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必讀古詩詞精華品鑒
- 徐昌才
- 1799字
- 2021-03-09 14:32:31
借古諷今詠馬嵬
——李商隱《馬嵬(其二)》賞讀
馬嵬(wéi)(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tuò),
無復(fù)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
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
不及盧家有莫愁。
詩題曰“馬嵬”,自然容易引發(fā)聯(lián)想。馬嵬何地?當年唐明皇賜死楊貴妃的地方,位于今天陜西省西安市興平市西。據(jù)《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安祿山叛,潼關(guān)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曰‘賊本尚在’。指貴妃也。帝不獲已,與貴妃訣,遂縊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此為歷史上有名的“馬嵬兵變”。多年以后,晚唐詩人李商隱有感于歷史興衰,由現(xiàn)實走向揮筆寫下這首詠史詩《馬嵬(其二)》,詠史而不停留于史,別有寓托,意蘊深刻。
首聯(lián)夾敘夾議,敘事發(fā)感,議論生情。“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陡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yù)知,今生就此罷休。從唐玄宗的角度切入敘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白居易《長恨歌》),美如天仙的貴妃居住在那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啊,尤其又聽方術(shù)之士之語,“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玄宗更加相信,更加神往,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見到貴妃,一往情深深幾許,魂牽夢縈是貴妃。從詩人的角度切入議論,猶如當頭棒喝,驚醒玄宗。這是傳聞而已,道聽途說,無稽之談,根本不可相信,趁早斷了這份癡心妄想吧。再說了,你這是干什么呀,今生陰陽兩隔,你還云里霧里,他生未可預(yù)知,你還癡心妄想。何等荒唐,何等癡頑!“徒聞”是空聞,無根無據(jù),枉費心思!“他生未卜”,此生已“休”,兩“生”無望。出語干脆,語氣堅定,像在宣判玄宗罪行,又像嘲諷玄宗癡想。
頷聯(lián)承上擴展,回溯歷史,直擊現(xiàn)場。“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fù)雞人報曉籌。”空聽到禁衛(wèi)軍夜間擊打刁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要是過去,“虎旅傳宵柝”,是在巡邏、警備,保衛(wèi)皇上和貴妃的安全,聞之大可高枕無憂,醉生夢死;可是如今,加上一個“空聞”,意義適得其反,六軍不發(fā),兵變即來,讓人聞之驚恐、坐臥不寧。今昔巨變,不勝唏噓。“雞人報曉籌”,放在昔日,溫柔富貴,平安無事。但是如今,加上“無復(fù)”,富貴不再,安全不保。今昔相比,天壤之別。“空聞”呼應(yīng)“無復(fù)”,暗示富貴不存,風(fēng)光不再,希望幻滅,處境凄涼、落魄,沒有半點皇上的威嚴與尊榮!詩人洞察歷史,對比今昔,用昔日宮中的“雞人報曉籌”來反襯馬嵬驛的“虎旅傳宵柝”,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從章法上看,“空聞”上承“此生休”,下啟“六軍同駐馬”,意思是,“虎旅”雖“傳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wèi)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fā)動兵變了。正因為如此,才“無復(fù)雞人報曉籌”,李、楊再不可能享受安逸閑適的宮廷生活了。
頸聯(lián)呼應(yīng)上聯(lián),直述兵變,對比見意。“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六軍已經(jīng)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牛郎呢。說現(xiàn)在,兵變嘩然,驚慌失措,無可奈何。迫于壓力,玄宗賜死貴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說過去,長生殿前,七夕節(jié)時,玄宗與貴妃卿卿我我,耳鬢廝磨,臨風(fēng)賞月,竊竊私語,恩恩愛愛,甜蜜無比。他們發(fā)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他們嘲笑牛郎織女,遠隔天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好不悲凄。過去的幸福反襯出今天的悲慘。我們不禁要想,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無限嘆惋,無限痛楚,蘊含詩中,流溢詩外。一個“笑”字,當初是笑別人不幸,今天輪到笑自己落魄,笑出了滄桑巨變,也笑出了萬千無奈。
尾聯(lián)緊扣“笑”字發(fā)感,橫向?qū)Ρ龋偃松钏肌!叭绾嗡募o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如何歷經(jīng)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相守妻子莫愁。詩人由此發(fā)出冷峻的詰問:為什么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綜合前面的詩意,不難體會,正是因為玄宗沉湎聲色,荒淫無度,紙醉金迷,疏遠了朝政,荒蕪了民生,才導(dǎo)致叛軍作亂,才釀就馬嵬兵變,才葬送江山政權(quán)。詩人矛頭所向當然是玄宗。但是,作為詠史詩,又絕不只是詠史。晚唐皇上,崇佛信道,大興土木,生活腐化,大有步玄宗后塵之跡象,李商隱借古諷今,詠史抒懷,實際上是為了警示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沉湎聲色,不要追求奢靡,不要重蹈覆轍。用心良苦,宛然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