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即是邪,除邪才能扶正
“扶正達邪”才能除病強身
凡是誘發人體疾病,損害身心健康的各種致病因子,中醫都稱其為“病邪”。外來的稱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生的稱為“七情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瘀血、痰濕、食積等則被歸屬于“不內外因”。按照中醫理論治病,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扶正達邪”。通俗地講,一是增強身體素質和免疫功能,二是驅趕各種病邪、御敵于外。
百病皆可發痧
用特制的刮痧器具施刮后,人的皮膚通常會出現一些紅色、紫紅色的斑點或斑塊,這便是所謂的“出痧”。刮痧時,刮痧板向下的壓力,會使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從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局部形成血斑。由于皮膚的屏障作用,這種滲出毛細血管、存于皮下組織間的血液,就成了民間所說的“痧”。
古人稱“百病皆可發痧”,中醫認為臟腑經絡若為病邪侵入,造成氣血運行阻滯、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出現體內器官組織缺氧和營養不良,從而引發疾病。這種紅色、紫紅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點、斑塊,中醫稱其為“惡血”或“瘀血”,它是滲出于血脈之外的離經之血,屬于病邪的范疇,是臟腑經絡向外排出的“瘀穢”物質,是一種因氣血運行阻滯、代謝異常而出現的病理現象。若不及時清除,人的臟腑經絡就很容易被瘀血阻滯或痰瘀交結,導致機體異常。

兩側肩胛骨出痧較多且痧色紫黑,提示氣血不通,乳腺有問題。經常刮痧可將體內的病邪排出,讓氣血運行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