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健美運動的發展

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健美運動是在舉重運動的漫長歷史中衍生而來的。健身房最早出現在古希臘,這些健身房與現代健身房有著顯著的不同。運動員訓練的目的主要是為自己所參加的賽事作準備,而不是為了增大肌肉尺寸。有記錄顯示,早在11世紀的印度,指望增強健康和力量的人就在舉由石頭制成的啞鈴狀重物。這說明人類對開發力量和競技能力的趨向是深植于本能的。

在19世紀,人們認為,如果人的體形變得太過龐大,那么他們的肌肉量將會“限制”在某個程度,此時的肌肉量將會真正地固定不變。盡管這種主流見解十分盛行,但是大力士賽事卻大受歡迎。這些賽事中通常有兩名男性大力士在各種力量表演中互相挑戰對方。賽事的形式包括舉起重物或石頭、拉馬車,甚至舉起動物。這些賽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許可機構或者獎項。大力士穿梭于城鎮之間去挑戰其他的大力士,自豪感是唯一的獎品。然而,這種類型的比賽一直流行到了20世紀30年代左右。

這些賽事的獲勝者是參賽者中能舉起最重物體的男子。體形不作為評比的標準,并且普通大力士并不具有如今登臺表演的健美運動員那樣的體形。參賽者們并不專注于飲食,因此,大力士們具有相對較高的體脂率。

早期的體形比賽

尤金·山道是最早的體形有別于其他人的職業大力士。與那個時代的其他大力士不同,他注意自己的飲食并注重所吃的食物。結果,他變得精瘦,肌肉線條也更明顯,并且看起來更像今天人們眼中的健美運動員。除了參加大力士賽事以外,他還開始做肌肉展示,這類似于如今的造型環節。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游歷世界各地,并就塑造體形創建了一個行業。他售賣杠鈴和啞鈴,并因開發首臺鍛煉器材而備受贊譽。他還創建了《體育文化雜志》,該雜志專注于塑造肌肉發達的體形。

山道在職業生涯后期開始舉辦比賽,在這些比賽中,男子比賽的標準除了力量表演以外還有體形。1901年,他在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大廳組織舉辦了“超棒比賽”,并在自己的雜志上為該比賽做了3年的廣告宣傳。參賽者必須在地方賽事中取得名次才能參加該比賽。參賽者身穿黑色的騎師背帶、黑色的緊身衣和豹皮,這與今天參賽者登臺時所穿的造型短褲有著天壤之別。

“超棒比賽”的獲勝者可贏得5 000美元的獎金和一個采用山道本人形象打造的金獎杯,第二名和第三名獲勝者分別贏得銀獎杯和銅獎杯。有趣的是,如今頒發給奧林匹亞先生獲勝者的獎杯是頒發給“超棒比賽”第三名的獎杯的銅質復制品。金獎杯據說在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了;然而,青銅像卻作為獎品重現于1950年在倫敦舉辦的宇宙先生比賽,并且被美國人史蒂夫·里弗斯贏得。1977年該銅制獎杯再次被使用,國際健美聯合會(IFBB)將該獎杯的復制品頒發給了奧林匹亞比賽的獲勝者。自那以后,每位奧林匹亞先生的獲勝者都會獲得銅質山道獎杯的復制品,該獎杯正是在1901年“超棒比賽”中頒發給第三名的獎杯。

尤金·山道在英國發起體育文化運動的同時,貝爾納·麥克法登也在美國做著同樣的事情。1904年,他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辦了“世界上體形發育最完美的男性”比賽,獎金是1 000美元。與山道極力推行的比賽一樣,麥克法登發起的比賽要求運動員除了要登臺接受體形評比之外,還要能舉起重物。

20世紀初

在20世紀初期,有關塑造肌肉和健美的知識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很多人意識到舉重可能在塑造肌肉發達且精瘦的體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賽的數量增加了,并且這些比賽對競技項目和外形或體形方面都有要求。查爾斯·阿特拉斯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健美運動員,并大量地出現在《體育文化雜志》中。

與如今健美運動員從舉重來為比賽做準備的情況不同,那時的參賽者有著各種各樣的背景,如摔跤、體操或者舉重。然而越來越清楚的是,舉重運動員能夠在這些比賽中取得更高的名次。因此,到了20世紀20年代,杠鈴、啞鈴和其他鍛煉設備被銷往世界各地。到了20世紀30年代,健身房的數量也開始增加。

在健美比賽流行的最初幾年里,參賽者被要求進行一系列的“舉重”(通常稱作鍛煉),但是幾乎沒有留下比賽中所舉磅數的記錄。然而,1911年英國業余舉重協會成立,并著手收集42種不同舉法的記錄。這些舉法包括硬舉、過頂推舉、仰臥推舉(臥推的早期版本,其中運動員躺在地上)、深屈膝(一種極深的下蹲,通常重復進行)、直立上拉、若干次單臂舉啞鈴等。美國在之后的20年內成立了類似的組織機構來著手記錄。

