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柏拉圖的倫理學(xué)
  • (英國)特倫斯·埃爾文
  • 1279字
  • 2021-03-05 13:44:29

25.美好與善

一旦人們一致認(rèn)為美德是行動者靈魂的某種狀態(tài),蘇格拉底就追問它是什么狀態(tài)。當(dāng)他尋找更為確切的答案時,蘇格拉底假設(shè)美德必定是美好的以及善的。[94]蘇格拉底反對卡爾米德的第二個建議即節(jié)制是羞恥,他暗示說,如果節(jié)制是美好的,它就令節(jié)制的人們是好的,因此它自身就必定是好的;因此它就不可能與羞恥相等同,因為后者有時候是壞的(160e6—161b2)。[95]我們有時候會將羞恥作為壞的而加以譴責(zé),如果人們錯誤地為自己做出了一個行動感到羞恥,而實際上這個行動是美好且有美德的(參見Ap.,28b3—5;Cri.,45d8—46a4),那么他們是在錯誤的場合表現(xiàn)出羞恥;但是(根據(jù)蘇格拉底的說法)我們絕不會認(rèn)為在這樣或那樣的場合展現(xiàn)節(jié)制是一件壞事。如果這是對的,那么蘇格拉底就已經(jīng)表明,節(jié)制不可能像卡爾米德聲稱的那樣“就是羞恥”[96],因為它不能被等同于羞恥。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把節(jié)制等同于某種羞恥,它排除了那種壞的羞恥。這種論述在《拉凱斯》中有進(jìn)一步探討。拉凱斯并未提出勇敢等同于忍耐,而是將它看作“靈魂的某種忍耐”(192b9—c1)。如果某種忍耐(而不是所有的忍耐)可以算作勇敢,那么我們就需要對相關(guān)的忍耐有一個更為確切的描述,這樣我們才能對照具體情況來評價這個提議。

蘇格拉底發(fā)展了拉凱斯的含蓄建議即勇敢不能直接等同于忍耐。他論證說,并非所有的忍耐都是美好的和有益的,而勇敢是一種美德,因此它必定總是美好的和有益的(192c4—d5)。既然愚蠢的忍耐是羞恥的和有害的,那么并不是所有的忍耐都可以成為勇敢的。

蘇格拉底有權(quán)假設(shè)勇敢和勇敢的行動必定是美好的。[97]但是什么令一個行動成為美好的?蘇格拉底和拉凱斯一致認(rèn)為,愚蠢的忍耐和莽撞都是有害和傷人的(192d1—2,193d1),這類忍耐毫無美好可言。他們假設(shè)勇敢是一種美德,且每一種美德都是美好的。我們也可以論證美好的行動必定令那些應(yīng)該獲益的人們受益。一個膽敢背叛自己的城邦,向敵人投降以獲取獎賞的人所做的是羞恥的而非美好的行動;他顯現(xiàn)出自己是邪惡的而不是有美德的,因此他大膽無畏的行動就不能被看成是勇敢的。[98]

每一種美德都必定既是美好的又是善的,這個結(jié)論與某些關(guān)于勇敢和節(jié)制的通常看法相沖突。很多人相信,勇敢令我們熱烈而無畏地去追求我們自己的目標(biāo),而節(jié)制緩和了我們的目標(biāo)和欲望,以調(diào)適我們對自身福利的計劃或他人的要求。這個普遍的觀點構(gòu)成了將勇敢等同于保持堅定、把節(jié)制等同于平靜傾向的基礎(chǔ)。從節(jié)制之人的角度來看,勇敢的人沖動而富有侵略性,但是從勇敢之人的角度來看,節(jié)制的人冷淡而且反應(yīng)遲鈍(St.,306a12—308b8)。[99]出于類似的原因,勇敢似乎與正義相沖突:有些人論證說,勇敢的人熱烈地追求他自己的目標(biāo),而只有怯懦才勸服人們聽從正義的要求(參照R.,561a1;Thuc.,III,82.4)。

蘇格拉底假設(shè),一旦我們認(rèn)識到自己對于勇敢、美德和美好的觀點所具有的含義,我們就會拒絕常識。既然我們試著去描述一種美德,那我們就會承認(rèn),這必定是一種美好且令人欽佩的品格狀態(tài)。如果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勇敢并不總是美好的,那我們也就不得不承認(rèn)勇敢并不總是一種美德;既然(蘇格拉底假設(shè))我們堅持假設(shè)勇敢就是一種美德,那么我們就必須拒絕任何暗示“勇敢并非總是美好”的論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云梦县| 义乌市| 台北市| 交口县| 淳化县| 乌拉特前旗| 云林县| 兴国县| 南平市| 铜梁县| 徐闻县| 玉溪市| 西青区| 本溪市| 大洼县| 漳平市| 鄂尔多斯市| 云龙县| 莎车县| 江油市| 隆安县| 乐陵市| 白城市| 张家口市| 汾西县| 财经| 吉木萨尔县| 夏邑县| 东城区| 习水县| 泰安市| 定西市| 华宁县| 长岛县| 泽普县| 绥滨县| 华蓥市| 牡丹江市| 青海省|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