用的賢人,眾多國家便可以都得到安寧。
稽于眾①,舍己從人,不虐無告②,不廢困窮③,惟帝時克④。
①稽:考察。
②無告:指鰥寡孤獨無依無靠的人。
③廢:棄,拋棄。
④帝:指帝堯。時:通“是”,這,這樣??耍耗軌颉?/p>
【譯文】
到民眾中考察,舍棄自己的意見,聽從民眾的意見,不虐待無依無靠的人,不拋棄困苦貧窮的人,只有堯才能夠做到這些啊。
惠迪吉①,從逆兇,惟影響②。
①惠:順。迪:道,謂治國安民的正道。
②影響:如影隨形,如響應(yīng)聲。形容吉與兇的效果其反應(yīng)顯著而迅速。
【譯文】
順著正道便獲得吉利,違背正道便產(chǎn)生災禍,其效果如影隨形,如響應(yīng)聲。
儆戒無虞①,罔失法度②,罔游于逸③,罔淫于樂④。
①儆戒:警惕戒備。虞:誤,失誤,差錯。
②罔:勿,不要。法度:法則制度,指堯、舜以來所形成的法則制度。
③游:游宕,謂放縱無檢束。逸:安逸,謂貪圖安逸。
④淫:過度。樂:謂享樂。
【譯文】
警惕啊!警惕謹慎就不會有差錯,不要失去法度,不要沉湎在游玩安逸之中,不要生活在過分的享樂之中。
任賢勿貳①,去邪勿疑②。
①貳:不專一。
②疑:猶豫不決。
【譯文】
任用賢能之人不要不信任他,摒棄奸邪之人,不要猶豫不決。
疑謀勿成,百志惟熙①。
①百志:猶百慮,謂深思熟慮。熙:興盛。
【譯文】
猶豫不決,就不能成事,深思熟慮才能使事業(yè)興盛。
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①,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②。
①干:求。
②咈(fú):違背。
【譯文】
不要違背正道去追求百姓的贊譽,不要違背民意使百姓順從個人的欲望。
無怠無荒,四夷來王①。
①四夷:指四方邊遠地區(qū)的民族。
【譯文】
不要怠惰,不要荒廢,四方邊遠民族就會服從你的統(tǒng)治。
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
【譯文】
德政才是好的政治,好的政治在于使百姓生活得好。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①。
①和:和睦。
【譯文】
端正人的品行,發(fā)展生產(chǎn)和貿(mào)易,使人們擁有豐厚的生活資料,這三事都辦好,百姓就和睦了。
刑期于無刑,民協(xié)于中①。
①協(xié):符合。中:正,指正道。
【譯文】
使用刑罰是希望達到不使用刑罰的目的,讓百姓的行為都能合于正道。
臨下以簡①,御眾以寬②。
①臨:統(tǒng)轄,治理。簡:古人尚簡,指簡要切實。
②御:治理。
【譯文】
用簡要的方法來統(tǒng)率臣下,用寬大的法度來治理百姓。
罰弗及嗣①,賞延于世②。
①弗:不,不要。嗣:指后代。
②世:后嗣即后代。
【譯文】
有所懲罰不延及其后代子孫,有所賞賜則延及其后代子孫。
宥過無大①,刑故無小②。
①宥:寬恕。
②故:故意,明知故犯。
【譯文】
由于不了解而犯過錯,過錯雖大,應(yīng)予寬恕;雖了解卻故意犯錯,錯誤雖小,也要懲罰。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①。
①“罪疑”二句:《集傳》解釋此句說:“罪已定矣,而于法之中,有疑其可輕可重者,則從輕以罰之。功已定矣,而于法之中,有疑其可輕可重者,則從重以賞之。”此解甚是,當從。
【譯文】
對所犯罪行,有了疑問,懲罰時應(yīng)當從輕;對所立功勞,有了疑問,獎賞時應(yīng)當從重。
與其殺不辜①,寧失不經(jīng)②;好生之德,洽于民心③。
①不辜:無罪。辜,罪。
②不經(jīng):不合法律規(guī)定。
③洽:沾溉,浸潤。
【譯文】
與其殺掉無罪之人,執(zhí)法者寧可承擔不按法度行事的責任;有了愛護百姓的品德,才能使百姓從內(nèi)心感到親近。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①,惟汝賢。
①滿:謂自滿。假:大,謂自大。
【譯文】
能夠勤勞于國家大事,能夠儉于自奉,又不自滿自大,你是賢能之人。
汝惟不矜①,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②,天下莫與汝爭功。
①矜:自夸賢能。
②伐:自夸其功。
【譯文】
正因為你不夸耀自己的賢能,所以天下的人無法和你爭能;正因為你不夸耀自己的功勞,所以天下的人不能和你爭功。
人心惟危①,道心惟微②,惟精惟一③,允執(zhí)厥中④。
①危:此處指人心專欲求利違義生害而言。
②微:此處指道心微妙難見而言。
③精:精純無私。一:專一。
④允:信。執(zhí):秉持。中:中庸,無過無不及。
【譯文】
人的思想是危險的,道的內(nèi)涵是精微的,體察那道的精微,始終如一地遵守,如此,才是實實在在地秉持那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
無稽之言勿聽①,弗詢之謀勿庸②。
①無稽:沒有根據(jù),無法核實。
②弗詢:沒有征求。
【譯文】
沒有根據(jù)的話,不要聽信;沒有征求過公眾的意見,不要采用。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后,何戴①?后非眾,罔與守邦?
