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痧、吮痧和拍痧,效果也很好
來自民間的另類出痧法
除了使用傳統的刮痧板刮痧外,還有一些獨特的另類出痧法,如揪痧、吮痧和拍痧等,它們同樣可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揪痧:用手指揪扯皮膚
揪痧又稱扭痧,是在身體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揪扯皮膚,揪扯次數一般在20下左右,以皮膚出現瘀痕為度。適合用于皮膚張力不大的頭面部及腹、頸、肩、背部等處。因為揪痧對皮膚具有較強的牽拉力,所以常會出現皮膚潮紅、稍有痛感以及其他局部或全身反應。但痧被揪出后,患者往往會有周身舒展之感。

吮痧:適用于幼兒
吮痧又稱吸痧、嘬痧和啯痧,它與刮痧、揪痧的作用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為了讓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痧斑,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吮痧多數是父母或家人用雙唇或特定工具,吮吸患兒的皮膚。對于皮膚嬌嫩的幼兒,用嘴吮吸是較輕柔的治療方法。不過現在一般使用兒童專用刮痧罐進行吮痧,更為衛生和安全。

拍痧:拍打身體重要穴位
拍痧的歷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 400多年。早期的拍打工具有槌式、杵式、石帶式等多種樣式,現在多用竹條式拍痧棒或直接用手拍打。拍痧簡單易操作,經常用于兩肘、兩腋、兩臀髖、兩腘窩等處,這些都是人體重要的經穴部位,經常拍打,可以讓經脈充盈、氣血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