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趨勢跟蹤(原書第5版)
- (美)邁克爾·W.卡沃爾
- 2467字
- 2021-03-12 20:32:54
喬治·索羅斯
大名鼎鼎的喬治·索羅斯在投機交易上的成功是眾人皆知的。1992年,他被稱為是“擊敗英鎊”的金融大鱷,他用100億美元狙擊英鎊,獲得了至少10億美元的利潤。34
然而就算是功成名就的大鱷也可能在一些觀點上有所疏忽。數年前,索羅斯出現在美國廣播電視的一檔節目《晚間連線》上,他和主持人泰德·庫博爾談到了零和博弈:
泰德·庫博爾:正如你所說,市場就是一個會產生實質性后果的游戲場。當你下注并且賺得盆滿缽滿,這對你是好事,但和你對賭的人必定輸得很慘。在這種游戲里總是有輸家的,對吧?
喬治·索羅斯:不,不,這并不是一場零和博弈。認清這一點很重要。
泰德·庫博爾:對投資者來說也許不是零和的,但就拿你狙擊英鎊的事例來說,那對英國經濟絕非好事吧?
喬治·索羅斯:不,恰恰相反,這對英國經濟來說是有利的。我們只能說,這對英國財政部是不利的,因為它畢竟在市場上站在了對手方,賠了錢……但這并不是說,你賺的錢,一定就是來自別人的損失。
泰德·庫博爾:讓我們再說得簡單一點,假設你可以通過擊潰馬來西亞貨幣來獲得利潤,你會因此退縮嗎?
喬治·索羅斯:不能因此說這就是我的行為造成的后果。我的工作并非計算行為的后果是什么。我是在賺錢——這是市場的本質,是市場成其為市場的根本。我只是市場中的一個參與者。
索羅斯對于零和博弈的觀點讓人們得以窺見他本人的想法。在一個論壇上,就曾有人這樣分析索羅斯的觀點:“從表面上看,庫博爾的問題讓索羅斯原形畢露,將他描繪成了一副破壞生命和經濟也毫不手軟的模樣,但這只是簡化的邏輯,投資領域的邏輯并不應該被這樣簡化。”35
客觀性和思辨所需要的并非“開放思維”,而是“積極思維”——能夠驗證想法,并且采用批判性驗證的思維方式。
——艾恩·蘭德(Ayn Rand)36
索羅斯是市場上的參與者,這并不是建立在他是毀滅者的基礎之上的。你可能不同意索羅斯的政治觀念,但是你不能質疑他作為市場參與者的道德。你也會把401(K)賬戶的錢投入市場,賺取收益——索羅斯也是這樣。另外一些人,例如勞倫斯·帕克斯,則正確地認識到了索羅斯玩的就是零和博弈,但他卻頗有偏見地認為零和就是不公平的,是對勞動者的剝削:
既然貨幣市場和衍生品市場是零和博弈,那么,有人贏1美元,就意味著有人輸1美元。難道他們沒有意識到誰是真正的輸家嗎?或者說,到底是哪些輸家還在日復一日地玩著這個游戲?答案就是:那些輸家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既不富裕,也不愚蠢,我們只是除了虧錢別無選擇罷了。當法幣無法抵御金融大鱷的狙擊時,是工人、商人和老人,甚至這個國家的所有人最終蒙受損失。當貨幣貶值時,人們的儲蓄、為未來準備的錢財,都失去了原先的購買力。利率還在上漲。人們沒有做錯什么,卻因此失去了財富和工作。已經有媒體報道,印度尼西亞人在辛苦工作了一輩子之后,卻以樹皮和草羹為生。這并非什么秘密,但當我們看到剝削以這種血腥的方式攫取利潤時,仍然感到十分震驚。例如,著名的金融大鱷索羅斯在他最近的《全球資本主義危機》一書中直言:“英格蘭銀行是我的交易對手,我相當于從英國納稅人的口袋里取錢。”在我看來,這種財富轉移是不可避免的。37
帕克斯說他別無選擇,注定是輸家。他會輸,工人會輸,所有人都會輸。但在零和博弈里,怎么會所有人都輸呢?他自己好像就把錢投在了好幾個他批評的基金里。這樣看來,他其實知道,零和博弈必有贏家和輸家,這就是一個財富轉移的游戲。贏家從輸家那里賺錢——生活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想在零和博弈中當一個輸家,那就應該學學贏家是如何玩的。
想要知道索羅斯為什么不愿意承認零和博弈,只能靠我們自己揣測。要知道,索羅斯也并不總是零和博弈的贏家,他也有輸的時候。在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慘敗的游戲里,他虧損了20億美元。他也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中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隨著科技股表現不佳以及歐元走弱,索羅斯管理的5家基金公司虧損了20%,從1998年8月巔峰時的220億美元一路跌至144億美元,跌了近1/3。”38
這些輸贏的經歷可能讓索羅斯有所感悟:“可能我并不了解市場??赡芤魳芬呀浲A?,只是人們還在跳舞罷了。我也感到焦慮,所以減少倉位,變得保守了。我愿意接受更低的收益,因為我要降低風險。”39
賬不能算在零和博弈的頭上
聯邦法院大法官密爾頓·波拉克(Milton Pollack)在對美林銀行集體訴訟判決一案中,就清楚地說明了零和博弈這一概念。他警告那些抱怨的人,他們玩的游戲誰也救不了:
本案原告想要把互聯網泡沫的責任都推到美林銀行身上,希望法院認為:聯邦政府在證券投資方面的法律,暗示、輔助、鼓勵了他們進行缺乏理智的狂熱的投機行為,讓他們都相信了暴富神話并蒙受損失,而真正暴富的只是一小撮人。但這一小撮人今天并不會出庭,他們賺了原告們損失的錢,逍遙法外,也絕不會把錢還給原告。倘若原告在這次泡沫中賺了錢而不是賠了錢,他們今天也不會出現在法庭上,也不會還給那些受害者一分錢。40
這歸根結底是由于所處的角度不同。有的人看到的是波濤洶涌的洪水,有的人看到的是清澈的沐浴之泉。
——格雷戈里·米爾曼41
從這位96歲高齡法官直言不諱的話中,我們應該知道,任何交易者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尋找外部不可能的救助。波拉克認為,原告想通過法律的途徑,繞開市場的零和博弈。
而殘酷的現實是,只有你自己能為你在交易中做的決定負責。如果你虧了錢,你只能責備你自己。你可以做出讓自己虧損或盈利的決定,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大衛·德魯茲作為一名趨勢跟蹤者,他對波拉克法官的判決從實踐的角度,做了更進一步的闡述:
每一個進入市場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贏,但顯然市場上有贏必有輸。如果你賺了錢,就有人賠錢。因此我們一直強調的就是,你需要知道你是從誰那里賺到了錢。你要知道,當你正在買入的時候,正在賣出的交易者也認為他做了正確的決策。
市場是殘酷的。不要想在市場上討人喜歡。你要交朋友?那就自己養一條狗吧,市場上沒有朋友。市場不會來了解你,永遠不會。如果你贏了,就必然有人輸了。如果你不喜歡這種“適者生存”的游戲,那就退出這場零和博弈吧。
如果市場是靠一幫數學博士就能戰勝的,那早就有許多數學家趨之若鶩了。
——比爾·德里斯(Bill Dries)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