①戴:愛戴,遵奉。
【譯文】
應(yīng)當愛戴的,不是君主嗎?應(yīng)當畏懼的,不是民眾嗎?民眾不愛戴君主愛戴誰?君主除了百姓,還能跟誰一起安邦定國?
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①。
①修:實行,從事??桑悍稀T福涸竿?。
【譯文】
要謹慎地對待你的大位;恭謹從事,去滿足那百姓的愿望。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①。
①屆:至,到。
【譯文】
只有推行德政才能感動上天,無論多遠無論哪里都會順從。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①。
①時:通“是”,這,指“滿招損,謙受益”而言。天道:猶言不可違背的規(guī)律。
【譯文】
自滿就會招來損失,謙虛才會得到益處,這就是天道。
五子之歌
民可近,不可下①。民惟邦本②,本固邦寧③。
①下:謂因輕視而疏遠。
②本:根本,基石?!豆茏印ば】铩罚骸笆哭r(nóng)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奔从纱司浒l(fā)展而來。
③固:鞏固。寧:安定,安寧。
【譯文】
百姓可以親近,不可以疏遠。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根本鞏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予視天下①,愚夫愚婦一能勝予。
①予:此處為大禹自稱。
【譯文】
我看天下百姓,那些愚昧無知的男人和女人,一人之力便可以勝過我。
一人三失,怨豈在明①?不見是圖②。
①怨:謂百姓的不滿情緒。
②圖:圖謀。
【譯文】
一個人犯了三次錯誤,仍不覺悟,百姓的怨恨,難道要在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時才覺察到嗎?應(yīng)當在還未明顯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就想辦法補救。
予臨兆民①,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②,為人上者,奈何不敬?
①臨:治理。兆民:眾民。兆,古時解釋不一,或指百萬,或指十億,或指萬億。極言其多。
②懔(lǐn):恐懼。馭:駕馭。
【譯文】
我們統(tǒng)治億萬臣民,要心懷畏懼,就像用腐朽的繩索去駕馭六匹馬那樣,做百姓的君主,怎么可以不恭敬呢?
訓有之,內(nèi)作色荒①,外作禽荒②。甘酒嗜音,峻宇雕墻③。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①色荒:謂沉湎女色。
②禽荒:謂沉湎游獵。
③峻:高大。雕:用彩繪裝飾。
【譯文】
訓誡中有這樣的話:在宮內(nèi)沉湎于女色,在外面沉湎于游獵。甘于美酒,嗜好音樂,建筑高大的殿宇,繪飾墻壁。在君主身上,有其中之一者,沒有不滅亡的。
弗慎厥德①,雖悔可追②?
①厥:他,此處指大禹。
②悔:后悔。追:謂補救。
【譯文】
不謹慎地保持大禹的品德,雖然懊悔,難道還可以補救嗎?
胤征
火炎昆岡①,玉石俱焚。天吏逸德②,烈于猛火。殲厥渠魁③,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惟新④。
①昆岡:孔傳:“山脊曰岡,崐山出美玉?!睄?,同“昆”,昆山當即昆侖山的簡稱。
②天吏:天子的官吏。逸德:失德,錯誤。
③殲:消滅。渠魁:大頭目,首領(lǐng)。
④咸:皆,都。惟新:更新,自新。
【譯文】
大火焚燒著昆侖的山岡,美玉和頑石都要一起被焚毀。天子臣屬的過錯,其后果之酷烈超過了猛火。要消滅的是首惡,脅從者不予治罪。過去受到壞的影響的,都要一起走上自新之路。
威克厥愛,允濟①;愛克厥威,允罔功。
①允濟:孔傳:“嘆能以威勝所愛則必有成功?!?/p>
【譯文】
嚴明克服姑息,事情一定能夠成功;姑息勝過嚴明,事情便不會成功。
仲虺之誥
惟王不邇聲色①,不殖貨利②。
①邇:近,接近。
②殖:聚,聚斂。
【譯文】
大王不要親近聲樂和女色,不以聚集財貨為利。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①。
①德懋、功懋:懋,通“茂”,多。懋官、懋賞:懋,獎勵。
【譯文】
德行高尚的便授以高官,功勞大的便給以豐厚的賞賜。
用人惟己①,改過不吝②。
①用人惟己:孔傳:“用人之言若自己出?!?/p>
②改過不吝:孔傳:“有過則改無所吝惜?!?/p>
【譯文】
采用別人的意見,就好像實行自己的意見那樣;改正自己的錯誤毫不吝惜。
克寬克仁,彰信兆民。
【譯文】
寬大仁慈,德行昭著,取信于萬民。
德日新,萬邦惟懷①;志自滿,九族乃離②。
①萬邦:萬,言其多;邦,指諸侯國。
②九族:為同宗,即以自己為本位,上推四代(父、祖、曾祖、高祖),下推四代(子、孫、曾孫、玄孫),合稱九族。
【譯文】
對于德行,要勤修不怠,天天更新,這樣,無數(shù)的諸侯便會欽佩你的德行;思想上自滿了,同族的人也會離開你。
王懋昭大德①,建中于民②,以義制事,以禮制心③,垂裕后昆④。
①懋:勉力,努力。
②中:指中道。與《大禹謨》“允執(zhí)厥中”之“中”義近。
③“以義制事”二句:句中兩“制”字,前一“制”字,謂裁制、決斷;后一“制”字,謂控制、約束。
④裕:富裕,謂豐厚。后昆:謂后世子孫。
【譯文】
王啊!要努力將你高尚的大德昭示出來,在民眾中間建立起中和之道,用義來決定事情是否可行,用禮來約束思想,給后代留下豐厚的福澤。
