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垣
古代對星空的分區,除二十八宿外,還有所謂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黃河流域常見的北天上空,以北極星為標準,集合周圍其他各星,合為一區,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張、翼、軫以北的星區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區是天市垣,這里不一一細說。
現在說一說北斗。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biāo)。北斗七星屬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把天璇、天樞連成直線并延長約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而北極星是北方的標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們看起來它在圍繞著北極星轉動,所以古人又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與北極星示意圖