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商品的第一要求是安全,第二就是效用。
同一商品對某一個消費者很有用,而對另一個消費者則根本無用。消費者的愿望往往是難以了解的。這些愿望常因個人愛好、地位、特殊需要或暫時崇尚而變:一時流行,款式新穎,經濟繁榮或提倡艱苦樸素。
在手工業生產時期,制作是在定貨后進行的,經營者按消費者的要求完成產品。隨著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出現,大多數產品是先設計制造,然后是讓消費者適應產品,而不再是相反。消費者成為一個由制造商、推銷商、服務者單方面制定其性能的商品或服務的購買者。由此而產生了購買者諸如在質量、規格、規范、方便、適用、耐用、經濟等方面與希望的性能不符的煩惱。
近年來,因環保意識加強,某些原料和能源產品因受保護而價格上揚,因此,產品的耐用與經濟成為關鍵的兩個品質。
明白了產品效用的矛盾發展趨勢,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就會更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