能自得師者王①,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②,自用則小③。
①自得師:當指湯得伊尹。《孟子·公孫丑下》:“故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
②問:猶言“問字”“問學”,謂請教。裕:豐富,豐厚。
③自用: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意見。
【譯文】
能夠自尋賢者為師的,便可以為王,說別人都趕不上自己的,一定會滅亡。喜歡請教的,收獲就豐厚;自以為是的,便必然渺小。
慎厥終,惟其始①。
①“慎厥終”二句:與伊尹所言“終始慎厥與”“慎終于始”相同。這一重要思想貫穿于古文《尚書》的始終?!吧髫食?,惟厥終,終以不困;不惟厥終,終以困窮?!保ā恫讨僦罚┛勺C?!皢韬?!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旅獒》)對這一重要思想作了更為形象的表達。慎,謹慎。厥、其,同義,表指示。
【譯文】
謹慎地對待事情的結(jié)尾,就像謹慎地對待事情的開始那樣。
殖有禮①,覆昏暴。
①殖:培植,培養(yǎng)。
【譯文】
對于守禮的,要栽培他;對于昏暴的,要消滅他。
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譯文】
尊崇發(fā)揚天道,永遠保持上天所賜予的大命。
湯誥
天道福善禍淫。
【譯文】
天道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
【譯文】
你們有了罪過,應(yīng)當由我一人承擔;我有罪過,不能累及你們。
伊訓
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于家邦,終于四海。
【譯文】
建立仁愛要從親族開始;建立對長輩的尊敬,也要從親族開始,然后影響到整個國家以至于四海之內(nèi)。
居上克明,為下克忠。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以至于有萬邦。
【譯文】
居于帝位能夠洞察下情,做臣民的都能夠忠心耿耿。對于別人不求全責備,對于自身則加以檢點唯恐有什么地方做不到,因而才取得主宰萬邦的地位。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①。
①殃:禍害,災難。
【譯文】
上帝的大命并不固定,做好事,便降下許多吉祥;做壞事,便降下許多災難。
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爾惟不德罔大,墜厥宗①。
①墜:失去。宗:宗廟,代指國家。
【譯文】
你要培養(yǎng)德行,善事無論多么小都要去做,眾多諸侯會因此而感到慶幸;如果不去培養(yǎng)你的德行,不等到犯大錯,你的國家就會滅亡。
太甲上
旁求俊彥①,啟迪后人②。
①旁求:廣泛地訪求??翰胖沁^人之人。
②啟迪:開導,啟發(fā)。
【譯文】
廣泛地訪求賢能之人,以教育開導后人。
慎乃儉德,惟懷永圖①。
①永圖:深謀遠慮。
【譯文】
要謹慎地保持節(jié)儉的品德,要深謀而遠慮。
太甲中
民非后①,罔克胥匡以生②;后非民,罔以辟四方③。
①后:指君主。
②罔克:不能。胥:相,互相??铮簬椭?,扶持。
③辟:治理。
【譯文】
老百姓不依靠君主便不能相互扶持而生活,君主不依靠老百姓便不能治理四方。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①。
①逭(huàn):逃避。
【譯文】
上天造成的罪孽,尚可躲開;自己作孽,便不可逃避。
視遠惟明,聽德惟聰。
【譯文】
能夠看得遠,便是明智;能夠聽從德教,便是聰敏。
太甲下
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
【譯文】
上天不會偏愛誰,能夠恭敬從事的,上天就會愛護他。百姓不會永遠感戴誰,只有推行仁德的君主,百姓才會感戴他。鬼神不會固定于享受誰的祭祀,只享受那誠實無欺之人的祭祀。
德惟治,丕德亂①。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
①丕德:不行德政。丕,通“不”。德,指德政,其內(nèi)涵為上文所說的“敬”“仁”“誠”。
【譯文】
只有推行德政,天下才能大治;不去推行德政,天下就會大亂。與治世之君走相同的道路,沒有不興盛的;與亂世之君行事相同,沒有不滅亡的。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①,必自邇②。
①陟:遠行,長途跋涉。遐:遠。
②邇:近。
【譯文】
譬如登高,一定要從下面開始;譬如行遠,一定要從近處開始。
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①。慎終于始。
①惟:思,想到。此句言居安思危。
【譯文】
對民眾的事情不要輕忽,要想到治理百姓是艱難的;不要安逸,要想到你的權(quán)位是不穩(wěn)的。謹慎對待結(jié)尾,要像謹慎對待開始那樣。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①,必求諸非道。
①遜:順。
【譯文】
有人說話違背了你的心愿,一定要研求他的話是否合于正道;有人說話順從了你的心愿,一定要研求他的話是否不合乎正道。
弗慮胡獲?弗為胡成?