1920年,主要在力量比賽中進行的舉重的次數減少了,此時奧運會的舉重只有3種主要的舉法:抓舉、過頂推舉和挺舉。其他所有的舉法被認為是另類舉法。如今力量舉重比賽中執行的三大項目(深蹲、臥推和硬拉)的早期版本就被認為是另類舉法。雖然另類舉法沒有包含在奧運會的力量舉重之中,但是許多健美運動員在訓練中仍然在使用大部分種類的另類舉法,并在比賽中展示這些舉法。

前黃金期

1940年至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的這段時間通常被稱作健美的前黃金期或白銀期,因為它處于黃金期(20世紀60年代末至20世紀80年代初)之前。這一時期的開端通常被認為是1940年美國業余競技聯盟(AUU)的美國先生比賽,人們認為這場比賽是首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健美賽事。美國先生的參賽者要同時參加舉重和擺造型比賽,運動員要想獲勝,需要在兩個環節都表現超群。這段時期舉重的重點集中在奧運舉重上面。

肌肉沙灘也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盛行。它是一種戶外的健身房,運動員們在這里舉重、做體操以及進行力量賽事,如在眾人的觀看之下折彎鋼棒和撕扯電話簿。沿加州南海岸的沙灘比賽數量也有所增加,這些比賽由健美、力量比賽和體操組合而成。

這個時期的大多數參賽者一周只訓練3天(周一、周三和周五),因為健身房通常只在這幾天開放。每天鍛煉的都是全身性的,每個肌肉群每周訓練3次。這段時期內有些健身房在周二、周四和周六對女性開放。然而,對于健身和鍛煉來說這是一段性別隔離的時期。實際上,這個時期許多主要的大學都有針對男性和女性單獨的健身房。(這包括伊利諾伊大學;彼得在那里讀研究生的時候,他的研究實驗室正是以前的女子健身大樓。)

史蒂夫·里弗斯是這個時期最出名的健身運動員,人們認為他是首位真正被大眾所熟知的健身運動員。里弗斯是一名成功的參賽者,他贏得了1947年的美國先生、1948年的世界先生和1950年的宇宙先生;然而,他的名氣來源于其所主演的電影,如《大力神》。他符合審美的體形和英俊的相貌讓其在更為主流的群體中大受歡迎。

早在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以前就已存在的高等級體形清晰地表明,能夠自然地塑造出高等級體形。盡管當時飲食和訓練方法不像如今這樣先進,但是這段時期內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體形。兩位作者都鼓勵讀者專注于自己的進展和目標,而不要花費時間去在意別人為了增強體形而做或者不做什么。

到了20世紀50年代,健美變得越發受歡迎,健身房的數量也更多了,但是大家對奧運舉重的興趣卻在減少。因此,AUU(該組織之前在比賽中主要專注于奧運舉重)于1958年開始記錄另類舉法。首屆力量舉重比賽于1964年舉辦,并且在后一年舉辦了首屆全國冠軍賽。這些賽會所選的3種舉法是深屈膝變式(運動員只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深度)、在長凳上而不是地上的仰臥推舉變式以及相對未發生變化的經典硬舉。

這段時間內許可機構和比賽的數量也呈上升趨勢。AUU、IFBB和英國業余健美協會(NABBA)只是眾多競相爭奪參賽者的許可機構中的少數幾個。每個許可機構都擁有一個知名的稱號,如美國先生或者宇宙先生;然而,沒有哪個比賽能夠明確地決定世界上最佳的健美運動員。當喬·威德于1965年推行IFBB奧林匹亞先生的時候,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從而開啟了健美的黃金期。

黃金期

20世紀60年代左右,健身的流行度一路飆升,健身房的盈利也出現了增長,從而吸引了更多的健身房竭誠為健美運動員服務。1965年,喬·戈爾德在加州威尼斯沙灘開了第一家戈爾德健身房。自那以后,戈爾德健身房擴張到700多個地方,同時許多其他成功的健身房連鎖店也相繼出現。

標志性紀錄片《鐵金剛》正是拍攝于這個時期。該紀錄片為阿諾德·施瓦辛格以及其他該時代的頂級健美運動員(如盧·弗里基諾和弗蘭科·哥倫布)帶來了大量的觀眾。因此,該項體育運動的流行度出現了大幅的增長。

在這段時期內,健美比賽也開始發生變化。與之前時期的健美運動員不一樣,黃金期的健美運動員開始只接受外表的評比,不必再在比賽中進行競技項目。力量舉重、奧運舉重和大力士成為單獨的比賽項目,參賽者可以專攻自己的目標項目。

