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鳳袍
- 飄逝的羅衣:正在消失的服飾
- 岳永逸
- 890字
- 2021-04-22 10:44:17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這是一句在很小的時候就從大字不識一個的母親那里學來的口頭禪,后來隨著個子的增高、體重的增加,尤其是腿部肌肉的發達,自己能夠走比較遠的地方才知,中國哪兒都有這句話。雖然直到今天都依舊不明白這句話究竟有多大的準確性,但有一點是明白了:龍、鳳、和老鼠的穿著打扮是絕對不同的,不論是求雨時被人們鞭打暴曬的龍,還是民間年畫中依然能看到的“老鼠嫁女”中的老鼠。
龍和鳳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自然崇拜在華夏民族的產物,都是美好的象征和寄托之所在,但后來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這些本來是人們所熟悉的表達卻多了相當多的限制,直至成為統治者及其配偶的專制。龍袍是如此,鳳袍也同樣如此。不論是什么來路,皇帝一直就被二十四史子虛烏有地說成是“真龍天子”,皇后等皇帝的內眷也就被穿鑿附會地說成是鳳。龍、鳳本身是有公母之分的,但很明顯皇帝這個“老公”是龍,他的皇后“老母”是鳳。因為只有公龍配母鳳,他們才能“生產”,或出產龍或出產鳳。這樣,當皇帝身上的衣服被叫做龍袍后,皇后身上的衣服也就自然而然地叫鳳袍了。雖二者在中國歷史上都很榮耀,但鳳似乎更可憐些,因為除武則天之外,其他的鳳都沒有能變成“龍”。而且多數鳳都生活的很慘,死的也很慘。善歌舞的戚夫人終成人彘,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最終還是被吊死在了馬嵬坡……鳳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龍而存在的,所以在龍袍作為一種象征消失了的時候,鳳袍也就完全失去了依托。
清朝皇后的鳳袍與滿族貴婦服飾基本相似,圓領、大襟,衣領、衣袖及衣襟邊緣,都飾有寬花邊,只是圖案有所不同。但鳳袍上的紋樣一般是鳳穿牡丹,在鮮艷的藍色緞地上,繡八只彩鳳,彩鳳中間,穿插數朵牡丹。牡丹的顏色凈穆而素雅,色彩變化惟妙,具有傳統的山水畫特點。與此相反,鳳的顏色比較濃重,紅綠對比度極為強烈。
就與龍袍一樣,鳳袍之色澤及設計都是為了襯托出穿者的雍榮華貴的。今天,皇后沒有了,鳳袍沒有了,冠冕堂皇的皇親國戚的顯貴也沒有了,鳳袍與它的伴侶龍袍一樣,都僅僅是舞臺上和鏡頭之下的表演性服飾了。很搞笑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龍沒了,鳳沒了,但老鼠生的兒還是在打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