【譯文】
不思考怎么會有收獲?不努力怎么會有成功?
一人元良①,萬邦以貞②。
①元良:大善,大賢。謂德行達到最高程度。
②貞:通“正”,謂君主。
【譯文】
君主非常賢良,無數(shù)諸侯國便會尊奉你為君主。
君罔以辯言亂舊政①,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②。
①舊政:謂先王的理政之法。
②孚:信。休:美好。
【譯文】
君主不以能言善辯而搞亂了先王的理政之法;臣下不因君主的寵信而在獲得成功之后,仍以安居官位為利,這樣,相信國家將永遠美好。
咸有一德
天難諶①,命靡常②。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③。
①諶(chén):相信。
②靡:不,表否定。常:永久的,固定不變的。
③九有:九州,引申為國家政權(quán)。
【譯文】
上天是難以相信的,天命并不固定。經(jīng)常保持你的品德,就能夠保持住你的權(quán)位;不能夠經(jīng)常保持你的品德,就會喪失天下。
德惟一,動罔不吉①;德二三,動罔不兇。
①罔:無。
【譯文】
只要品德純正,無論怎么行動沒有不吉的;品德混雜不純,無論怎么行動都會兇險。
惟吉兇不僭在人①,惟天降災祥在德。
①僭(jiàn):差錯。
【譯文】
吉利或兇險不會有差錯,全在人為,上天降下災禍或吉祥取決于人的德行。
終始惟一,時乃日新①。
①時:通“是”。日新:天天更新,不可間斷。
【譯文】
要始終保持品德的純正,也只有天天更新。
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①。臣為上為德②,為下為民③。其難其慎,惟和惟一④。
①左右:指近臣。惟其人:惟賢人是用。
②為上為德:孔傳:“奉上布德。”
③為下為民:孔傳:“順下訓民?!?/p>
④惟和惟一:孔傳:“群臣當和一心以事君政。”
【譯文】
任用官吏,只能任用賢能之人,左右的大臣只用這樣的人才可以。官吏們?yōu)榫魍菩械抡?,順從民愿,教導民眾。這是艱難之事,可要慎重?。∫椭怨矟冀K如一。
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xié)于克一①。
①協(xié)于克一:孔傳:“言以合于能一為常德?!背5?,即純正之德。
【譯文】
培養(yǎng)品德,沒有固定的老師,只要是注重善行的,便可以作為老師。善行不固定于某一個人身上,能夠始終如一合乎純正之德的,才能保持住善行。
七世之廟①,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②。
①七世之廟:《集傳》:“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七廟親盡則遷,必有德之主,則不祧毀。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p>
②“萬夫”二句:《集傳》:“天子居萬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后萬民悅服。故曰:‘萬夫之長,可以觀政?!比f夫之長,指君主。
【譯文】
天子的宗廟,七代不毀,便可以看出天子德澤深厚。從君主的作為上,可以看到政治的得失。
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無自廣以狹人①。匹夫匹婦,不獲自盡②,民主罔與成厥功③?
①自廣:自大。狹:小看,輕視。
②自盡:自盡其力。
③民主:指君主。
【譯文】
君主如果不依靠百姓,他還能使用誰呢?百姓如果不依靠君主,他們還尊奉誰呢?不要自高自大而輕視別人。平民百姓不能盡力,那么,君主和誰一起去成就他的功業(yè)呢?
