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略解碼:跨越戰略與執行的鴻溝
- 呂守升
- 1744字
- 2021-03-16 17:08:51
1.4 戰略解碼的指南針:RACE原則
戰略解碼之所以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戰略執行力并確保戰略執行有效果,最核心的原因是其在以下四個方面(四個因素)著力進行改善和提升。
·所制定的戰略的質量,即戰略的可靠度(Reliability)。
·管理層和員工對戰略的認同度(Acceptance)。
·實現策略的清晰度(Clarity)。
·組織的支持度(Enabling)。
以上四個方面可以分別用所對應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R、A、C、E來代表,它們合在一起即所謂的“RACE原則”。這四者之間是相乘的關系而不是相加的關系,這意味著,如果想使戰略執行效果最大化,企業就需要在這四個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任何一個方面做不好,都會讓戰略的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戰略的執行效力=戰略的可靠度×戰略的認同度×實現策略的清晰度×組織的支持度
RACE原則中的四個因素會受一些子因素的影響,歸納如下。
(1)戰略的可靠度(R),反映了戰略規劃的科學合理性如何,調查研究的質量是否可靠,目標、行動和實現策略是否符合企業實際。通俗地說,戰略的可靠度反映的是戰略好不好、靠不靠譜。其主要反映以下兩個方面的契合度。
①發展方向與未來環境的契合度:所選擇的企業戰略發展方向(涉及著力開拓的行業、目標市場以及著力開發的產品與服務)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引導方向,是否符合經濟環境與發展規律,是否契合技術發展趨勢,是否契合社會需求和客戶需求。
②目標與現實的契合度:企業的愿景、中長期目標和當期目標是否既符合現實情況,又具有足夠的挑戰性。
(2)戰略的認同度(A),反映了管理層和員工對戰略的理解與認同程度,涉及以下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遞進的關系)。
①參與度:在制定戰略的過程中,管理層在多大范圍內和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討論,是否提出了意見,戰略是否集成了大家的智慧。
②共識度:戰略目標、方向、策略、行動等相關決策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了相關者的理解,大家是否真正達成了共識。
③承諾度:戰略的行動計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員工的理解和認同,員工有什么樣的承諾。
④協同度: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部門與部門之間、崗位與崗位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是否有協同和協作。
(3)實現策略的清晰度(C),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和實現策略是確保戰略有效執行的必要條件——目的是讓員工能夠理解并執行戰略,涉及以下四個方面。
①目標清晰:無論是組織目標還是個人目標,無論是中長期目標還是短期目標,都應是清晰明確的。此外,目標的衡量標準、目標之間的關聯關系也應是清晰的。
②路徑清晰:愿景和目標的實現策略、行動路徑應是清晰的。
③權責清晰:管理層每個成員在實現戰略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職責、任務、權限應是很清晰的。
④獎懲清晰:組織的評價與獎懲機制應清晰且到位。
(4)組織的支持度(E),事關保證戰略規劃和戰略舉措得以實現的支持條件,涉及以下四個方面。
①組織支持:企業應具有支撐戰略實現的組織機制和組織能力——要能保證在環境多變的情形下,企業可以快速調整,像“變形蟲”一樣,靈活應變。
②人才支持:企業應具有實現戰略目標所需要的人才,且學習、創新氛圍濃厚。
③文化支持:企業應塑造強有力的與戰略競爭力相關聯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及行為。
④系統支持:企業的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應簡明高效,其數字化系統應支撐戰略實現,支撐系統高效。
以上4大因素、14個子因素是影響戰略執行力的最主要因素。在這些因素中,大部分人對R(戰略的可靠度)和E(組織的支持度)的重要性不會存疑,但對A(戰略的認同度)和C(實現策略的清晰度)卻未必足夠重視,且缺少有效的實現方法。有鑒于此,本書所講的一整套方法,就是基于RACE原則而設計的,尤其關注A和C,以期對實踐者有所助力。
由于race在英文中有“競賽、賽跑”的意思,RACE原則又可稱為“競賽原則”或“賽跑原則”。
特別想說明的是,我在教學的時候會遇到有學員將“RACE原則”稱為“RACE模型”,我總是會更正說:還是稱它為“原則”更貼切些,盡管它可表示為乘法公式,看起來像模型,但它是原則,是衡量戰略執行效果、戰略有效性的原理與標準。
你的企業是否具有強大的戰略執行力?若沒有,問題出在哪里?為了準確地評價企業的戰略執行力狀況并診斷問題所在,根據RACE原則,我開發了一個專門的調研問卷,并積累了大量數據用于不同企業之間的對標,詳見本書附錄中的“戰略有效性核查單”。讀者可用其對企業自身的戰略執行力進行自測,并尋求改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