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踢盒子
- 清貧的詩意:正在消失的游戲
- 蔣藍
- 717字
- 2021-04-22 10:44:19
踢盒子的游戲,現在的孩子肯定沒完過。
通常是在晚飯后,孩子們一個個從家里溜出來,聚集到院落的空地,這是每天例行的發泄多余精力的好辦法,以便早早把自個兒整累了,好蒙頭大睡。
罐頭盒子是這個游戲必備的主要東西,下水井蓋兒是最好的輔助道具。孩子們聚在井蓋兒周圍,少時五六個,多時十來個,先劃手心兒手背兒,從中選出最少數,直到剩下一個最倒霉的,他必須拿起罐頭盒子,放在下水井蓋兒中間,一個力氣最大的孩子,抬起一腳把盒子踢出老遠。剩下的這個倒霉蛋,就得跑著把盒子撿回來,再放到下水井蓋兒上。這個過程中,其他的孩子早已躲得無影無蹤,這個倒霉蛋要把他們逐一找出來,游戲就是這樣的了。
通常扮演這個倒霉蛋的是反應不大靈光的娃娃,大家都知道,他每次都出手背兒。那個力氣最大踢盒子的人,通常是我,每次踢盒子的姿勢都各不相同,有時踢得高高的,讓人擔心會掛到樹叉上;有時貼著地皮,直鉆進遠處的一小塊菜園子。有些時候為了逞能,飛起一腳,罐頭盒沒有踢到,鞋子倒是飛出十幾米遠。
盒子撿回來后,要把藏起來的人都找出來可不是容易的事,院落的空地不大,再前面是條馬路,過馬路就是山。樓前樓后還有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菜地,藏在里面很難被發現。天蒙蒙黑的時候,膽小的失敗者就不敢去山上和到菜地里找,只有呆在院落里守株待兔。其余的孩子躲了半天,見沒人去找,就會忍不住自己出來看個究竟。這樣,本來挺有意思的游戲,玩兒得就沒勁兒。
大家于是吸取了經驗,以后只能選比較頑強的孩子擔任這個尋找的任務,但是誰干呢?大家想了一個辦法,每人回家悄悄拿一塊水果糖出來,一起交給他,算是報酬,不然,簡直就沒法玩了。
這種獎勵機制就讓娃娃們明白,干勞累的活兒是要獲得回報的。現在看看社會上,又好像并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