說命上
知之曰明哲①,明哲實作則②。
①知之:此處謂通曉國家政務(wù)。明哲:圣明睿智。
②作則:謂制定法規(guī)。
【譯文】
通曉國家政務(wù)的叫做圣明睿智之人,圣明睿智之人才可以制定法規(guī)。
若藥弗瞑眩①,厥疾弗瘳②;若跣弗視地③,厥足用傷。
①瞑眩:形容藥性發(fā)作時心中難以忍受的感覺。
②瘳(chōu):病愈。
③跣(xiǎn):赤足。
【譯文】
如果你的藥劑不夠分量,這疾病就治不好;如果你赤著腳,不仔細地看著地面行走,腳就會受傷。
木從繩則正①,后從諫則圣②。
①繩:繩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
②后:君主。
【譯文】
木料只有按照繩墨才能取正,國王只有從諫如流,才能圣明。
說命中
明王奉若天道①,建邦設(shè)都②,樹后王君公③。承以大夫師長④,不惟逸豫⑤,惟以亂民⑥。
①奉若:承受,遵從。
②建邦:指在天下分別設(shè)立國家。設(shè)都:指分別在每個國家設(shè)立都城。
③樹:設(shè)立。后王:指天子。君公:指諸侯國的國君。
④承:通“丞”,輔佐。大夫師長:指各級各類官吏。
⑤逸豫:安逸和快樂。
⑥亂:治理。
【譯文】
英明的君王尊奉順從天道,建立國家,設(shè)置國都,設(shè)立天子、諸侯。大夫官吏作為輔佐統(tǒng)率百姓秉承天子的意旨行事,不是為了天子的安逸和快樂,而是為了治理百姓。
惟口起羞①,惟甲胄起戎②,惟衣裳在笥③,惟干戈省厥躬④。
①口:指從口中說出的話。起:引起。羞:恥辱。
②甲胄:古代戰(zhàn)士的鎧甲和頭盔。戎:兵戎,指戰(zhàn)禍。
③衣裳:指標示官吏等級制的服裝。笥(sì):盛食品及衣物的竹器。
④省(xǐng):清楚,明白。厥:其,此處指武丁。躬:自身,也指武丁。
【譯文】
言論會招致恥辱,兵甲會導致戰(zhàn)禍,標志爵位的禮服放在衣箱之中,禮服用于賞賜,干戈用于討伐,對于賞罰你一定要考慮清楚。
惟治亂在庶官①。
①庶:眾。
【譯文】
大治還是大亂,在于百官的好壞。
官不及私昵①,惟其能;爵罔及惡德②,惟其賢。
①私昵:與個人關(guān)系親近的人。
②爵:官位爵祿。惡德:不良無德之人。
【譯文】
對于官吏不是任命那些和自己親近的人,而是任命那些賢能之人;爵位不是賞賜給那些不良無德之人,而是賞給那些有德有才之人。
慮善以動①,動惟厥時。
①慮善:考慮成熟。
【譯文】
措施一定要考慮成熟才可以付諸行動,行動一定要合乎時宜。
有其善①,喪厥善;矜其能②,喪厥功。
①有其善:謂自滿其善而不加勉。
②矜:自夸。
【譯文】
自己滿足于已有的好品德,那你就會喪失這些品德;自己夸耀自己的能力,那你就會喪失功業(yè)成就。
惟事事①,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①事事:每一件事。
【譯文】
做每件事情,你都要事先有所準備,有了準備便不會產(chǎn)生禍患。
無啟寵納侮①,無恥過作非②。
①啟寵納侮:孔穎達疏:“無得開小人以寵,自納此輕侮也?!?/p>
②恥過:羞于承認過錯。
【譯文】
不要寵信小人而招致輕侮,不要羞于認錯而文過飾非,以致鑄成大錯。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譯文】
懂得道理并不困難,付諸實行才是困難的。
說命下
若作和羹①,爾惟鹽梅②。
①和羹:使用適當?shù)恼{(diào)料,調(diào)和成味道適宜的羹湯。
②鹽梅:制作羹湯的調(diào)料。鹽,味咸。梅,醋,味酸。
【譯文】
好比做五味調(diào)和的羹湯,你就像那鹽和梅。
人求多聞,時惟建事①,學于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②,以克永世,匪說攸聞③。
①時:通“是”。惟:希望,愿望。
②師古:效法古人。
③匪:同“非”。說:即傅說(yuè),商代大臣。《說命》記錄的是傅說與商王武丁的對話。攸:所。
【譯文】
人們想增長知識,是希望成就一番事業(yè),要學習古人的遺訓,才會真正有所收獲。成就事業(yè)不效法古人,而能使事業(yè)興旺長存,是我傅說不曾聽說過的。
惟學,遜志務(wù)時敏①,厥修乃來。允懷于茲②,道積于厥躬③。
①遜志:虛心謙遜。時敏:時時努力。敏,努力。
②允:信。懷:懷藏,時刻想著。茲:此,這。
③厥躬:自身。
【譯文】
學習態(tài)度要謙遜,必須時時努力,這樣學業(yè)才能有長進。相信并記住這些,知識就會在自身不斷積累。
惟學半①,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
①(xiào)學:孔傳:“
,教也。教,然后知所困,是學之半。終始常念學,則其德之修無能自覺。”孔穎達疏:“言有所得而不能自知也?!?/p>
【譯文】
教人所獲是學習所得的一半,始終專心于學習,品德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臻于完美。
股肱惟人①,良臣惟圣。
①股肱(gōng):大腿和手臂。
【譯文】