常見問題:健美參賽者有參加其他力量型體育運動(如力量舉重)的可能性嗎

許多健美運動員會在休賽季參加其他的力量型體育運動。參加諸如力量舉重一類的力量型體育運動可以讓運動員專注于重載的復合性運動,這對于健美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增加肌肉量的好方法。然而,為了塑造出勻稱的體形,我們鼓勵參加力量舉重比賽(或者別的力量型體育運動,如奧運舉重或大力士)的健美運動員同時增加輔助性鍛煉,以確保每個肌群都得到足夠的鍛煉。

黃金期的理想體形是一個巨大的倒三角——寬闊的肩膀、粗壯的手臂和大塊的背闊肌逐漸向下延伸至細腰。像阿諾德·施瓦辛格(美國先生、5次宇宙先生以及7次奧林匹亞先生)和弗蘭克·贊恩(美國先生、3次宇宙先生以及3次奧林匹亞先生)這樣的健美運動員正是符合這種審美外表的典型代表。為了鍛煉出這樣的外形,訓練從每周3天的全身性鍛煉發展為每周5~6天,每天用較大的訓練量訓練單個身體部位。

在這段時間內,IFBB的奧林匹亞先生開始主導比賽現場。健美運動員要想成為世界最佳,就意味著要在IFBB的奧林匹亞先生評比中獲勝。1981年美國組建了國家體形委員會(NPC),成為附屬IFBB的業余聯盟機構。

20世紀末

進入20世紀80年代,健美運動開始發生變化。隨著倒三角關注點等理念的逐漸消逝,舞臺上的體形也變得越來越龐大。許多人認為健美黃金期結束的標志是1984年李·哈尼贏得了個人首個奧林匹亞先生頭銜。他從1984年到1991年連續奪得了8個奧林匹亞先生頭銜。

哈尼與眾不同的是,他比之前的奧林匹亞先生體形更龐大,他身高180厘米,體重240~245磅。相比之下,黃金期的奧林匹亞先生體形要更小一些:阿諾德·施瓦辛格身高188厘米,體重225~230磅;弗蘭克·贊恩身高175厘米,體重185磅;弗蘭科·哥倫布身高165厘米,體重185磅。哈尼之后的奧林匹亞先生多利安·耶茨(1992~1997)和羅尼·庫爾曼的體形不斷增加。耶茨登臺體重為265磅,身高為178厘米,庫爾曼登臺體重最重時將近300磅,身高180厘米。到20世紀末,IFBB的健美比賽已經發展為以肌肉量的比拼為主。

這段時期內的健美比賽運動一直都在持續擴張。許多女性進入了該項體育運動,1980年首屆奧林匹亞小姐比賽舉行。1989年,阿諾德創辦了阿諾德經典賽,該比賽成為IFBB第二出名的比賽和美國最大的健身博覽會。

1990年,美國政府將合成代謝類固醇列為Ⅲ級管制物品。到了20世紀末,幾個新的許可機構,如國際自然健美協會(INBA)、國家體育協會(NGA)和世界自然健美聯盟(WNBF),開始為參賽者提供更多參加比賽的機會。邁入21世紀,隨著比賽機會的增多,健美的流行度仍在持續增加。

本章要點

健美比賽最初從大力士比賽中的肌肉表演發展而來。然而,這些大力士比賽與現在的大力士比賽不同,早期的大力士比賽涉及一名大力士在各種力量表演中挑戰另一名大力士。

早期的健美比賽分競技能力環節和體形環節。根據比賽,競技部分有奧運舉重、體操或者另類舉法,包括三大力量舉重法的早期版本。參賽者需要在兩個環節中都表現超群才能贏得比賽。

到了健美運動的黃金期,比賽不再包含競技環節,運動員們只接受視覺外觀方面的評比。力量舉重、奧運舉重和大力士成了單獨的比賽。

20世紀80年代之前,健美運動員的理想外形是巨大的倒三角、細腰以及非常符合審美的外表。然而,在世紀交替之際,IFBB的職業健美比賽已經變成了肌肉量的比拼。

在整個20世紀,健美的流行度持續增加,參加健美比賽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易门县| 综艺| 花莲市| 中方县| 巴塘县| 拜城县| 翼城县| 宁陵县| 凉山| 阿城市| 吉隆县| 榆树市| 林芝县| 大荔县| 华宁县| 兴海县| 湘西| 秦皇岛市| 浦北县| 北票市| 夏邑县| 东港市| 台中县| 浦县| 朝阳县| 东方市| 鹤岗市| 江安县| 德清县| 城步| 庆云县| 乌拉特中旗| 任丘市| 双牌县| 阿拉善左旗| 寿光市| 溧水县| 忻城县| 鸡东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