手足齊全就是成人,有良臣輔佐才能成為圣君。
惟后非賢不乂①,惟賢非后不食②。
①乂(yì):治。
②不食:不食君祿,即出仕?!都瘋鳌罚骸熬琴t臣不與共治,賢非其君不與共食。言君臣相遇之難如此?!?/p>
【譯文】
君主沒有賢人輔助,就治理不好天下;賢人沒有圣君賞識,就不會出仕。
泰誓上
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
【譯文】
天和地是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中的靈長。
天佑下民①,作之君②,作之師。
①佑:助。
②作:設(shè)立。
【譯文】
上天幫助下民,為下民設(shè)立君主,設(shè)立師長。
同力,度德;同德,度義①。
①“同力”四句:孔傳:“力鈞則有德者勝;德鈞則秉義者強。”度(duó),估計,計算。
【譯文】
戰(zhàn)爭雙方力量相同,就以德相較量;德相同,就以義相較量。
天矜于民①,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①矜:憐憫,同情。
【譯文】
上天憐憫眾民,眾民的愿望,上天一定會依從的。
泰誓中
吉人為善①,惟日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
①吉人:善良之人。
【譯文】
好人做好事,天天做還是做不夠;壞人做壞事,也是天天做而做不夠。
惟天惠民①,惟辟奉天②。
①惠:愛。
②辟:君王。
【譯文】
上天惠愛下民,君主尊奉上天。
受有億兆夷人①,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②,同心同德。
①受:即商紂王。億兆:極言其多。夷人:平民。
②亂臣:治國的大臣。亂,治。
【譯文】
商紂有億萬平民,不同心不同德;我有治國大臣十人,卻同心同德。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譯文】
上天的看法來自我們眾民的看法,上天的聽聞來自我們眾民的聽聞。
罔或無畏,寧執(zhí)非敵①。
①執(zhí):秉持。非敵:無敵。
【譯文】
不要有不威武的表現(xiàn),希望你們保持戰(zhàn)無敵手的思想。
泰誓下
古人有言曰:“撫我則后①,虐我則仇②?!?/p>
①撫:撫育,愛護。后:君主。
②虐:虐待,殘害。
【譯文】
古人有言說:“撫愛我的就是我的君主,虐待我的就是我的仇敵?!?/p>
樹德務(wù)滋①,除惡務(wù)本。
①樹:培植,培養(yǎng)。滋:滋長。
【譯文】
培養(yǎng)美德務(wù)求滋長,去掉邪惡務(wù)求除根。
功多有厚賞,不迪有顯戮①。
①不迪:不遵循。顯戮:謂公開的懲罰。
【譯文】
功勞多的將有重賞,不遵循命令將遭到公開懲罰!
武成
建官惟賢①,位事惟能②。
①建:設(shè)立。
②位:使占據(jù)應(yīng)有的位置。
【譯文】
依據(jù)賢良設(shè)立官長,依據(jù)才能安置眾吏。
惇信明義①,崇德報功②。
①惇(dūn):重視。明:顯揚。
②崇:尊重。報:回報,回贈。
【譯文】
重視誠信,顯揚道義;尊重有德的人,回報有功的人。
旅獒
人不易物①,惟德其物!
①易:輕視。
【譯文】
人們都不敢輕視那些物品,而是從德的角度來看待那些物品。
德盛不狎侮①。狎侮君子②,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盡其力。
①狎侮:輕視,侮慢。
②君子:與下文的“小人”相對為文,孔穎達疏:“君子謂臣,小人謂民?!?/p>
【譯文】
德高的人不輕視侮慢他人。如果輕視侮慢高貴的官長,就不可能使他們盡心從政;如果輕視侮慢平民百姓,就不可能使他們盡力而為。
不役耳目①,百度惟貞②。
①不役耳目:不為耳目接觸的外物所吸引而不由自主為其役使。
②百度:百事,指各種政務(wù)。貞:正,正確妥善。
【譯文】
不被耳目所好而不由自主為其役使,各種政務(wù)的處理就會正確妥善。
玩人喪德①,玩物喪志。
①玩:戲弄,玩弄。喪:喪失。
【譯文】
戲弄人就會喪失品德,玩弄物就會喪失意志。
志以道寧,言以道接①。
①“志以道寧”二句:《集傳》:“道者,所當由之理也。己之志以道而寧,則不至于妄發(fā);人之言以道而接,則不至于妄受。”
【譯文】
自己的意志要靠道來堅定,他人的言論要靠道來接受。
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
【譯文】
不做無益的事情妨礙有益的事情,事業(yè)才能成功;不重視珍貴奇巧的物品輕視實用的物品,百姓才能豐衣足食。
不寶遠物,則遠人格①;所寶惟賢,則邇?nèi)税?sup>②。
①遠人:遠處的人,指邊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格:來,至,謂歸順。
②邇?nèi)耍航幹?。邇,近。此處“邇?nèi)恕背猩衔囊舶ā斑h人”。
【譯文】
不珍愛遠方的物品,遠方的人就會來歸順;只珍愛賢才,遠近之人才能安寧。
夙夜罔或不勤!
【譯文】
早晚不可有片刻不勤勉!
不矜細行①,終累大德②。為山九仞③,功虧一簣④。
①矜:顧惜,注重。細行:生活小節(jié)。
②累(lèi):帶累,損害。
③九仞:六十三尺或七十二尺,形容極高或極深。仞,七尺或八尺。
④虧:缺,欠。簣(kuì):盛土的竹器。
【譯文】
不注重細節(jié),最終會損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程未能完成,只因缺一筐土。
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①。
①世王:世世代代為王。
【譯文】
能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就可以世代為王于天下了。
蔡仲之命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①。
①惠:仁慈,仁愛。
【譯文】
皇天對于人沒有親疏之別,只輔助有德的人;人們心中沒有常主,只懷念仁愛的君主。
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
【譯文】
做善事的方式雖各不相同,但同樣都會達到安治;做惡事的手段雖各不相同,但同樣都會導致動亂。
慎厥初,惟厥終,終以不困;不惟厥終,終以困窮。
【譯文】
謹慎對待事情的開始,對它的結(jié)局也要考慮,這樣最終才不會困窘;若不考慮它的結(jié)局,最終一定會很困窘。
率自中①,無作聰明亂舊章②;詳乃視聽,罔以側(cè)言改厥度③。
①率:遵循。中:中正之道,正道。
②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輕率逞能。舊章:指先王留存的典章法度。
③側(cè)言:一偏之說,謂片面的言論。度:法度。
【譯文】
要遵循正道,不要自作聰明擾亂先王的成法;要審慎你的視聽,不要因片面之詞改變正常的法度。
周官
制治于未亂①,保邦于未危②。
①制治:謂制定法制。
②保邦:保衛(wèi)國家。邦,國家。
【譯文】
要在社會未亂之時,訂立法制進行治理;在國家沒有產(chǎn)生危險的時候,便采取保衛(wèi)措施。
庶政惟和①,萬國咸寧②。
①庶政:泛指各類政務(wù)。和:和諧而適當,謂政務(wù)實施恰到好處。
②萬國:泛指眾多諸侯國。咸:皆,都。
【譯文】
各種政務(wù)都很和諧,眾多諸侯國都太平安寧。
明王立政①,不惟其官,惟其人②。
①立政:謂設(shè)立官制。
②惟其人:指用人是否得當。
【譯文】
圣明的天子,建立官制,不在于官職的多少,而在于用人是否得當。
祗勤于德①,夙夜不逮②。
①祗(zhī):恭敬。
②夙夜:早晚,晝夜。謂不分晝夜。不逮:不及,謂做不到。
【譯文】
恭敬而勤勉地推行德政,不分晝夜唯恐做不到。
有官君子,欽乃攸司①,慎乃出令。
①欽:敬。乃:你,你們。攸:所。司:主管,謂主管的職務(wù)。
【譯文】
那些擔任官職的君子,一定要恭謹?shù)貙Υ銈兯撠煹氖聞?wù),謹慎地發(fā)布命令。
令出惟行①,弗惟反②。
①惟行:只有實行。惟,只有。
②弗:不,不要。惟:思,想。反:違反,違背。
【譯文】
命令發(fā)布了一定要推行,不要想違反。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①。
①允:信。懷:歸向,歸服。
【譯文】
只要出以公心,消滅私情,百姓就會相信并服從你了。
學古入官①,議事以制,政乃不迷②。其爾典常作之師③,無以利口亂厥官④。
①入官:猶入仕,入朝為官。
②迷:迷途,歧途。
③其:表祈使,猶當。師:學習,此處指學習的根據(jù)。
④利口:能言善辯。官:指政務(wù)公務(wù)。
【譯文】
學習古代的法典之后再做官,討論政務(wù)的時候要按照國家的法制,這樣,政治就不會走上歧途。你們應(yīng)當把法典和常規(guī)當作學習的根據(jù),不要以能言善辯擾亂公務(wù)。
蓄疑敗謀①,怠忽荒政②。
①蓄疑:積疑不決。敗謀:敗壞所謀之事,此處指國家大計。
②怠忽:怠惰輕率?;模夯膹U。
【譯文】
許多問題猶豫不決,將會破壞國家大計,懶惰和輕率必然會荒廢政務(wù)。
不學墻面①,蒞事惟煩②。
①墻面:兩字倒裝,即面墻。謂面墻而立,形容不學無術(shù),一無所知。
②蒞事:處理政務(wù)。蒞,治理,處理。事,指政務(wù)。
【譯文】
不學習猶如面對墻壁什么也看不清,處理政務(wù)就會雜亂。
功崇惟志①,業(yè)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
①功崇:功高。惟志:謂立志要遠大??讉鳎骸肮Ω哂芍?,業(yè)廣由勤,惟能果斷行事,乃無后難。言多疑必致患?!?/p>
【譯文】
功勞要高,就要立志遠大;事業(yè)要大,就要做事勤奮。能夠當機立斷,就沒有以后的艱難。
位不期驕①,祿不期侈。
①不期:不希望。
【譯文】
地位高了不要驕橫,俸祿多了不要奢侈。
恭儉惟德,無載爾偽①。
①載:事,引申為從事。
【譯文】
謙虛節(jié)儉才是美德,在培養(yǎng)品德時不要虛假。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譯文】
培養(yǎng)的是美德,不必煞費苦心,聲譽將日趨美好;做出的是詐偽,即使費盡心機,處境也會越來越艱難。
居寵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①。
①弗畏入畏:《集傳》:“不知祗畏,則入于可畏之中矣!”
【譯文】
居于被寵信的地位,能夠感到危懼,就不會陷于可怕的境地;相反,不感到危懼,就會陷于可怕的境地。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厖①。
①厖(máng):紛亂,雜亂。
【譯文】
人人謙讓,舉薦賢能,眾官便能和諧相處,眾官不能和衷共濟,政務(wù)必定混亂。
舉能其官,惟爾之能;稱匪其人①,惟爾不任。
①稱:舉薦。匪:同“非”。
【譯文】
舉薦之人能夠稱職,這是你的能力;舉薦之人不能稱職,這說明你不能勝任。
君陳
惟孝友于兄弟①,克施有政②。
①孝:對父母盡孝。友于:敬兄愛弟。
②克施有政:謂將上述美德推而廣之,便能夠施政于邦國。
【譯文】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便能夠施政于邦國。
至治馨香①,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②。
①馨香:謂傳播極遠的芳香,比喻好的政風影響。
②明德:圣明的德政。
【譯文】
最好的政治會發(fā)出香氣,感動神靈。不是祭祀的谷物發(fā)出香氣,而是圣明的德政發(fā)出香氣。
惟日孜孜①,無敢逸豫②。
①孜孜:努力,勤奮。
②逸豫:安逸,享樂。
【譯文】
天天勤奮做事,而不要貪圖安逸和快樂。
無忿疾于頑①,無求備于一夫②。
①忿疾:憤恨憎惡。頑:愚蠢而頑固的人。
②求備:謂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一夫:一人。此處當指普通百姓。
【譯文】
不要憤恨那些愚蠢的人,不要對普通百姓求全責備。
必有忍①,其乃有濟②;有容③,德乃大。
①忍:容忍,忍耐。
②濟:成功。
③容:寬宏大度。
【譯文】
一定要忍耐,這樣,你才能成功;能夠?qū)捜荩滦胁拍芄獯蟆?/p>
簡厥修①,亦簡其或不修。進厥良②,以率其或不良③。
①簡:區(qū)分,辨別。修:善,此處指德善之人。
②進:提拔進用。
③率:表率,謂起表率作用。
【譯文】
要區(qū)別出那些德行好的,也要區(qū)別出那些德行不好的。提拔賢良之人,以帶動影響那些不良之人。
惟民生厚①,因物有遷②。
①民生:民的本性。生,通“性”。厚:純樸,淳厚。
②物:指外物外界。遷:變易。
【譯文】
百姓的本性是淳樸敦厚的,因外界的影響而有所變化。
畢命
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①,民罔攸勸②。
①臧:善,引申為表彰。
②勸:勉力。
【譯文】
世道有升有降,從政者要變革的是民俗,不表彰那善的,百姓就不會勤勉從事了。
政貴有恒①,辭尚體要②,不惟好異。
①恒:持久。
②要:簡約精要。
【譯文】
政令貴在持之以恒,發(fā)布政令的言辭,貴在簡明扼要,不要喜好標新立異。
世祿之家①,鮮克由禮②。
①世祿:世代享有爵祿的貴族。
②由:奉行,遵從。
【譯文】
世代享受俸祿之家,很少能夠遵從禮的。
驕淫矜侉①,將由惡終②。
①驕淫:驕縱放蕩。矜侉:自矜其能驕傲自大。
②惡終:壞的結(jié)局。
【譯文】
驕縱放蕩自傲自大,一定會走向壞的結(jié)局。
資富能訓①,惟以永年。惟德惟義,時乃大訓②。不由古訓,于何其訓。
①資富:謂擁有財富。
②時:通“是”。大訓:偉大的古訓,指德、義。
【譯文】
擁有財富而又能遵守古訓,這樣才可以長久。只有德和義,才是偉大的古訓。不依照古訓,還依照什么訓誡呢?
不剛不柔①,厥德允修。
①不剛不柔:孔傳:“寬猛相濟?!?/p>
【譯文】
施政既不要過于剛猛,也不要過于柔弱,這樣百姓的品德便可以培養(yǎng)好了。
罔曰弗克①,惟既厥心②;罔曰民寡,惟慎厥事③。
①弗克:不能,謂做不到。
②惟既厥心:孔傳:“惟在盡其心而已。”既,盡。
③惟慎厥事:孔傳:“惟在慎其政事,無敢輕之?!?/p>
【譯文】
不要說做不到,而應(yīng)當盡心竭力;不要說管轄的民眾太少,而應(yīng)當謹慎地對待政務(wù)。
君牙
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譯文】
心懷憂懼,就像踏著老虎的尾巴,行走在春天將要融化的冰上一樣。
爾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爾之中①。
①中:正。
【譯文】
你自己端正,就沒有敢不端正的了,老百姓心中缺乏正確的準則,你就是正確的準則。
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譯文】
想到老百姓的艱難,想辦法改善他們的環(huán)境,老百姓就安寧了。
冏命
出入起居①,罔有不欽②;發(fā)號施令,罔有不臧③。
①起居:作息。
②欽:敬。
③臧:善。
【譯文】
無論進出作息,無不恭敬從事;發(fā)布的政令,沒有不好的。
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諛,厥后自圣①。后德惟臣,不德惟臣。
①自圣:自以為圣明。
【譯文】
左右近臣都是正直之人,他的君主才能端正;左右近臣都善于諂媚逢迎,他的君主就會自以為圣明。君主的品德高尚在于近臣,君主的品德不高尚也在于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